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匿:宿营拖車与米奇妙妙屋
前天离开墨尔本市区,拜访另一位墨尔本朋友时,她问我要不要住在Carvan(宿营拖车)里。我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 Carvan,真正睡进去后,感觉回到着迷于日本精妙的狭小住宅设计的时光——空间里的每一寸都有它的功能,收纳、照明、清洗、烹饪......朋友光是跟我介绍洗手间的使用和窗户如何开合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窗户上半部分的纱窗层和下半部分的铝铁层由中间的磁铁吸合,打开后的玻璃窗可以向外开来为室内通风,而通过调节磁铁的高度可以调节窗口的大小。拖车的门都可以分成纱窗层和外门。
一开始会惊叹于它独特的设计,习惯之后觉得无不道理。这就是探寻狭小空间最大功能的有趣之处吧。
刚好今天“七日书”的主题是【小時候認為有魔力、充滿幻想、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空間】。那就不得不拉出宝宝 Sunshine 的梦中情屋——米奇妙妙屋!
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变更室内空间的功能,从客厅到厨房,从浴室到餐厅......宝宝 Sunshine 最着迷的咒语不是能变出南瓜马车的魔法,而是能自由变形和调控的口令!
米奇妙妙屋也 宝宝Sunshine 沉迷于 SF作品的起点,因为对它来说最着迷的不是巨大飞船点火或者时空穿梭的电话盒,而是那些机器容纳人类的室内空间里,密密麻麻的按钮和闪烁的指示灯,和无需多加解释的操作下被掏出来的工具或者容器。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脑海中米奇妙妙屋是清一色的天蓝色调和比较平面的渲染风格,结果刚刚重温了一下吓了一跳:怎么是这种 3ds max 渲染风格的动画来着!
记忆被回忆的次数越多,大脑越有机会去修缮真实的经验。
因为记忆从来就不是一种影像记录,而是一次再创造。
还是赶快忘掉真实的米奇妙妙屋,保留孩子脑海内幻想般的魔法家宅吧。
2022年末我曾经在东京10平米的小房间生活过半年,因为没有位置放床,于是白天会把床垫立起来放在衣柜旁。因为觉得椅子太大太碍事,多数时候是席地而坐,想要坐着学习的时候就吹起充气瑜伽球。
在那段时光里,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搬家时,将所有所有物都规整地塞进房间的大工程了。空间利用率越高的空间里,人应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东西吧;至少我是这样,因为所有物品都在我的胳膊所能触及范围内呀!
除了床垫和瑜伽球的 multi-use,最自豪的莫过于自己做了一个切菜台了!在灶台和冰箱之间有个60cm的空隙,因为灶台位置太小没有地方切菜,所以我便自己买木材动手组建了一个高度和灶台一样高,长款刚好能塞进小缝隙的桌子。还记得炎热夏天骑自行车搬木材和租电钻,在房间门口的小空地上钻螺丝被邻居冷眼关窗户的那天......
但是,一切空间都被充分利用布置好后的生活,并没有儿时幻想的狭小空间魔法。
到底是哪个元素缺失了呢?
在中银胶囊塔拆除之前,我曾有幸去参观里面还保留有完整功能的一间房。大概6平米左右的空间里,和照片上预习的那样,床铺浴室一应俱全。
但是对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不是扇形窗户和老旧的电视,而是一个个打开抽屉的瞬间:可收纳桌子,药品,衣类......
上世纪60年代对大到宇宙小到内心之居所的想象,从房间里老旧但依然正常工作的一个个开合内展现,跨越60年与我产生共鸣。
最接近我心中的米奇妙妙屋的意象,莫过于香港建筑师张智强设计的32平米之「变形蜗居」了。经过多年的研究,他通过移动墙壁和不同的系统,实现了一套32平方米、24种不同设计的公寓。(archidaily,2010)这种在图书馆会见到的【拖拉柜子】机关在家中滑动,变出一个个家具和收纳;配上不同颜色的灯光,根本想象不到是同一个空间!而且张智强先生还不需要念魔法咒文!
将变形蜗居,中银胶囊塔,米奇妙妙屋和宿营拖车的属性进行还原,我得到了【收纳的藏匿性】。狭小家宅拥有极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将物品以柜子/抽屉/机关等隐藏;缺少这个要素的我的旧蜗居,只是将所有物品陈列展示的狭小“生活展示室”罢了。
柜子/抽屉/收纳通过藏匿,它所蕴含的空间顿时离开原有的尺寸,超越时空,同时隐藏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心象风景。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写道:“关闭的小箱子总比打开的小箱子里面的东西多。检验使形象死亡。想象永远比体验更广阔。”藏匿开启了想象的可能性。
在老家,小时侯的 Sunshine 无意识地为自己的小房间创造藏匿的属性。那里有一个玻璃柜和开放式书架,里面承载了ta 充满回忆与情感的物件。可是那理应是不能被任何人知道的存在!于是访客到来时,ta 都会用巨大的桌布去为所有开放的家具作覆盖。
有一种方便的解读是“小气”或“神秘主义”(而 ta 都拒绝了这些标签)。隐藏的部分是内心空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它是不想被影响的内在净土的外延。
对隐私的探究永远走在从藏匿东西的存在到自我隐藏的存在的路上。小箱子是物品的单人间。梦想者正是在这里感到自己身处于他的隐私的单人间中。我们想打开小箱子,我们也想打开自身。——《空间的诗学》
狭小家宅是居住者内在的隐喻。
然而,我的藏身处只能是自己。
于是,在藏匿了足够久后,我掀开覆盖,拉开柜门,敞开抽屉——给无人问津的内在土壤通通风,拂去遍布角落的念头蛛网,为固有观念抹去灰尘,把小我们拎出来在太阳底下晒晒。
直到那里归于空境。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