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論經濟獨立和階層躍遷:看圖作文

Noth Teke
·
·
IPFS
·
圖中所討論的問題包括了數個值得關注的東西,中國語境下的“階層越遷”、中國的世代階級衝突以及作為中文互聯網“少數人”的推特的極高度個人化。中國語境下的階層越遷正處於金錢和價值的衝突中,即“家庭的積累”和社會的整體進步之間的衝突;中國的世代衝突則更多的是透過互聯網所涉及的觀念兩極化;而推特的高度個人化則是出於中國官方和民間對反對派的排斥,以及其用戶“繞過審查”後自發的討論高度政治化的議題。
圖片來自推特


現在的中國,家庭和個人之間的矛盾是否已經到了難以調和的程度?儒家思維下的傳統下的家庭觀是作為為人的重要一環,個人出於家庭而又代表家庭,傳統下的中國式階層越遷大多數都有家庭的影響。

先重複一句廢話:近現代的各種觀念變化已經衝擊了中國傳統觀念,近四十年,脫離了極權意識形態的中國社會又重新容許家庭觀念的各種辯論,以至於如“新儒家”或是雜糅著中國傳統觀念的現代思潮成為中國主流的觀點一部分。

廢話結束。那現在中國的情況又如何?有研究報告也提及過“中國的00後的社會觀念”(Yang, 2021)。

報告顯示,他們重視個人領域和公共領域的區隔。但同時也揭示了這一代人裡嚴重的觀念衝突。即“躺平”和“奮鬥”同時存在、“物質主義和後物質主義”的“混合價值取向”。

這種混合的價值取向我認為是中國社會在近十年的意識形態改變後的一個平台期,改革開放初期和中國經濟高增速時代的“和諧社會”逐漸向“民族復興”轉變;官方的話語必定會有不同民間的版本解讀,因此毛派以及傳統的中共支持者會將其解構為“中國社會逐漸向毛時代或更「社會主義」的方向靠攏”;對於年輕人來說,這種現象則更多的是拜持某些特定觀點的意見領袖所賜,他們通過列舉目前中國社會經濟領域的不平等並結合中共曾經的“發家史”以及社會主義的部分內容製造了一個似乎是迥異於毛時代的故事,這個故事比起真正的毛時代多了一分理想化和藝術化的描寫。

然而中國的不平等和社會問題是存在的,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問題只有唯一解法。之前由新自由主義或“全球化支持者”為主流的中國互聯網逐步出現了轉變。有人發現中共“開了倒車”,有人認為中共“走在正軌”。但對於“中共”的觀點的衝突,卻也不影響互聯網這兩股力量對於家庭觀點的認知衝突。儘管這種衝突不完全是以“對中共的看法”為唯一變量,但這種兩極化的環境卻容易導致部分缺乏判斷力的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走向極端。這種極端化更多的以議題為單位展開。

講回“家庭觀念”,中國傳統的家庭觀故可以和更個人化的觀念並肩存在。然而,前文談及中共主要是因為中共在這分隔中佔有極大比重,中共近年對“家風”的宣傳可以視為中共不想放棄家庭作為社會建設和宣傳的重要一環,而進入公眾後,同樣的觀點也可以適用於這種“非此即彼”的環境裡,家庭的地位被看作“十分重要”或“很不重要”。而在原推特下面同樣是如此,用戶們對於“家庭財產”的問題爭執不小,有人認為“人的出生並不是為家庭或是家庭財產而負擔”、也有人寫“抱怨者之所以抱怨是因為家庭並不存在供其繼承的家產”,另外,“中國家庭所擁有的財產並不多”或是“傳統大家長對於財產的自私”也是眾多討論的部分。而在網絡上的“性別大戰”,即是傳統的和進步的並行不悖則可以視為兩種家庭觀的並駕齊驅。



推特作為一個“牆外平台”,它呈現的極高個人化和少數派分佈是否是簡中互聯網的稀有現象?儘管簡中互聯網在Facebook、Telegram或其他平台上亦有大量用戶。但我認為推特是特殊的,因為它既不像Facebook一樣捆綁了多種功能(如群組或Messager),也不如Telegram專注群組或類似“版聊”的存在。推特是非常典型的“微博客”,字數的限制使得用戶儘管可以表達很多,但信息始終有限,故早期的推特更多的是快速更新信息的平台。但隨著簡中互聯網整體經歷了GFW的大量屏蔽、實名制以及網絡輿論分佈的改變後,Twitter的生態則並不受中共的直接控制與影響。但間接的影響始終存在,不滿民族主義以及“大國崛起”故事的用戶成為了“難民”,推特在“繞過審查”的功能被強化,換言之,有些東西就是該“翻出來討論”的。

雖然推特並不存在群組功能,但隨著牆一側輿論的變化,另一側的輿論自然會被影響,其信息更新的功能也同時被削弱。首先,互聯網用戶的大量增加促使互聯網整體的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其次,不同背景的互聯網用戶所關注的議題可以說天差地別,更遑論學歷、價值取向、經濟水平等各種因素的區別,故如果說早期推特用戶還算具有相同的用戶畫像,但現在的簡體中文互聯網和推特相比早就魚龍混雜。推特的用戶集中了更多的“持不同政見者”,家庭或社會背景的相似則更多的被“意識形態共識”所取代。中共站在了所有人共識的對立面,而集體主義以及對私人財產的模糊制度和態度,使得其對立面雖然複雜但有跡可循。反共路線不同,但反是一定要反的(所以逆統戰那種腦癱桌遊是真腦癱)。因此,推特的生態則呈現了這樣的現象,除去如果以使用推特時間來分層,則越靠上的層面則越帶有攻擊性的政治傾向。這種攻擊性的意識形態包羅萬象。也不難理解,我能看到極端女權、跨性別者、性少數群體、反儒家、極端保守主義者以及“翻出來”為中共辯護的群體。除去最後一個,基本上都可以視為是個人化的平台。

(我寫不動了擺爛了,後面看心情)

CC BY-NC-ND 2.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