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人的爱与性:当导弹来袭...我们还有爱人的能力吗?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
·
IPFS
·
图/美联社2022年3月3日——俄罗斯刚入侵乌克兰之际——乌克兰男性都必须留下来参战,图为当时在车站道别的乌克兰情侣。

注:本文写于2023年01月13日

乌克兰人已陷入庞大的精神压力,越来越难在心理方面让自己勇敢站起来...」2022年5月28日,乌克兰第一夫人叶莲娜.泽伦斯基(Olena Zelenska)在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World Health Assembly),讲述了乌克兰人在战争中的身心压力。她谈到乌克兰人历经俄乌冲突后之后,人人都无法确定导弹是否会袭来、怀疑明天能否平安醒来,连医生们都无法确定,他们的救护车是否下一秒就会被轰炸。

2022年1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乌克兰有约一千万人可能在俄乌战争之下罹患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且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1/4。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在过去10年中曾经历过战争或军事冲突的人中,有超过1/5会出现忧郁、焦虑、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躁郁症或精神分裂症。乌克兰红十字会表示,他们看到孩子们因压力而变得更加封闭。许多孩子不想社交、不想交朋友,甚至不愿意与父母交谈。

📻本周的重磅广播(🎧 点击收听Podcast 🎧) ,四位转角编辑不免俗地来分享和抒发:除了以上提到的重大新闻,在被国际新闻围绕的日常里,有哪一些新闻是编辑们各自心中在意,想做但又没来得及处理的题目?

「孩子们常做恶梦,只要大的声响就会自发性倒在地上、用双手抱着头。」国际关怀协会(CARE)表示,女性占乌克兰国内流离失所者(IDP)的65%,且面临多种形式的暴力风险——包括性暴力、性剥削及人口贩运等,甚至许多妇女及儿童在遭受极大创伤后出现自杀倾向,因此国际关怀协会与乌克兰、罗马尼亚及德国的心理学专家合作,透过系统性方法提供精神支持,也制作手册提供人们处理压力及情绪的因应策略。

33 岁的女子Tetyana带着12 岁的女儿逃离卢甘斯克、移居西部的罗夫诺(Rivne)。她表示自己刚到罗夫诺时情绪不稳定,听到防空警报时情绪会完全崩溃,但藉由朋友的转介认识了心理学家,他们讨论了她的主要恐惧来源,并练习控制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消极与丧志。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及陪伴,Teryana比较可以本能地处理恐惧,并协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历经10个月的冲突后,乌克兰精神方面病例数不断攀升。 2022年10月10日国际心理健康日(Mental Health Day)这天,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办事处主任汉斯·克鲁(Hans Henri Marcel Paul Kluge)表示,俄乌战争中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程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最恶劣的。然而乌克兰医疗能力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医疗院所至少遭受700次攻击,停电问题也使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困难。这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也开始在乌克兰提供各种线上诊疗及心理咨商服务。

图为在乌克兰南部城市赫尔松领取援助物资的小孩。图/法新社
2022年1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乌克兰有约一千万人可能在俄乌战争之下罹患某种形式的精神疾病,且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1/4。图/路透社

▌爱:每天出入战壕,对爱的感觉还一样吗?

俄罗斯的入侵,几乎颠覆了许多乌克兰人日常生活的所有层面。乌克兰面对经济崩溃、空袭警报每天都在运行,警告着俄罗斯的导弹、无人机攻击即将袭来...士兵们被迫加入这场无情的斗争,情与爱也成了战争中的牺牲品。战争带来给人们的极大创伤,已经很难以浪漫和爱来弥补。

对此, 《华盛顿邮报》便做了相关报导,访问了乌克兰士兵、平民、情侣、情趣用品店老板等人,记录在他们在战争下的爱与情。

今年30岁的乌克兰士兵弗拉德(Vlad)在俄乌冲突的「灰色地带」作战,是除了前线以外最危险的作战地区。凭借强壮的体格和亲和的笑容,弗拉德过去在交友软体Tinder上总是可以轻易配对到喜欢的对象;服役至今已经来到9个月的他,现在仍习惯在休息期间使用Tinder,然而,使用体验与以往大不相同。

