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创作有价| 金马达基金公告No.57
日前,香港文学生活馆总策展人邓小桦与香港作家廖伟棠在脸书上关于稿费的讨论引起关注。一方面,市场上稿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写作者也理应为自己的劳动与创造争取应有的报酬。另一方面,在严肃媒体衰落的年代,文学刊物的编辑常需为刊物生存问题烦恼,无法给予写作者更高的稿费,或许也是集体的无奈与痛点。
今年8月,Matters Lab 在美国与在地团体合办了三场沙龙活动( 客厅沙龙文字稿|Web3 时代,内容媒介的型态)。活动中,张洁平谈到,在中文写作世界,严肃的创作者之所以难以生存,是因为长期的「结构性不公平」,一方面,流量经济的机制导致胜者全拿,造成了创作者之间极度的贫富不均。另一方面,大部分华语创作者既缺乏国家的帮扶,也没有形成真正的支持网络。
然而,读者与创作者的关系也许正慢慢被颠覆。无论是Matters 直接联系作者与读者的donation 机制,还是Patreon 的订阅会员制度,「为创作付费」的观念在日益挑战既有规则。本期金马达以「创作有价」为主题,与创作者们一起回顾创作环境的转变,并讨论新的创作奖励机制的发展方向。当纸媒的光辉不再,在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手段日渐多元的今天,全职写作者应该如何以创作谋生? Matty 希望与你一同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差异化的个人经验VS 普同的环境问题
也谈稿费(澳门文学的现实问题) —— by @寂然
那是九十年代的老好日子,有一段时期我处于疯狂写作状态,既有报章和杂志的专栏,更有每日连载的小说,当时的稿费对我来说是可观的收入。除了可以赚钱,我的确吸收了很多处理各种事务的经验,例如对稿费的坚持。早年曾经遇过一些年长的编辑向我约稿,通常是说我在某大报写得不错,然后就说在该报写作题材会有局限,未必能畅所欲言,因此他们慧眼识英雄,准备为我开设专栏,题材不限,但稿费低一半(甚至遇过直接表示不付稿费的),我一直觉得这类邀约是骗局。
大报不再连载小说,纸媒衰落,众筹时代到来⋯⋯从九十年代便开始在澳门写作的寂然,也由疯狂赚稿费的家伙,变成单纯喜欢写作的网民。作者感叹,在这个「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本地文学环境中,赚稿费越来越艰难。
谈我的写作经历—— by @DuncanLau
一篇文章一张原稿纸便是400字,当时很多副刋的专栏都以此为标准。纸张印刷,排版计算非常严格。而稿费的计算,多是依据字数,当年的行内基本标准,是一毫子(十个仙)一个字,于是一篇四百字的文章,作者便可得四十元。文字有价便是这个基本,当然那些有名气的专栏作家,自有另一套计算方法,而多年下来,追着通胀的速度和社会的进步而递增,现在印刷媒体的稿费,已晋升至一元一个字,一篇二千字的文章便等于二千元,其实算不错了。
互联网的兴起冲击了纸媒,同样经历了纸媒兴衰的作者分享了他的经历。尽管仍有定期约稿,但那些七嘴八舌的网上媒体,「几乎是全部不付稿费」。
之前在其他媒体写的外稿每字稿费约是出版社编辑跟我说的七倍之多。将版税及销量换算成每字稿费,每字则只有0.2台币。当编辑这样告诉我时,强烈感受到他是要我放弃与他们争取版税,也可能只是在为我打预防针,毕竟我是读法律出身的,或许他们担心我对合约有意见,一再提醒我现在出版界很难做,但又说服我出版这本书。
无论是纸媒,还是实体书,创作者似乎都难逃「为爱发电」的怪圈。在这篇创作者的自述中,她写道,「写一本书能赚的钱,和我在媒体上写五篇文章是差不多的。」
我认为价格拉低这件事情,最核心的关键仍然在于:台湾人不重视文字的品质。那些高费率的翻译产业,比如专利、科技业、合约、医学等等,更精确来说应该叫做本地化(localization),跟一般人认知的翻译差很多,好比create 这个字,在软体中文化的领域,台湾大部分的企业会喜欢翻成「建立」但是同样的字在中国,就会翻成「创建」。
稿费之争不仅发生在创作者之间,更发生在翻译界。本文记录了一则以「中文字」计价0.6元台币的薪资征译者的贴文引发的争议。物价上涨,而翻译的薪资却十年以来一成不变。译者被弱化的环境,批评的矛头到底应该指向谁呢?
