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河南:前往小镇、工地、乡村之旅|游牧者计画

赵景宜
·
·
IPFS
·
我对河南人也很陌生。我感觉,他们是一群在异乡的人,做着艰辛工作的人,在中国各种不同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哪怕旅行,我只能成为一个途径的人,流动的人。

1.自我介绍

首先,我想说,我不太认同做自我介绍,因为这代表了一种「定义」,也许这可以帮助人们彼此了解,但也往往会被约束。为此,我只能用我说话的方式。

我出生在武汉,1994年,住在一家生产火车的国营工厂,不远的家属住宅区。那时候,还是没有独立卫生间、淋浴间的平房。几年后,我们终于搬到了新修好的家属楼。但必须要说的是,尽管我吃过工厂统一制作的雪糕,住过赫鲁晓夫公寓(那是爷爷奶奶的房子,甚至还有专门的丢垃圾的管道,你只需要从厨房,打开那个铁栅门,就能把不要东西抛下去。所以,住一楼的人很倒霉,垃圾箱很丑。这也是一个超前,但很快过时的设计…),品尝过所谓的,计划经济的余温,但我并不会认为————

自己,是一个工人的孩子。也许,这和我的疏离感有关。但也有可能,因为这家庞大的工厂,由于地理位置,它的附近很迅速都市化了。大约2006年,这家工厂破厂,重组后搬到了郊区。至今,我的叔叔还在那里上班。为此,我更愿意认为,自己(原生家庭?),只是一个城市出生、长大的人。

武昌车辆厂原址

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因为,这和接下来的游牧计划有关:

如前所述,我爸爸是一个火车厂工人,入伍过,原本有去东德进修机会,但因为爱赌博而放弃。技工。在工厂没有彻底倒闭前,他选择了「买断」,也就是拿到一笔补助,你就和这家工厂(原本承诺终身制。这个词,现在听起来有点耸动),没有关系了。这之后,他跟随一个老板,去了外地,还是当电工。

大约我初中的时候,他开始「创业」,我已经忘记这和什么有关了,在武汉的郊区武泰闸,租了一个百平米的地方。好像和化学有关,要把若干金属元件,扔进了一个装满药品的水池里。我不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只是感觉,不太妙,对于健康来说。

几年后,他终于重新创业,回到了自己的老本行——电工。他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地方,组装配电柜。这之后,又搬到了一个工业园区。一种很稳定、有收益的事情。除了医院、学校,后来包括新开的地铁线路,都需要配电柜。

但这并没有,让我们家变得更富裕,虽然也谈不上拮据。因为,爸爸是一个喜欢豪赌的人。这指的不是赌博,而是承包工程。很多时候,他甚至会接受两个工地,比如一个在广东虎门,另一个在福建福清。往往,通过配电柜赚来的钱,会通过工地亏完。陆陆续续亏了上百万,但不知道为什么,爸爸还是一直痴迷,成为蹩脚的、总醉酒的包工头。

妈妈,十六岁,从河南的一个乡村,来到武汉谋求更好的生活。最初,她替人做保姆。其中,有一位是个将军,还是什么的老人。他们家住在一个漂亮的别墅里,听说他人很好,会要求我妈妈看字典。这让是文盲的妈妈,看得懂字了,最后,她又去了饭馆当服务员。二十岁左右,认识了我爸爸,结婚后,她去了工厂的幼儿园当生活老师,也开过烟杂店。这似乎是一个很好听的叫法,其实就是看管孩子们,打扫卫生而已。工厂倒闭,爸爸去外地工作后,她就在商场当营业员,其中一份,是台湾家电品牌尚朋堂。

(我记得,还是儿童、住在平房的时候,面对某件事,妈妈想拿衣架打我时。我在跑之前,会向她说:滚回你的河南,去种玉米去。)

等爸爸创业后,她成了帮手。近几年,爸爸都在外地做工程时,就由妈妈来掌管这个没有雇员、月租3000的工厂了。她学会了看电路图,也能组装配电柜,订单多的时候,她会临时请人来一起完成。这样一点点填补工程亏钱造成的负债。