「那天,我和我的约会对象约在哈尔科夫的一家咖啡厅碰面。我发现我除了『你好吗?』之外,我讲不了第二句话。我发现我已经没有以往的魅力,我根本没精力继续谈话。」

一名36岁的初级中尉基里洛.多罗连科(Kyrylo Dorolenko)表示,在作战现场时随时都可能受到炮击,随时都在分泌肾上腺素、随时心跳都可能突然加快,会看到死亡,也会看到同伙们在不同形式下失去生命。多罗连科和前线战友,有时会在休息时安排约会行程,「但是你没有时间将自己从作战的现实中抽离,遑论把它转化成温柔和浪漫。」

一对情侣在基辅一间咖啡厅外约会。图/法新社

根据一名基辅的性治疗师亚历山大.科洛米丘克(Alexander Kolomiychuk)的观察,在战争开始之时乌克兰人勇敢抵抗,整体社会氛围和情绪浓厚之下,使民众更愿意直接地对家人和爱人表达爱意。然而,这种景况很快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战争带来无尽的创伤——数十万士兵伤亡、超过500万名平民被迫离开家园、还有上千万人面对着人道危机。

长期研究退役军人与伴侣亲密关系的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凯西.塔夫脱(Casey Taft)表示,战争的现实迫使士兵必须忘记恐惧和焦虑,并集中精神在作战上,因此士兵们习惯性地麻木自己的情感,回家时也难以和伴侣或亲密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塔夫脱教授表示,长时间历经创伤者,大脑前负责统合感情跟调节情绪的前额叶皮质将产生改变,战争的创伤会带来「生存思考模式」(Survival Mode Thinking)。

陷入「生存思考模式」时,会出现自己永远无法脱离困境的无力感,甚至会产生无法度过一天的煎熬感受,像是在灯光变得昏暗的空间中,判断力变得迟钝、原先具有的意志力也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塔夫脱教授表示,这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将会加剧、习惯性地认定自己「被欺骗与背叛」。根据塔夫脱的研究,战争结束后,许多军人即使盼到与家人相聚的这一天,但回到家人身边时仍难以关闭这种思考模式。战争的冲击使许多军人深深地陷入对家人及爱人的不信任感、难以重建跟家人之间的关系。

43岁的雅罗斯拉夫.萨奇科(Yaroslav Sachko)说,2022年初妻子与孩子成功从乌克兰出逃至德国,他们就从此分离了。他担心有一天如果再次和妻子重逢,他们会如何看彼此,生理的和心理的关系,会和过去一样吗?

「那一天,会不会像是我从来没见过她一样,她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位陌生人?」
「我们需不需要再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学习认识彼此?」
「但是,会不会再也没机会了?」
2022年12月24日,俄罗斯炮击乌克兰南部城市赫尔松,造成5人死亡,一名妇女坐在其丈夫的遗体旁边。图/法新社
一名乌克兰士兵与爱人在基辅车站道别。图/路透社

▌性:短暂的亲密关系,成了寄托?

在战争这种非常时期凸显了人性的复杂,在感情中,许多人更加速了一般建立和结束关系的节奏——立下誓约、分离、分手、出现新的关系——并以最快的速度再次循环,短暂的亲密关系或性关系便成为某些人唯一的精神寄托。

聂伯罗州东部城市的一家情趣用品店表示,店内营业额并没有因为俄罗斯入侵或大量乌克兰人出逃而减少。虽然许多女性离开了乌克兰,让情趣内衣的销售有些许减少,但其他原本不这么受欢迎的商品反而变得热门许多。例如适合远距离伴侣使用的情趣用品销量就有所增加,加上许多前线城市时常停电,备有LED灯的情趣玩具或夜光保险套也变得受欢迎。

商店经理表示自己渐渐发现,许多士兵的伴侣或妻子都成为忠实的顾客,有些买给自己使用,有些事先购买、等待难得回家的丈夫有一天能回到他们身边。

在无情的战火中抵抗敌人,也需要努力熬过人际关系面临重大改变的非常时期。有些乌克兰人找到了建立新关系的方法,或是重拾旧情。在2019年,29岁的女子Genia Aslanian与渴望前往加拿大飞行学校受训的男友Anton分手了;然而在战争开打后,Anton回到乌克兰加入军队,两人因此再次相遇、复合并结婚。 Anton表示,「我们因为战争而重归于好,在战火中,唯一重要的是所有爱你的人,以及你所爱之人」。

「当城市停电了,火箭弹可能要飞过来了,但我们不能在这坐等。我们仍需要前进、需要生活、需要彼此相爱。」
2022年12月6日——在基辅停电的情况下——情侣们在餐厅用餐。图/法新社

▌爱与性:《邪恶之途》,战争如何影响亲密关系?

