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山口周《斜杠时代的高效阅读法》读后感
晚上睡不太着,随手抓来看,大概七个小时左右就看完了。
非常好读,而且写得很好。平常没什么空,又希望保持有效输入的人,很推荐读读看,他提供了在阅读、笔记、自学上不错的原则与方法。
整体分数是4.7 ★★★★✭
以下会谈谈我受启发的部分以及本书的美中不足。
日文原书名是:『知的戦闘力を高める独学の技法』(提高知识战斗力的自学方法)作者是庆应大学哲学系美术史专修研究所毕业的人,出社会后跨足资讯产业跟企业经营管理。
书名可能为了销售量,有一点超译。因为「斜杠」本来是鼓励经营本业以外的副业,虽然符合作者的履历,但书中的内容并不着重在这里。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指出,未来(实际上以本书2017年出版,这个未来已经是现在了)将是一个对创意需求越来越高的时代,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产业寿命可能将会越来越短。因此,培养能有效激发灵感与创意的自学策略才是更重要的能力。
那么要怎么有效率的自学呢?
山口将知识分成两大类:商业(经济学、管理学)、人文教养(哲学、历史、心理学、音乐、宗教、脑科学、文学)。
两种知识的阅读策略大不相同:商业类书籍以经典为主,但不需要笔记,小范围精读即可。人文教养类书籍则不预设长远目标,大量且广泛阅读,但需要笔记。
这种取舍标准,我猜是因为商业类的理论架构经常会随时代快速变动,所以知道个大概即可,实际上再随机应变。但人文教养类不管是作为社交上需要展现学养,或者是行销上作为提高商品质感的人文梗,都需要更具体精确地讲出来源与内容,所以笔记是为了方便日后取用而存在的。
重点来了!笔记!到底要怎么笔记?笔记多少?要不要画线? 😵
这对我来说也是个难以取舍的事情。学术研究的笔记通常会做得比较仔细(因为事后要引用较方便),但一般书类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好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把「书」本身也当成笔记的延伸,尽量地画重点!不要客气! 👍
(哈哈哈,我最喜欢画线了!👍👍👍)
然后,在阅读时,尽可能搜集「很有趣,感觉以后会派上用场」的东西。
他用一个很可爱的形容词,叫「打造你的池子」。选定一个大概的方向后,在池子里放入未来可能有用的鱼(资讯)。
要放什么样的鱼呢?有四种鱼应该被你纳入池中,就是:感到有趣或反感的「事实」 ,还有从这事实而来的「感想」与「启发」 ,还有从这些感想与启发中联想到的「行动」。
每本书不管画多少重点,你都只能留下5-9个重点,且每个重点抄写不超过一分钟。只将它们的精华抄写下来。 (记得写页码,方便事后回头去找)
这样一来,就不会害你的阅读笔记无限增生,浪费太多时间。
说起笔记术,我自己也试过心智图,老实说跟我好像不太合,我比较习惯用树状图去整理概念。加上画来画去、换颜色有点麻烦(喂),后来就不用了。后来虽然读了Ryder Carroll的《子弹思考整理术》也觉得满好用的,但一般的读书笔记始终还没找到合意的做法。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山口周的笔记法跟子弹笔记术的精简风格应该很搭。 ✨
它能很精简地在手帐一页内写完对一本书的摘要与评论,回头去读也不用搞得晕头转向。对如果经常要广博阅读各种杂书,又想快速记下重点的人来说,我觉得应该很适用。
当然,阅读并不只是读了,写了就完。 🙈
他提到一个知识能活用为创意的重要原则:抽象化。
其实如果你有读过阅读界超级经典的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如何阅读一本书》 ,你就会发现山口讲的阅读法,其实就是书里的第四种主题式的深度阅读。
也就是说,你要能将你读进去的东西变成形成你的一个定理或假设,也就是得到一个观察的角度。
有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且它是抽象的定理或假设时,你就可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中,找到串连的可能性。从而得到别人从来没想过的灵感。
在这一点上,我很认同他对开发创意课程的吐槽:「许多人误以为『创新是可以体系化的』。但其实创新的过程本身是无法管理的。」因为综观历史上所有的创新,十之八九都是歪楼的结果。 🤪
这也点出了那些很爱问「读这个要干嘛?」的人的思考盲点:如果你总是非常具体地目的导向的选择性输入,你就很难产生什么创意。你永远只能与别人差不多。
因为创新来自那些本来不知道能干嘛的东西的全新组合。
唯在还没有任何人对你说『请写一本书』、『请给我建议』、『请帮我做这个』的时候,拼命输入有意思的东西,它们才能在未来帮上你的忙。
醒醒吧!没有下工夫,哪来的创新?自古以来,谬斯女神可是没这么容易讨好的啊。
最后,这本书没有给到五颗星满分的理由是:后半的选书名单(商业以外的)有点微妙。
从选书名单来看,可以看出作者虽然读过研究所,但没有学会二手资料要怎么取舍。 (凶)
别的领域我不好说,但哲学类选书有点惨。哲学类书单之一的作者内田树不是哲学系,是法语系出身,还有佛洛姆其实是心理学家。很抱歉,他们不应该在那里。领域可以跨,但分类不能错。 (汗)
我对如何取舍哲学二手资料的建议是: 20世纪以后的哲学名著可以考虑读原典(看不懂也别灰心,又不是要考哲研所,读他人介绍即可)。比方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或米榭塞荷的《拇指姑娘》都很易懂,可以轻松咀嚼。
但20世纪之前的经典,因为用词较难涩,就会推荐看同领域的现代人(如果是该领域学者更好)写的哲普书。
其他学科其实也适用这条选书逻辑:尽可能找该领域专家写的大众读物。
所以通常会建议看一下作者来历,其次再看是否有详细参考书目,以及参考书目选了哪些,章节目次之间是否有清楚的逻辑关系,如此翻一下就大致就能判断这本书含金量有多高。
比方说,大家耳熟能详(但哲学人通常是在讲笑话的时候才会提)的《超译尼采》的作者白取春彦。他是日本私立独协大学德语系出身,虽然对哲学与宗教有涉略。
但德语系(偏文学研究)跟哲学系(偏理论研究)在方法论上还是有明显差别。加上人文学科看起来专业术语不多,但实际上仍有隔行如隔山之处,看似平凡的同一个字(例如:nature),外文系跟哲学系的解释会完全天差地别(自然或天然/本质)。
相同的理论,(专长比较偏美术史的)山口周提到海德格就强调「世界剧场」,但其实我没有听过这概念(只有「世界」),这也不是海德格的核心概念。毋宁说海德格反而是以属己性去对抗这种在众人之中的沉溺性(随波逐流大家说),看得我有点微妙。 🤣
所以,如果想了解某个专业领域是什么,还是建议从该领域专业人士所写的介绍书着手,免得花时间读了,结果没有提升知识量,反而还被误导就亏大了。
以上,就是这次的心得与介绍,希望大家喜翻啰~🌼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