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把故事讲好,也是一种战斗位置:《八尺门的辩护人》唐福睿X法律白话文运动刘珞亦讲座侧记
撰文| 谢达文(自由撰稿人)
8月炎夏下午,拥有导演、编剧、作家多重身分的唐福睿,与法律白话文运动的社群总监刘珞亦在现流册店相会,应邀分享。
由唐福睿亲自担纲编导的《八尺门的辩护人》改编影集,上架Netflix第2天就冲上台湾收视排行榜冠军。法律白话文运动以推广正确法律知识、讲解时事中的法律为志业,至今Instagram上已经累积超过33万名追踪者。唐福睿选择透过创作将复杂的法律议题转化为大众接受的内容,让平时经营社群的刘珞亦心有戚戚,两人在讲座中更深入分享了彼此对于「议题如何转化」的看法。
不过,你或许想先知道:唐福睿是如何从硕论钻研台湾与日本公司法的研究生、执业律师,一路走到这里的?
➤《八尺门的辩护人》:族群压迫、金权政治与司法正义的多重拉扯
唐福睿原为律师,执业5年后为了实现创作梦想,放下工作到美国加州艺术学院修读艺术创作硕士,主攻电影导演。在《八尺门的辩护人》之前,同样由他担任编导、以补教名师性侵案为剧情主线,探讨权势性侵议题的电影《童话・世界》,获选为2022年台北电影节闭幕片,入围第24届台北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6项大奖,可惜叫好不叫座。
直到创作出小说《八尺门的辩护人》,不但获得镜文学第2届「百万影视小说大奖」首奖,出版后也得到台湾文学奖蓓蕾奖、金鼎奖、台北国际书展小说奖等肯定。改编的同名影集日前上线后广受好评,社群讨论热烈。本剧主角、公设辩护人佟宝驹的趣味口头禅「Holy妈祖」,更迅速成为剧迷在网路彼此相认的招呼语。
《八尺门的辩护人》是台湾相对少见的悬疑律政剧,故事开头是发生在基隆和平岛一带,印尼移工阿布杜尔(张耀Trevyn Zhang饰)杀死阿美族船长郑峰群(族名Kaniw ,拉卡.巫茂饰)一家三口的灭门命案,故事原型为发生于1986年的汤英伸事件。
註:湯英伸事件發生於1986年,當時19歲鄒族原住民湯英伸因為不滿漢人雇主強迫工作,殺害雇主和其家人,被判處死刑,引起台灣社會對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因此案涉及原住民遭到漢族欺壓、歧視和剝削等敏感問題,而引發時任天主教花蓮教區單國璽主教為首的社會各界聲援湯英伸,並且向總統蔣經國請願,希望能夠「槍下留人」。最後仍於1987年5月15日執行槍決,湯英伸成為臺灣最年輕死刑犯(19歲10個月)。執行槍決時他拒絕法醫為他施打麻醉藥,因為他說「我罪有應得、所以必須接這個刑痛」。
出身基隆的文史研究者曹铭宗在脸书贴文提到:「和平岛是台湾最近的离岛,以狭窄的『八尺门水道』分隔台湾陆地(基隆)。『八尺』有多长?明清一尺约32公分,八尺只有两公尺多,船的出入口当然不会这么小,所以『八尺』只是形容其狭窄。」60年代后远洋渔业兴起,八尺门成为花东阿美族北上落脚处,逐渐形成都市原住民违章聚落,基隆市政府于是在90年代兴建国宅,由八尺门原住户优先承购,称为海滨国宅社区,也是故事主角佟宝驹(阿美族名Takara,李铭顺饰)成长的地方。
佟宝驹是故事中海滨命案的公设辩护人,却也是死者郑峰群从小一同长大的族人,设定充满戏剧张力。 《八尺门的辩护人》节奏紧凑,布局周密,谈台湾发展远洋渔业的困境,刻划金权政治结构,亦涉及汉人、原住民、移工之间的族群认同与压迫、死刑和司法正义的议题,深刻描绘了各角色背负不同语言与经济弱势的多重拉扯与困局。
➤不同的战斗位置所面临的权衡
活动一开始,刘珞亦问唐福睿从事创作的初衷与意图是什么?唐福睿笑称自己「就是典型的法律人」,自负的同时也想改变世界。法律系的训练让他在关注弱势之外,更养成总是想去「打别人脸」、指正未经深思的说法或错误讯息的习惯。
后来成为创作者和导演,唐福睿深知「打脸」无法形成好的故事,反而容易流于说教。好的故事得让每一个角色立场蕴含深度,因此需要不同观点并陈。
故事中,佟宝驹一开始对死刑并没有抱持明确立场,表示「我不是反对死刑,我是反对法院判我当事人死刑」。然而在辩护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死刑伴随的种种议题:教化可能性,潜藏的不公平,以及错判的可能。同时,对于海滨国宅其他熟识死者的阿美族人来说,发生如此天理不容的罪刑,凶手理应被判处死刑。当价值冲突引发思辩,观众便会自然地随着剧情关切与理解议题,而不会产生「被说教」的不耐感,反而能同理各角色之间的挣扎。
刘珞亦听了唐福睿的分享,非常认同——要促使人们愿意主动理解议题并不容易,却至关重要,可以说是独特的战斗位置。他回顾推进议题的过程,也认知到每个人得各自面对不同的战斗:有些人参与修法,有些人做出好的判决,有些人(一如他和唐福睿)从事面向大众的议题推广,必须将多元复杂的论述,处理得简明扼要、不枯燥。
对刘珞亦来说,运用社群经营推广法律知识,即是面对个人关怀的核心价值时,所选择的战斗姿态。
刘珞亦加入法律白话文运动的初衷,与唐福睿拍电影的动机相近:想要让困难的议题被更多人了解。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反抗」,为了让大家思考议题的不同层面,而费心把复杂议题转化为500至800字的Instagram贴文或短影片。
平时刘珞亦最常遇到的挫折,往往来自其他法律人抨击法律白话文运动的普及文章「不够完整,不够精确」。然而,Instagram不可能写3000字的长文;500字的贴文又如何能把议题解析得面面俱到?
