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58: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李怡
·
·
IPFS
·
广大香港市民竟然和殖民地政府站在一起,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1966年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使我对中国有了新的想像。 1967年,由中国文革而引发的左派「反英」风暴,打破了我两年前在北京所听到极为肯定的对港政策,香港的太平日子似乎不再了。

文革刚起时,我所敬仰的香港左翼文化前辈:《文汇报》主笔政的金尧如、《大公报》的罗孚、陈凡等,都写大篇大篇的文章为文革欢呼。主要的论述是认为,在中共自上而下的管治下,毛泽东发动学生和下层民众,从下而上地揭发和批斗各级管治阶层的官僚主义,和隐藏在里面的污泥浊水,是值得肯定的壮举。红卫兵的破坏和对当权派、文化人的过火行动,辩护者都认为是在一场大运动中无法避免的。

对这些议论,当时我半信半疑,但信多于疑。一来因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仍是我难以动摇的价值观,二来从个人经历和阅读中,一向同情弱小、底层的反抗以至造反行动,三来是目睹当年港英管治的弊端。信中亦有疑,是对文革掀动的过度而极端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感到是情绪远多于理智。我很难与当时的左派群众一起叫「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因为使人联想回到了帝王时代,那是愚蠢和欺人的祝愿。不问是非的「忠」,是非理性的「愚忠」。

1967年,北京负责港澳工作的官员被文革派夺了权。十多年大陆的政治运动不波及香港的情形有了根本改变。香港掀起五月风暴。大部分市民受滋扰,而左派的「社会化」太平日子也维持不下去了。 《伴侣》的印刷、发行、合作者,销售的对象,都使我们感到不容易撑。左派上级领导人要求我们转让给中共直接领导的「青年乐园」系统。

我回到了上海书局,应出版界领导人的要求,老板在书局附近成立了一家由我负责的出版公司,出版「反英抗暴」的漫画小册。不过销路不佳,因为红彤彤满是斗争标语的左派书店和百货公司门可罗雀。

左派出版界的领导人把我找回来,主要不是担任上海书局的工作,而是要我写出版界的「抗暴」文宣。尽管左派文化界比我优秀的前辈多的是,但若不是已经到大陆去发挥(虽然后来命运多舛),就是留在左派新闻界。出版界有能力经营书店和发行业务的大不乏人,只是缺乏写手和编辑人才。在这方面,我薄有文名,算是出版界的「秀才」。六十年代初,在《文汇报》任副总编辑的金尧如曾经想把我挖去报馆工作,但被出版界拒绝。

关于文革和六七暴动,已有许多书籍文章论及,近年特别是罗恩惠的纪录片《消失的档案》,和程翔的书《香港六七暴动始末》的出版,对事件已有详细描述。我这里简单讲讲记忆中的感觉和关键的转变。

左派暴动从5月开始,到7、8月是抗争高潮。那时港英在各界别逮捕了一些头面人物,关押在摩星岭政治拘留营。左派的抗争获中共高层和《人民日报》大力声援,表示「决心给予香港爱国同胞一切支援,直到胜利为止」。中共的声援不断给香港左派注射鸡血。左报和斗委会宣称「港英不低头,就要走头」。斗争不断升级,以至放置真假炸弹肆无忌惮。 1967年8月9日,港英逮捕中共外围报纸《香港夜报》等三报5人,勒令三报停刊。中国外交部20日对英国发出紧急照会,要求英国必须在48小时内撤销停刊令并释放5报人。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表示「绝对不容许英帝国主义在香港横行霸道」。当时,香港左派都以为中共一定会「大军压境」,不会让香港「爱国同胞」在力量悬殊下抗斗。谁料22日48小时最后通牒届满,中国并没有派军队支援香港「爱国同胞」,而是由北京红卫兵冲进英国代办处,大肆破坏,火烧汽车和办公楼。

这一个对「最后通牒」的回应,对「爱国同胞」无疑一盆冷水。非常清楚地显示中国的「支援」毫无实际意义。 24日,《大公报》指称的「地下突击队」在路上伏击商业电台播音员林彬,纵火烧死。 「最后通牒」技止此矣。它传递的讯号非常清楚,就是解放军不会越界而来了。对广大市民来说,香港可以放心住下去。对港英来说,也因此把中共「睇死」,意味着可以继续维持治安,继续强硬对付所有破坏社会秩序的行动。在港督戴麟趾发回伦敦的一个汇报电文中表示,他意想不到会得到香港市民如此广泛的支持。

广大香港市民竟然和殖民地政府站在一起,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这个48小时最后通牒,是香港历史的转捩点,由此而改变了英国在香港施政方针,亦开始改变市民的身份认同。

六七风暴时,左派群众到港督府前举毛语录抗争
1960年代往大陆旅行,左一为画家江启明
1945年8月30日,英国皇家海军夏悫少将率领太平洋特遣舰队抵达维多利亚港,是香港自日治时代重光的日子。

(文章发布于2021年9月6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