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巔峰時期很強大?最離譜的政治經濟謬誤
Hello大家好,我是瑪力,今天我們繼續揭露在近些年在中國輿論廣為流傳的政治經濟謬論及其真相。其中最具奇葩的一種的就是從**蘇聯的解體衍生出的蘇聯懷念主義或者讚美主義,**出現了很多惋惜蘇聯倒台荒誕言論,甚至在B站上有一大波蘇聯粉,好像時刻在提醒者一代又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大哥雖然已死,但江湖上還是流傳著哥的傳說。那我們就來扒一扒這種思潮。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普京曾經說過: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他就沒有良心;誰要是想恢復過去的蘇聯,他就沒有頭腦!
謬論一**,懷念蘇聯是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用信念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
關於蘇聯的建立的歷史背景呢,其實已經有非常完整的歷史資料考證了,我這裡就不詳細描述了。我們重點談下所謂的信念是什麼,這里當然就要提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者和無產階級導師弗拉基米爾列寧同志。
列寧同志出生於沙俄時代的貴族家庭,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是由於他天性好鬥,一直不滿足於家庭給他規劃的成長之路,於是他少年時代充滿了對社會的不滿和反抗精神,直到他遇到了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的理念跟列寧的性格一拍即合。於是開始他一生的追求,就是一定要通過暴力革命建立一個社會新秩序。這種理念當然會受到統治者的打壓,於是列寧同志就開始了十多年的歐洲各國流亡生涯,到處搞革命,革命過程中,對於跟他的意見的不一致的改良派和修正派全部是採取打壓和決裂的態度,即所謂老子才是馬克思主義的嫡傳弟子,你們都是旁門左道。
正值一戰期間,當時的俄國和德國打的不可開交,俄國國內也剛經歷了推翻帝制的二月革命,經濟幾近奔潰,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各種反政府武裝和組織順勢崛起,列寧同志的布爾什維克當然也是這些組織中的中堅力量。當時列寧同誌有一個奇葩的主張是,以反戰為由呼籲各個國家之間不要打了,同時到處宣揚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我們把世界大戰變成各個國家推翻資產階級的「內戰」吧。由於德國迫於雙線作戰的壓力很想跟俄國停戰,看到有這樣一個愣頭青,不如靈機一動,給了列寧一大筆錢,安排火車給他送回去並支持他搞革命。那麼後面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到了。
說到這裡呢,你會發現列寧同志的故事主線跟有後來有一位偉大領袖驚人的相似。
所以,我們回到所謂懷念一個充滿偉大情懷建立的國家,我們先不論動機是什麼,那這種情懷背後的行為和態度足以讓後人反思。
謬論二,懷念蘇聯的「偉大的衛國戰爭」精神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同仇敵愾(孫燕姿我懷念的BGM)
首先偉大的衛國戰爭本身就是勝利者角度,和目前中國主流的「成王敗寇」價值觀高度一致。如果說俄國人去緬懷一下還可以理解。作為中國人,特別是有些所謂軍迷,很容易陷入到這場戰爭的戰術層面而不可自拔,絕地反擊和以弱勝強這些戰爭細節就會讓他們高潮不已,加上這幾年的紅場閱兵都邀請了中國參與,從而更掀起了一股新時代「中俄統一戰線」的假象。
那我們把時間拉回二戰期間的蘇聯,由於中國輿論的導向,對於蘇聯在二戰中的作用幾乎都是正面的盟友形像出現。實際上呢?眾所周知1939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蘇德兩國幾乎同時入侵波蘭,波蘭亡國。之後蘇聯根據協約秘密條款又接連入侵了波羅的海諸國、羅馬尼亞等國家。當時的蘇聯仗勢其軍事實力,乘著德國在西線作虎作威,又接連不斷的把周邊的小國家都欺負了遍,兩年間領土直接擴大了40多萬平方公里。這麼高調的秀共產主義肌肉,你說能讓德國省心嗎?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德國才開始又反撲蘇聯,才有了後面被世人稱道的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所以作為一個流氓互毆的戰爭你在激動什麼?
說到跟中國的關係,那就非常鬼魅了,我們先不說沙俄時代幹的壞事。我只說幾個主要時間點,1929年,中東鐵路事件導致蘇聯佔領了東北黑瞎子島。順便說下非常奇葩的是,當時的中共不但沒有譴責入侵者,反而提出“武裝保衛蘇聯”。抗戰一開始的1937年,蘇聯就主動跟中國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主動要求提供軍事援助。到1941跟德國干之前為了防止後院起火又馬上跟日本簽訂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於是對中國的援助停止。 1945年抗戰大勢已定的情況下,蘇聯突然宣布對日宣戰,假借收割滿洲日軍的形式,攻占東北,燒殺搶掠壞事幹盡。
所以,這樣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情商如此低的「鐵憨憨」他什麼時候跟你真正同盟過?