2014年2月,由俄罗斯控制的、位于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亲俄势力在与乌克兰政府军展开「顿巴斯战争」 。战争开始后社会陷入一片混乱,战争时期改变的人际关系,也成为了小说和舞台剧的题材。

知名乌克兰导演纳塔莉亚・沃罗日比特(Natalya Vorozhbit)与其他影视工作者的女性朋友一起投入社会运动,她们走入发生「广场革命」的迈丹广场,为抗议者提供食物、保暖衣物。日复一日,她们录下了抗议者的证词和故事,并将这些素材精细地编排为戏剧作品。这份作品就是知名电影《邪恶之途》(Bad Roads)的前身。

舞台剧《邪恶之途》(Bad Roads)最初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Royal Court Theatre)演出,以2014年乌克兰东部顿巴斯战争背景,讲述4个发生在战地的故事,并用女性视角描绘战争如何残酷地改变人际关系和情感。这部作品由纳塔莉亚·沃罗日比特改编、成为充满戏剧张力的影视作品,并在2021年9月代表乌克兰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观看影片: Bad Roads (2020) | Trailer | Natalya Vorozhbit

图/欧新社

《邪恶之途》中篇幅最长也最令人痛心的故事,是有关一位被作为人质的女性与狭持者之间的关系。女主角是一名记者,她在顿巴斯被一名分离主义者抓捕、扣为人质,并在一个被荒废的水疗中心被强暴。女记者在历经男子的摧残后,竟对这位士兵产生同情,并试图对这位虐待她的男子对话、成为他的朋友,并对他伸出援手。

编剧将两位主角之间的对话做十分细腻的安排,描述一个普通男子如何被战争扭曲成一个乐于凌虐他人的恶人。这段故事也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称作人质情结)刻画地真实而具体。然而女主角真的是本能地对士兵产生情愫?或是抓住了男子的弱点、引导之,并趁机反击?沃罗日比特并未在剧情中明确的交代,但可以看出,长期被血腥暴力围绕给人带来的焦虑,如何使人心走向崩坏。

沃罗日比特告诉《卫报》 ,这在战争起初几年是常见的情形,当年不少记者和影视工作者都被扣为人质并被以酷刑虐待,而这段故事也确实改编自她朋友的真实经历。沃罗日比特认为,战争中炸弹不停坠落、死亡不停地发生,人性也不停地被挑战,这让人们回到最强烈的仇恨和爱的情绪当中,甚至会产生极端的欲望,「战争中的性无关品味、也无关文明」。

沃罗日比特认为,随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日益恶化,俄罗斯利用政治宣传和假消息来制造舆论、扭曲历史,因此她更致力于将口述历史转化为戏剧,为这场战争永久地流下重要讯息。 《邪恶之途》不管是剧情或幕后,都强调女性的视角,当士兵们在场上打仗,沃罗日比特与这群女性仔细记录着一个个在战争中可怕却真实的、有关情感流动的故事。

而如今,在战争即将满一周年、且停战看似遥遥无期的情况下,人们只能天天忍受导弹的轰炸、躲在地下室,人们只剩下最微小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再次拥有一般人类的普通生活:在平安的社区中生活,身边围绕着身心健康的孩子。他们希望重回平静的那天,也能重拾爱人的能力、平安度日。即使需去了以往的魅力,即使几乎失去爱他人的动力,但用仅存的力气把握当下拥有的事物,成为许多乌克兰人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2022年12月24日,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区,乌克兰军医与新娘结婚。图/美联社

🔔关注转角国际,认识国际新闻🔔

更多精采好文: 转角国际官方网页

追踪社群讯息不漏接:转角FB 转角IG

周更深度Podcast: 重磅广播

日更新闻Podcast: 转角Daily Podcast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轉角國際 udn Global《轉角國際》編輯團隊:主編/林齊晧、編輯/周慧儀、編輯/賴昀、編輯/李牧宜。官方網站: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index —— 合作方式聯繫:chihao.lin@udngroup.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現實與電影裡的真假安華?馬來西亞政壇不倒翁的拜相之路

藝術無罪,滲透有理?倫敦塗鴉牆「中國政治標語」之亂

後女王時代的英國王室
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