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纪念碑盖好,然后呢?评《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
作者|翁稷安(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在台湾,纪念碑四散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就如同《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的副标,当记忆在时间侵蚀下不断逝去,我们需要具体形状的物件,将抽象的记忆留下。但纪念碑的存在不只是单纯为了对抗遗忘,也是对于在庞杂的过去中,哪些重要的历史不该轻易抺去,需要在今日反覆重返、从中获取教训的宣示。
然而,不管这些纪念碑原本立意多么良善,一旦融入日常,换来的往往是感觉突兀的匆匆一瞥,或者更常见的,全然的忽略与漠视。
就拿我工作的埔里为例,镇上的爱兰桥头立着一座由南投出身的雕塑家白沧沂,以枯木为发想的铜制作品〈圆而不圆〉,用来纪念二二八事件时,二七部队在当地和官方军队作战的乌牛栏战役。这座纪念碑是九二一灾后重建工程的一环,不只重建旧称「乌牛栏吊桥」的爱兰桥,更希望借着立碑将这座桥的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4年立的碑石下方,有当时南投县长林宗男署名的碑文,概略交待乌牛栏战役的经过,并强调希望藉由纪念碑传达「全民心灵寄望之和平,与互相依存的族群融合」的理念。
爱兰桥是埔里连外的重要道路之一,也是暨南大学师生前往镇上的必经道路,但又有多少人在往返的路程中,对桥旁的纪念碑多所留意?更遑论去理解纪念碑所承载的历史或理念。
这当然不是单一纪念碑独有的现象,即使在首都台北,我们一样可以追问,有多少人会特意在二二八纪念公园的「中央二二八纪念碑」,或凯达格兰大道上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前面驻足?这还是在交通方便、车水马龙的台北车站附近。我相信不论你身处在哪一座城市,应该都可以找到这类被漠然以对的纪念物。
一旦纪念碑成为寻常,它所传递的记忆也必然流失,拥有形状,并非就能确保存在。在一时热度后,更多的是漫长的冷漠。有形的记念碑仅是在现实之中,具体演绎着无形的记忆如何被遗忘。
郑安齐的《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正是透过德国战后纪念碑的演变,试图去回应为何理当让记忆得到彰显的纪念碑,最后竟成为日常无感的存在。
书中提及的纪念碑各式各样,以首都柏林为中心,扩及全德国。巨细靡遗的介绍,甚至让本书带有另类旅游书籍的意味,类似《叛民城市:台北暗黑旅志》、《翻转首尔:叛民城市议题漫游》那样,让人可以按图索骥,在德国进行一场不义遗址的考察之旅。
一座座纪念碑的介绍,只是本书开展论述的例证,作者最核心的关切,在于藉由对德国二次战后迄今各大纪念碑的考察,强调纪念碑/物的设置,不单是为了哀悼过去,更是面向现代,并进一步能形塑未来的文化工程。正因为具有这样积极的意义,纪念碑/物的价值绝不只是静态的存有与否而已,而是藉由设由纪念碑/物的出现与存在,开启一连串动态的对话和实践。
「转型正义的工作并不因建碑设牌的完成而终止,即便从规划到揭幕也不免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过程,然而,自揭幕的那一刻起,转型正义或处理历史的工作,可能才正要开始。」
作者在〈序言〉指出,纪念碑并非为了追求盖棺论定的历史评断而设,它绝非终点或句号,而是「需要动态地,即不断改变、删减及增补的工作」。以「有形」的艺术手法,赋与记忆固态的形体,替人们开启重新省思过去的「无形」场域,让不同的权力与主张,在其中论述、争论,持续谋求历史共识的可能。只有当纪念碑/物持续动态的运转,才能将人们从当下带入过去,真切认清不公不义,打造公义的未来。
《不只哀悼》共分为三部,第一部「转型之长路」占全书最大篇幅,顺着时序,扼要介绍从19世纪以来,德国纪念碑设置的历史。最初纪念碑是官方用来颂扬民族的胜利,至纳粹崛起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突显纪念碑在最初所具有的政治意涵,是由上而下的权力体现,纪念着掌权者的荣光。二战结束后,以纳粹对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种族屠杀为起点,纪念碑意义开始转向,成为对苦难的凝视和铭记。不只纪念的对象和性质改变,设置过程中的权力运作也逐渐变化,由下而上的民间力量,逐渐在纪念碑的讨论中浮现。
虽然冷战的对峙,带来全新的政治动员,东德又在苏联遥控下建立独裁体制,东西双方多数纪念碑,依旧体现着官方的意志。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艺术家走入民间,由大众的视角针对相关议题发声。倘若官方立碑追求的是封闭的结论,打造宣传的样板,那么来自大众的观点,寻求的则是开放的讨论,期盼多声道的永续对话。