作家劝退指南:读朱宥勋的《作家生存攻略》 —— by @孙李
不谈理想,不谈艺术,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谈「钱」。所谓入行,就是第一次用写作赚到钱;所谓专职,就是能用写作赚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作家也是人,也要吃饭,没有几个人能伟大到为艺术献身,谁会想要在贫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创作呢?一旦认清了这一点,就会发现作家这一行一点都不浪漫,糟心事比起其他行业只多不少。
朱宥勋的《作家生存攻略》一书指出,「自由创作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作家的文字是一种产品,出书只是作家的工作」,对以创作为理想的青年来说,这些话听起来也许残酷而庸俗,但也许不失为一种提醒——作为创作者,不可能不被卷入行业的机制之中。
为了什么而写?写给谁看? ——IATC TW 2018年度论坛「艺术书写与艺术实践」侧记—— by @有时评论
王威智首先针对目前评论环境现况抛出提问,随着当代新媒体运作模式不断演变、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网路发表平台多元并存,使得书写者人数持续增多,在此情况下,评论是「为了什么而写?写给谁看?」……文字商品的价值在台湾不被看重,文字工作报酬低,香港一字1元港币、中国一字1元人民币,相对台湾则是一字1.5、1.7、2元新台币。
这是一篇国际剧评人协会台湾分会2018年年度论坛的侧记,三位与谈人就大众可能相对不熟悉的视觉艺术评论与剧场评论进行对话。其中UDN 鸣人堂主编许伯嵩,以大众媒体与公共书写的角度,将「文字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与「评论本身的可理解性」、「网路平台的公共性」放置一起真诚讨论,许多角度亦适用于其他不同领域的写作者参考。
实验、激荡、再实验:共同决定「我们」的生态
从Patreon及赞赏公民,看每月支持创作者- 其实可以更主动推广—— by @米高与小狗ThankYou
创作者最难是不能预估每月的收入情况,我一边看着Patreon运作,一边将自己假设为是其中一个Patreon创作者。若我有一百位月用户,已有基础的每月五百美元月收入(即每月15000新台币,或4000港元,或3500人民币)。若我已预估每月也有这一笔收入,我便会持之以恒地「安心创作」。除了可以减少为面包而担忧的生活生计外,更可以知道有一批固定付费读者群而用心去继续写,状况有如出版出书一样。因而会更多专心去创作更好的内容。
因为媒体环境的改变,近一二年,许多香港记者和媒体人纷纷开通Patreon,在创作内容的同时,以订阅会员制的方式获取收入。文章作者观察及学习Patreon的运作,思考「创作有价」的多种实现路径。
鼓励正版,允许翻版,消灭盗版—— by @高重建
我们追求的是资讯开放、知识流通,团队担心的不是内容被盗,而是穷人接触到的资讯、学到的知识,及不上富人。 NFT 最难能可贵之处正正在于,你可以拥有内容,但无碍它的流通。翻版是传播,正版是应援;传播的同时,不要忘了鼓励对方购买正版,让正念pay it forward。
曾经,抵制翻版和盗版是维护创作者权益与收入的不二法则。而在Writing NFT 时代,翻印与盗版却产生了微妙的区别。高重建以自己刚刚出版的《我不投资》NFT 书为例,介绍了「鼓励正版,允许翻版,消灭盗版」的出版实验理念。
Writing NFT:不到1 元,就能以出书的规格发行数位创作—— by @许明恩
我们明白作者最希望的是专注创作... 其他行销相关的工序可免则免。 Writing NFT 为作者处理两个令人头痛的参数:1)订价;2)数量。 Writing NFT 的订价会随着市场供需变化,按一条曲线上升,需求愈大价钱会自动调升... 当价格到达一个市场不能接受的高度,便不会再有人愿意出价铸造出新的NFT,总流通数量因而停止增加。
文章讨论了LikeCoin 最新推出的去中心化出版(DePub)的运行机制。在创作已逐渐从纸本转向数位的今天,去中心化出版的「动态订价机制」让出版方得以更好地掌握市场的供需情况,为出版行业带来新转机。当不再需要烦恼库存问题,作者与出版方的关系会否会发生改变,又会否得到更多的保障与收入呢?
LikeCoin 的应用:从化赞为赏到Writing NFT —— by @Makzan
Writing NFT 的机制,由少量的LIKE 开始收藏。越多人收藏,收藏价就会变得越高,以倍数计算。所以假若一篇能长远影响的文章,其预期带来的LIKE 进帐,会比一大堆普普通通的文章来得好。这样一来可以更鼓励撰文者用心创作,二来可以让高品质的文章鹤立鸡群。
与Patreon 的付费墙不同,LikeCoin 直接「化赞为赏」,读者可单独对文章进行支持,而如果收藏价值高,便可以Writing NFT 形式永久保存。作者认为,对于创作者与读者,直接承载创作价值的媒介LikeCoin, 也许是更好的奖励和支持选择。
【感想Matters x LikeCoin活动】「让99%的创作者实现价值」vs. Winners Take All —— by @fide
产品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它的属性,并不一定不好,研发一只iPhone的成本也许是五千万美金,但几百几千万消费者很乐意分摊这个成本,得到高超性能的手机。但在内容产业却常出现一种诡异的局面:一切由市场、消费者决定,理应多元丰富,但却出现品质下降、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三年前的文章,但仍常读常新(其中提到@不明飞行兔的长文《 我买了一笔likecoin,成为了Matters 所有用户的投资人》亦如是);留言区@高重建针对「价值vs价钱」的回应、及其他延伸出去的讨论,相信同样是新旧文字生态实验人的重要「文献回顾」。
[Transcript/CN] Web3 能否让华语创作者们站着挣钱? —— by @Web3 Revolution
Web3 释放出的就是,我们之前只能是被动的捐助者、资助者,本来是众筹支持一个纪录片或者一本书,但现在变成是买一本书的一个凭证、一个NFT。这瞬间就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并且我所投资的是可以进行自由交易的。我觉得这件事情会极大地激发大家产生投资的行为,它会带来非常大的投资潜力,这会赋予创作者很大的空间,它会把direct payment 在内容产业的整体天花板往上抬。
张洁平作客Web3 Revolution 播客,回顾Matters 自治开放的创作社区建立成形的过程。在张洁平看来,以Web3 为架构的Matters 在创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在这里,关注与市场不再被头部作者垄断,即便是新手创作者也可以获得比Web2 时期更多的经济回报,更加纯粹地创作。
Matty 曾经发起社区活动,邀请各位创作者分享在Matters 上发文并获取收入的经验,诠释「创作有价」的理念( 社区活动报告|如何在Matters 创作有价?这是作者们的集体经验)。近日,Matters 也上线了通过Polygon 结算、手续费更低的USDT 支持功能,希望让你真正「写有所得」。你如何看待创作者处境以及奖励机制的变化?欢迎分享你的经历与感受,也欢迎你在评论区Tag 与此议题相关的文章或写作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