唐福睿对此深有同感,他表示:转译关键是考量到预设的受众,并随之调整沟通型态与沟通目标。比如,《八尺门的辩护人》也有为了剧情考量而「不完全精确」的地方。
故事中佟宝驹去找法务部长,说他要提再审。但事实上要提再审,找法务部长商讨的意义比较小,应该自己向检察署提。不过为了剧情精简的考量,故事就只写了佟宝驹与法务部长对话。小说中或许还能用注脚谈法律知识或事件背景,但影剧必须以最简单的方式向观众交代,这是唐福睿选择拍影集作为发声管道所做的权衡。
接下来要谈的是《八尺门的辩护人》最触动社会敏感神经的议题:死刑。
➤为理想走到极端,会不会与人性背道而驰?
唐福睿在死刑立场的正反双方,都安排了足够有说服力的角色:反对死刑代表是充满理想、时常引述人权论述的法律系高材生(aka让佟宝驹在办公室直喊「Holy妈祖」的替代役男)连晋平(初孟轩饰)。
支持死刑的派别中,最鲜明的人物则是深以阿美族身分为荣的彭正民(阿美族名Lekal,范逸臣饰)。他并非死者郑峰群的血亲,但来自同个部落,是从前情同兄弟的玩伴,长大成人后一同跑船。这是唐福睿的用心:唯有角色足够立体,死刑存废的议题才能有真正的情感深度,不流于网路乡民的叫嚣。
另一个令人震撼的角色是法务部部长陈令秋(潘仪君饰,小说中同一人物姓名为陈青雪),在故事前后半段人设截然不同,展现出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立场。
::::::::::::::::::::::::::::::::::.防雷线,以下有剧透. ::::::::::::::::::::::::::::::::::
故事中,陈令秋具有高度的理想性,是抱持低调废死立场的法务部长。而于此同时,她却相当狠心决绝,为了增加赢面、将理想推进成为社会共识,不惜牺牲人命。她明知案件有法律问题,仍然迅速签署死刑令,执行隔天再向大众公布本案问题所在,来换取支持废死的人数增加。
刘珞亦认真表示,这段让他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因此特别想问唐福睿如何发想出这个角色?唐福睿回答,使不同立场的观众都感到不舒服的结局,正是设计用意所在。陈青雪复杂的「两面性」,为的是让结局不会陷入说教感,争取让各方思考的空间。
支持死刑的一方,不仅考量到死刑案错判的可能,也有机会察觉到执行死刑所蕴含的权势或利益盘算:其实,世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死刑,要杀谁、什么时候杀,所有决策都夹带了政治考量。 (刘珞亦补充:目前台湾的死刑令,依法要由法务部长签署,在实务上一定会跟总统沟通。)
而无论对于死刑议题有何观点,《八尺门的辩护人》不胜唏嘘的结局都逼人反思:为了「坚持理想」而做出取舍或必要的牺牲,总是对的吗?走到极端,会不会与人性背道而驰?