謬論三,感嘆蘇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工業化成就,一舉成為世界大國
這個謬論就是典型的區群謬誤和鯡魚謬誤。即認為軍事化=工業化=世界強國。如果你說蘇聯這種所謂的強大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的,崇拜者會說至少出現了一個跟西方社會產生抗衡的政治力量。
我們首先來說下所謂蘇聯工業化的成就,1928年至1991期間,老大哥用連續十三個五年計劃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大力發展冶金、機械、化工及其支撐的軍工業,到後斯大林時期達到紙面強大的巔峰。但由於過度的重工輕民,國進民退,讓蘇聯經濟嚴重不平衡,民不聊生,中間發生多次經濟危機和人民暴亂,其中在1932-1933年間爆發飢荒,在1933年工人的實際收入只有1926年時的十分之一左右。以及嚴重的貪污腐敗導致的分配不均的問題,在列寧和斯大林時代,這些危機都被隱瞞或者直接血腥鎮壓。
二戰期間,這種集中資源辦大事的模式確實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加上能源礦產還不錯,一舉成為的原材料出口大國。所以人們就有一個誤解,認為如果不是這種體制,蘇聯怎麼能打贏二戰?但很多社會問題被忽略,當時德軍掃蕩蘇聯農村,整村整村的農民反叛了,他們受夠了集體主義的壓迫,很多人給德國人當帶路黨。當然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暗中物資援助,所以開始提到的衛國戰爭的勝利也不是蘇聯全部靠的自己。
至於冷戰開始之後,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故事了,為了跟美國硬撐,本來就不健康的經濟開始每況愈下,直到倒台。
所以,所謂燦爛的煙火也在一瞬之間。
謬論四**,蘇聯在冷戰中期曾經一度達到社會主義巔峰水平足以和美國抗衡。 **
這些蘇粉拿出的科技進步、全民醫療、免費住房、人民精神文化何等豐富的等例子說明蘇聯的牛逼。
我們就以人民基本需求住房來談,其實蘇聯從建國開始就有所謂公共住房的嘗試,舊的住房資源中基本已沒有“獨立”住宅了,所有住房全部充公,新建住房則是蘇聯精英階層才能享受的特權,直到被人津津樂道的赫魯曉夫樓、勃列日涅夫樓,看似是解決了很多人的住房問題,實際呢情況如何呢?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首先,蘇聯的早期共有住房幾乎都是5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採用公共廁所、公共浴室和公共廚房,因此,經常出現為了爭奪廚房、廁所而吵架的事情。房間狹小,住戶幾乎沒有隱私可言,沒有物業管理,臭氣熏天,鄰里關係非常惡劣,任何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都可能引發整套住宅內大吵大鬧。
到了赫魯曉夫時期,他的理念是用最短時間內以最低成本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於是開始大規模新建模塊化公寓,採用最經濟和輕便的預製材料,像複製粘貼式一樣可以快速造起一棟幾層小樓,由於空間小,設施簡陋居民們也只能被迫接受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因為材質的原因,房間的隔音效果很差。頂樓又有濕氣,冬天結冰夏天漏水,頂樓的居民苦不堪言。 1964年赫魯曉夫下台時,只解決了20%的人口的住房問題。
隨之而來就是勃列日涅夫時代,更高更寬敞的公寓樓開始修建了,面積變大了,有些甚至裝有電梯和中央空調設施,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現在住的電梯公寓了。到1970年代後期,基本解決了城市居民住房問題,但農村和其他小加盟國就沒辦法了。
但是,你以為社會主義羊毛就是這麼好薅嗎?當然要遞交申請,根據申請人的實際情況,分配多大的房子,分配在哪裡,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房子。就算是分到了房子,也還有2年左右的等待期和建設期,而且也不一定是你滿意的房子。重點是,分房子的這個流程就是套路滿滿,懂的小伙伴可以自行腦補,我就不詳細舉例了。
說到這裡呢,80後們是不是覺得跟自己的童年記憶如此相似呢?那些粉蘇聯的後浪up主們,麻煩你們先問問你們的父母甚至是更老的長輩是如何跟國家福利鬥智斗勇的再來做視頻吧。由於篇幅關係,至於蘇聯所謂的全民醫療、全民工作、精神文化生活如何豐富我就不講了,動動腦子都知道是好是壞。
僅住房這一個全民福利就讓蘇聯背負了沉重的財政包袱,到了70-80年代,用來補貼農業、工業和人員福利的開支占到國家財政的40%以上,剩下的錢還要跟老美玩軍備競賽,球星大戰。請問你怎麼玩?