在第一部的基础上,第二部「记得的方法」和第三部「今日,未尽的总总」则以特定案例,进行专题式的分析。第二部聚焦于当纪念碑和反省历史画上等号,在这样的社会共识下,该如何实际运作。作者列举的实例,突显纪念碑可以是去中心化,不需政府主导或认证的动态实践。
如艺术家钧特.丹姆尼科(Gunter Demnig)发想的〈绊脚石〉计画,以10公分正方形的黄铜片,上面标示着集中营受难者,最后居住、出现或被捕的地点,四散于城市的街头。艺术家的发想,受到民间的推广和挪用,至2019年已有7万5000块,并出现相似的仿效。这项非官方的计画,引起了正反的争论,经由这些争论,更加深刻了这些微小〈绊脚石〉象征的意义。
又或者像是悼念纳粹时期,遭强迫绝育和安乐死受难者的「灰巴士纪念碑」,亦是由民间所发起,挑战着政府的犹豫和缺席。设计者以当年负责运载的巴士为蓝本,打造成一座从中间对剖的水泥塑像,置于施行迫害的疗养院旧址门口,形成一条必经通路,还原当时押解受害者进入疗养机构的意象。其后更复制了另一座可拆解、搬迁的〈灰巴士纪念碑〉,移动至当年其他执行灭绝之地,藉由这样暂时性的树碑,引起各方的讨论,直到当地形成共识,建立常态性的纪念或保存机构,〈灰巴士纪念碑〉即动身离去。
类似的「反纪念碑概念」,不仅让纪念碑避免「再度树立、或是协助建立某种绝对的权力象征」,更进而藉由动态的争论,创造出批判暴政暴行的语汇和论述,落实纪念碑所欲达成的警示效果。
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深思的纪念碑案例,打破对纪念碑僵化的刻板印象,开启更多想像的可能。诚如艺术家约亨.盖茨(Jochen Gerz)所言:「当人们都能透过记忆之不可见的图像而保持警醒时,终有一天,我们将抵达一个不再需要任何反法西斯纪念碑的地方。」当代以反省历史为出发的纪念碑,终极的理想,是希望促使世上不再有需要纪念碑悼念的暴行。
然而全书第三部显示了,不管是19世纪以来的殖民问题,再到90年代的新纳粹团体,以及日后对难民的攻击,德国社会总是有着各式新旧交杂的问题等待解决。或许,只要人性中的「恶」存在一天,就必须不断以纪念碑去激起「善」的力量。如果这些暴政恶行都来自于专制与独裁,那么纪念碑就必须以「民主」来与之相对。最后一节〈纪念碑的设置程序〉虽然篇幅不大,却整理归纳了德国纪念碑设立的历程,特别强调让民众的声音和力量,从发想、竞图到完成,都必需全程参与其中。
以民主打造的纪念碑,才具有对抗专制暴政的力量。对于记忆的留存,每个人都有诠释的权利,纪念碑设置的民主化和公共化,是纪念碑由设置到建碑后的应用都应守护的原则。这当然蕴藏风险,但危机亦是转机,意义的浮动反而更能引领人们深入历史。
「门一旦被打开,往后便是意义斗争的时代,随着社会、政经背景之转变,对于不义的纪念也势必再度调整,透过一次次的论辩,对历史进行再一次的评价,甚至是将碑推倒或补述,都是可能的。」
倘若只是期待以「规约」心态,试图凝固纪念碑的意义,如作者直指为「民主的怠惰」,纪念碑也将会在无法新陈代谢,获取和当下的意义连结,成为漠然以待的存在。
《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中文版问世后,有一系列对谈活动,其中一场在飞地书店举行,由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长平、飞地书店创办人@张洁平,与作者郑安齐对谈。最后的现场问答阶段,在热烈的讨论后,作者总结道:「历史是要连结,而不是继承。」意即纪念碑甚或历史,都必须要不断地和人们产生连结,人们才能理解或感受过去,而不是将某些记忆,固化成为教条,生硬地要后人接受。
强调民主化、公共化的「连结」,而不是逻辑和暴政相仿的强迫「继承」,正概括了全书的要旨所在,也回答了本文一开始所提出质问。
身处台湾的我们已拥有为数不少的纪念碑,每一座碑都应该扮演一个连结历史的起点。当有形之碑完成的当下,关于无形记忆的讨论才正要开始,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同背景、立场的人们投入,经由无数次的对话,深化对过去的认识,思索我们想要的未来。
这不只是为了纪念碑的活化,更是为了守护我们得来不易的民主。 ●(原文于2022-7-11首度刊载于OPENBOOK官网)
不只哀悼:如果记忆有形状
作者:郑安齐出版:沃时文化
作者简介郑安齐
1985年生于台湾台南,2012年起暂居德国柏林,现为奥登堡大学艺术教育博士生,柏林艺术大学脉络中的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主要聚焦于艺术、(体制外)教育、政治及社会之间的交互关系和张力;近年以团体的方式,于公共空间进行艺术计画,曾加入「不愿面对的纪念碑—在『承重体』的艺术计画」(柏林,2013),共同发起「共造城市-都市规划的民主想像」(台湾,2018、2019)。曾任《艺术家》杂志海外特约、驻德代表处文化组德国艺文生态系调研规划调研助理、「不义遗址标示系统设计规划」案顾问,另撰写文化政策及艺术相关文章,散见于艺文媒体。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