成为奥运会运动员
今次羽生结弦仅以第四名完成的项目,大家替他可惜之余,完全被他的高贵表现倾倒,而取得金牌的陈巍(Nathan Chen)(美国)反而没有太多人提。他也是经历十多年的努力,一步步踏上这个冬奥金牌榜。要培养一个奥运级别的运动员,需要很多资源,时间和心血。
在加拿大,也曾有过一位世界冠军的溜冰好手叫Patrick Chan。他曾经得过两届冬奥金牌,连续三年(2011-14年)得到世界冠军,被誉为加拿大史上最伟大的溜冰选手。他在首都渥太华出生,父母都是来自香港。他六岁时,举家搬到多伦多,他也开始练习溜冰。他跟其他加拿大的小朋友一样,接触多样运动,原本他要学溜冰,是为了要玩冰上曲棍球,却在途中被花式溜冰吸引了,从而开始他的溜冰生涯。
起初也是纯为兴趣,一星期三两次训练,跟社区中心的教练,参加一些区内以至省级比赛,也得过前列名次。到他上了中学,才立下决心要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这意味着,训练会变成一星期六天,定期参加省级,全国级,甚至国际级的比赛。这也意味,投放的资源会是几何级数升级。他需要请私人教练,由一些资深的本地人,到一些有国际经验的,价钱当然越来越贵。而训练场地也得自寻,不能在社区中心内跟其他人共用时段。如果要参加比赛,需要报名费,如果是另一个城市举行的,住宿交通也是一样开支。然后是比赛用具,溜冰鞋自然有好几对,比赛的服装,不能每次重复,而这只是一般业余溜冰运动员的基本开支。
当能够胜出全国性比赛,闯出名堂受注意后,有机会代表国家出席国际比赛的话,部分支出可能由国家体育部支付,但一些相应项目可能更大。例如教练,运动员可能想更上层楼,于是想请一些知名的教练,随了配合时间之外,也可能要配合地点。以Patrick为例,他找到一个住在科罗拉多州的教练,于是他要做长期往返的安排,住宿交通便要额外支出。而比赛的服装也得聘用专业设计,比赛时用的音乐,须要付版权,也得请人改编配合,而整个表演流程,也要有专业排舞师协助。
钱从何而来,大部分是自己筹募,每年搅筹款晚宴是必然。他薄有名气,于是也有人找他做广告,政府的资助等等,余额由父母包底,甚至承诺一直照顾他到溜冰生涯终结为止。这部分的人手和时间是费神的,如果他亲力亲为,便损失很多练习时间,因此父母也尽力帮忙。就在这个情况下,有白勇士介入。一个华商组织愿意捐出一笔颇大的金钱,而且不要求什么特别回报,只是多些在华人媒体出现,于是Patrick Chan变回陈伟群,他的中文名字。他又应邀到中国访问,受到热情招待,比美影视巨星。他还被安排和当地的溜冰运动员见面谈话交流,知道他们受国家栽培,都受国家照顾,不用自己担心经费。回国后,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竟然说了句,我希望分别为中国和加拿大出赛,引起哗然。
后来一位认识他长时间的记者跟他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访问,他才指出,他那次冲口而出,因为对父母支持他的沉重负担感到愧疚,而他看到代表中国的运动员由国家支持,因此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减轻父母的负担,他当然不会离弃加拿大。事件于是平息,但现在想起来,其实这种统战游说的技俩,绝对不是这一两年间才有的。在外国,有些人知道运动员的苦况,尤其是经济负担,当金钱成为唯一的障碍,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眼前,而且还有更多承诺(各种高档产品的代言),真的很难不多想。
陈伟群在2018年退役,暂时未有人能取代他,但加拿大始终是冰雪运动的强国。而当年自己被吸引注意这项运动,是因为另一个杰出溜冰选手Elvis Stojko,他的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在当年苏联入侵匈牙利时逃到加拿大,在此安定下来。母亲钟情猫王皮礼士利,因此以Elvis 为儿子之名。他1.7米高,以欧美人士算不算高大,但也不是轻盈型,因此他的溜冰风格是比较粗豪,大动作,在当时比较少见。而他经常用摇滚音乐作伴,因此大家称他为摇摆溜冰手,甚至是功夫溜冰,因为他的动作似打拳。他的突出风格颇受大众欢迎,但在一次国际赛中,选了Queen的一曲《Dragon Attack》作演出,他自问觉得非常满意,但评判有保留,他只得到第四名。
此后,他在国际赛中都略为保守,多选用古典音乐,但选曲仍然令人意想不到。在1994冬奥中,他选用电影《李小龙传(Dragon:The Bruce Lee Story)》的音乐,引申到一个移民在新国度中的奋斗,回应自己父母的故事。他参与两届冬奥,都只屈居银牌,不过,他曾三度取得世界冠军。退休后,他只出席一些表演,完全可以从心所欲选曲,就如以下一段,他选用Van Halen的一曲《You Really Got Me》,有没有令大家对花式溜冰有不能的想像?
观赏这些个人项目,我觉得要突出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定位,说自己的故事,经历,不是说别人对你的想像,或者抄袭别人成功的例子。否则千篇一律,又如何突出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