妈妈去某家大型工厂,去调适配电柜设备

我,2015年,从一所高职(大专)毕业,新闻学专业。那一年,我去了一家杂志社工作,生活方式,有点像是台湾的《小日子》,主要负责写东西。公司在湖边的一个别墅,两个主编,像是无所事事的那种中年人。他们好像受过某种伤,一种所谓的新闻理想所挫的伤,所以只好来到这里。每周会有一天来公司开会。最近,我在瓦尔泽的小说《助理》,他工作的地方,也在一个别墅里。读的时候,我偶尔会想到我的第一份工作,以及之后在上海的第二份工作。一种新鲜的体验。两年后,我去了上海生活,在一家普通人写作的公司。那一年,特朗普当选了美国总统。我感到世界都疯了,要去外面看看了。

我只工作了一年就辞职了。 2019年,来到北京,想自己写点东西,在找一些媒体发表。但当时这很能支撑我的生活,在年底,通过朋友的推荐,进入了一家广东的杂志社(不过,我在北京的办公室)。这是一家很有名、很平庸的媒体公司。我对它没什么期待,对于当记者,我也没什么期待。我不擅长,也不想要成为,任何一种专业的人士。

工作了一年半,虽然收入不错,也不用去公司,但我无法忍受越来越严重的价值观贬值。从2021年,一直到今天,我又成为了没有工作的人。也许,这才是我真正的工作,真正的生活。

2. 你想去哪里,为什么?

河南许昌。

以及河南的其他城市和乡村。最直接的原因是,今年爸爸、妈妈在河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此前,我从没有去过爸爸的工地,他去过上海、温州、福清、虎门、深圳。我也没有去过妈妈的工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个工业园有个承包者,是我妈妈的朋友。他常会看我的社交网络动态,看我的文章,也会和我妈妈讨论。如果我见到了他,会感到,有一些尴尬。

想要去河南,更多是对这个地方好奇。以我爸爸的工地来讲,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郊外的地方,会建一所中学的新校区。这所学校:总投资:8.2亿元。规划120个教学班,6000个学位。主要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大礼堂、学生宿舍、食堂、体育馆等。预计2024年7月完工。

爸爸,妈妈,以及请来的工人,在许昌的住所。妈妈所拍。

打开地图,学校离一个新开的高铁站很近。但周围七公里,甚至没有现代的住宅区,只有村庄:唐杨村、盐城村、张庄村、代庄村。以及很多现代化工厂:河南协凯包装、瑞众汽车零部件、众汇仓储、永腾玻璃........ 热闹的县道马路上,也有开满的小店:王二峰便利店、顶尚造型、智慧生活馆、占林家店、王老大食府。

我很渴望在这样的乡村散步。尽管,我和妈妈回过几次她的村庄,但对此并不熟悉。我查了一下,许昌市有一班途径逍遥镇的班车,从这个著名的胡辣汤中心,可以徒步到妈妈的村庄。一个远离城市,更为农业的地方。

我对河南人也很陌生。我感觉,他们是一群在异乡的人,做着艰辛工作的人,在中国各种不同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

除此外,我想以许昌为中心,去河南其他一些地方走走。我没有预期,以交通方便,随性的原则,可能是漯河、驻马店、南阳、新乡、安阳、开封.....我很期待,去一些很平平无奇————小小的县城、无聊的城市、扁平的村庄。因为,我随时都可以离开。我只能成为一个途径的人,流动的人。

3. 你的具体游牧计画是什么? (建议包含行程、主题、预算等等)

这次游牧计划,会分为2-3次,春天和夏天,共呆20-30天。我主要会以河南许昌、以及妈妈村庄为中心,想了解今天小城市、乡村、务工生活。

预算:武汉/苏州——许昌。往返高铁、其他火车费用,三次共计:1500元。酒店住宿:4000元。合计:5500元人民币。 (饮食不需要预估计算,因为日常生活,也需要这种开销)。

4. 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样与当地建立互动?

关于爸爸的工程,我唯一参与过的部分,就是帮工人们购买火车票。这一次,我希望能对工地工人有更多了解。除此外,我也很好奇,这片远离许昌市的乡村地带,这里因为有大量工厂,除了当地村民外,也有务工者。我很想要了解这个地带的具体面貌。

在靠近逍遥镇的那个村庄,我想拜访留在村里,妈妈的一些亲人。包括了我的舅舅,他不住在村里,而是某一个所容所,用来安置并不危险的精神病人,或者没有家庭支持的人。除此外,无法有预期地,希望能在旅途中,认识到一些其他的人。

这些会,逐步更新在matters。

5. 你计画怎样记录整趟行程? (建议包含形式与叙事角度)

我将用游记/随笔/图片的方式,记录在行程中,一些事情。如同上述的文字这样。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