死刑固然是这部片的主要议题,但唐福睿说,尝试阻止这场死刑是角色的「外在任务」,故事核心呈现的则是角色人物如何应对「内在任务」。
::::::::::::::::::::::::::::::::::.防雷线终止. ::::::::::::::::::::::::::::::::::
➤只要不被同化,就是一种反抗
故事中,主要角色所面对的内在任务是「身分价值认同」的问题。角色们经常深陷唐福睿所谓「自己也搞不清楚的状态」。这份不知所措的心情,也具体展现在佟宝驹和连晋平两人面对父亲时的彷徨。
佟宝驹明确地否定:「你应该去当法官。」 「为什么?」 「因为你想要改变的东西,在体制里面。」佟宝驹说:「反抗不是拒绝合作,而是拒绝同化。」 连晋平看着杯中殷红的酒,思考其中的意义。 「因为他是你的父亲。」佟宝驹说完,胸膛里也涌起一股情绪。他太晚理解这个道理。
——《八尺门的辩护人》
佟宝驹始终不知如何面对「浑蛋老爸」佟守中(族名Looh,怀劭.法努司饰),除了父亲入狱10年、从未好好养家,也由于父亲象征着他年轻时急欲抛弃、逃离的穷困部落生活,以及部落的人际连带。连晋平要面临的则是:要不要选择被资深法官父亲安排好的人生?两位身分阶级不同的角色,面对父亲却同样感到进退失据。内在课题让角色面临冲突而有了人性的深度,让读者、观众得以同感。唐福睿表示,安排佟宝驹担任公设辩护人,也是为了强化人物的彷徨感。
所谓的公设辩护人,就是当刑事被告因无资力或其他原因,未选聘律师为辩护人时,国家须透过公设辩护人为其提供辩护,以保障人民的刑事程序基本权利。通常,由法院指定公设辩护人有几个先决条件:最轻本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高等法院管辖第一审的案件、被告因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无法为完全之陈述,或被告具原住民身分,经依通常程序起诉或审判。
其他审判案件的被告,若是低收入户或中低收入户、没有请律师辩护时,也可以要求法院指定公设辩护人或律师为被告辩护。剧中的印尼籍死刑犯阿布杜尔,即符合被指定公设辩护人的条件。
然而,现实中指定公设辩护人的案例并不常见。唐福睿现场分享时提到,公辩制度已逐渐式微,功能主要由法律扶助基金会的律师承担。除了法院指派的情况大幅减少外,公设辩护人也已经不进行招考了。现任公设辩护人多为待退休状态,或是一年一聘的约聘雇。
制度上,公设辩护人是一个尴尬的位置:虽然在法院工作、职涯受到法院管考,但却又要时时与法官、检察官等「同事」在诉讼上对抗。这样尴尬的关系,正好对应到「无处安放的位置」。
佟宝驹身为成功「翻身」的都市原住民,却无法真正融入法院及汉人为多数的主流环境;回到部落又和从事远洋渔业的族人格格不入,甚至也不受欢迎——「他的人生已经到了四、五十岁,却始终在一个漂泊的位置」,连在法院打篮球都不知道跟谁一队,只好自组「没人要的一队」,呈现佟宝驹在认同间彷徨的处境。
::::::::::::::::::::::::::::::::::.防雷线,以下有剧透. ::::::::::::::::::::::::::::::::::
唐福睿分享故事末尾他最喜欢的其中一场戏,就是佟宝驹无法接受陈令秋签署死刑令,在影集中遭受拘捕时,即使被检察官严加制止、反问「你需要通译吗?」却听闻之后大笑,坚持讲阿美族语。
这段情节对应到一开头,佟宝驹在法院原本与父亲用阿美族语吵架,但一被法官制止就乖乖切换回华语的迎合状态。末尾的桥段,展现出佟宝驹对于体制、权力体系开始有了「不屑」的情绪,也意味着在彷徨后找到了答案:我要抵抗,我不愿意被同化。
佟宝驹决定硬闯法务部找陈令秋算帐,却交代准法官连晋平必须离开现场、假装不认识佟宝驹:「放下这个案子。你还有机会做更多事。」唐福睿解释,他安排佟宝驹如此,不是要连晋平放弃抵抗,而是阐述「只要不被同化,就是一种反抗」——坚持不被同化,就有机会进到体制内从事更有效的抵抗。
::::::::::::::::::::::::::::::::::.防雷线终止. ::::::::::::::::::::::::::::::::::
最后,唐福睿分享了就读加州艺术学院的个人回忆。当时有间位处地下室的教室,校方开放学生任意涂鸦。他曾在墙上读到一句话:「他们把我们埋葬了,但没有发现我们是种子。」
沟通可能会失败,反抗一时之间可能没有结果,但身为创作者、转译者,唐福睿在他的位置上所希望的是:读了这本小说、看了这部剧,能让人有不一样的省思。这或许将形成种子,种在土里,便有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长成一些什么。
唐福睿说:「反抗就是自由的,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心,拒绝被同化就是一件自由的事情」。 ●(原文于2023-08-08在Openbook官网首度刊载)
八尺门的辩护人<br class="smart">作者:唐福睿出版:镜文学【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唐福睿
在台湾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并以律师为业五年后,获得教育部公费奖学金,赴美国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攻读艺术创作硕士,主修电影导演。以成为编导并重的创作者为目标,得益于法学训练及诉讼经验,擅长以写实手法描绘法律制度下的人性困境。
剧本创作《童话世界》荣获多个奖项,随后顺利执导筒开拍,于2022年上映。
小说作品《八尺门的辩护人》获第二届镜文学百万影视小说大奖百万首奖,成书后陆续斩获2022年台湾文学奖蓓蕾奖、2022年金鼎奖文学图书奖、2023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奖首奖等三项文学大奖,随后亲自编导同名影集,于2023年上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