謬論五,用蘇聯解體後國家經濟情況跟蘇聯時期做對比,說明還不如蘇聯模式。
比如俄羅斯的現狀,這一招是最無恥和最具迷惑性的一個謬誤。
我們首先來看一個某官媒的報導,這個被各種媒體反復引用。該報導稱“蘇聯解體十年後的2001年,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3000億美元,是1991年蘇聯的十分之一。俄羅斯已經從一個強大的國家變為一個在經濟上無關緊要的世界二三流國家了。
1988年,蘇聯平均工資可以買1250公斤土豆,1992年只能買172公斤土豆。
2008年俄國才恢復到1989年的收入水平。考慮到蘇聯解體後巨大的貧富分化,底層百姓的生活更加淒慘“
首先,俄羅斯2001的GDP和十年前的蘇聯比較,就是一個邏輯錯誤,以前的的蘇聯雖然是以俄羅斯為主體,那其他加盟國就不算了GDP了嗎?所以10年後俄羅斯只有前蘇聯十分之一這個數據看起確實挺震撼的。
第二,用不同時期的平均工資對某項商品的購買力做對比,一個基本常識,請問1988年的工資中位數的多少?這裡面的土豆定價是自由市場的價格嗎?還是國家製定的價格?除了貨幣貶值,跟1992年還有哪些可比性?比如你說計劃經濟時代房子不要錢但質量差,市場化後房子要錢了但豐儉由人。如果在收入絕對值相當的情況下,你說那個更好?
第三,後面又說到俄羅斯2008年恢復到1989年的收入水平,為什麼會恢復?是不是說明俄羅斯也在後蘇聯時代還是取得了某些效果呢。
第四,蘇聯解體後巨大的貧富分化?難道解體前財富分配就很公平?其實有大量的歷史證據和數據說明前蘇聯時期的腐敗和分配不公的問題。俄羅斯人又多少願意回到那個吃大鍋飯住筒子樓的時代嗎?這到底是解體的鍋?還是普京大帝治理水品的問題?
所以,我們先不說這上面的數據是否真實,僅僅從邏輯上就是錯的一塌糊塗和處心積慮。
還有一個經典的說法就是,被我們的老朋友張教主一直提及的,蘇聯解體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管理層內部被西方話語忽悠,共產主義意識轉向,後來以俄羅斯為代表採取的“休克療法”,導致俄羅斯經濟一蹶不振。所以教主再次語重心長提醒共產主義接班人,第一,國家一旦革命就遭殃,第二,全盤西化必死。
這裡,我們需要承認的事實是俄羅斯確實轉型不太成功,甚至可以說失敗。但張教主犯了幾個經典邏輯錯誤,(當然我相信他就是故意忽悠),
首先,就是「錯誤歸因」謬誤,即兩個事物可能存在相關性,就得出一個事物是造成另一個事物的原因。給人的感覺就是俄羅斯的經濟萎靡是蘇聯解體的直接後果。但沒法證明如果蘇聯不解體,俄羅斯就會更好嗎。
第二,「滑坡謬誤」,可以理解為錯誤歸因的連鎖反應。如果A發生了,那麼B一定會發生會,如果B發生了,那麼之後的跟B相關的都會發生,以此來表示A不應該發生。比如上述的一些列說法。
第三,「訴諸恐懼」謬誤,重點強調其負面結果,來加深結論的可信度。比如休克療法的可怕效果,貧富差距如何之大,百姓生活如何淒慘等。
這些人不會告訴你的是,蘇聯勢力解體後,除了這些不幸的國家,給很多國家帶來的是經濟的複蘇和人民幸福指數上升。比如以波蘭為代表的中東歐經濟體的崛起,還有以愛沙尼亞為代表波羅的海三國均為高收入國家。
好了,關於蘇聯可以說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由於篇幅關係我們先暫時說到這裡吧。所以到蘇聯到底是怎麼一種存在?值不值得懷念呢?
我看很多人對於蘇聯抒發著一種為了人人平等、為了勞動者,為了無產階級理想而黯然櫻落的一種浪漫主義情懷,說到這裡呢,我也唏噓不已。我更願意相信的是可能是現在的年輕人迫於生活的壓力和無奈,不得已開始嚮往和臆造那種烏托邦式的生活方式,並把它在心裡浪漫化。
這些我覺得都還可以理解,但是我看到還有很多人辯解道,蘇聯解體不能說明共產主義的失敗,只能說明是蘇聯模式的失敗。我想更多的要從目前人類認知的局限和人性本身的弊端出發,再來分析他的存在的結構性和邏輯性問題會比較好一點吧。
好了,本期的視頻就先說到這裡吧。如果你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化,歡迎留下你的看法。如果你覺得還不錯的化,幫忙點贊轉發訂閱支持一下。我是瑪力,我們下次見,88咯。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