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碗骂娘」中的「孝」

MaryVentura
·
·
IPFS
·

最近被问到自己是怎样解读「孝」这个话题的。我觉得很长时间以来,可能不一定想到「孝」这个词,但是作为在中国文化浸染中封闭式长大的人,「孝」之于子孙辈,就是他们无时无刻都拿这个来拷问自己内心。至此,「孝」成了衡量的标尺。 「孝」几乎贯穿中华文化始终。

可是,究竟什么是「孝」呢?这个字的概念在哪里呢?可能没有准确的定义,比如人老的时候享受天伦之乐、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等等,应该是对完成了「孝」的子女所构建的画面的完美描述。至少,在整个两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确实有这样的认为。这些语句中,有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能更耳熟能详。这个句子是规范了「孝」和「不孝」最显著的一点——最大的孝就是有传宗接代的孩子,最大的不孝就是没有后代。很有意思,虽然没有对于「孝」的清晰定义,却有明确的、对于如何「尽孝」的规范。当被问到如何看待「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依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理念,如果孩子是同性恋,那么,孩子再怎么爱父母、孝敬父母也只能归于「不孝」的行列了(当然这是在排除了领养孩子的情况)?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孝」其实只存在于一个无形的、千百年来的行为规范中,是莫衷一是的,然而,「孝」跟「爱」根本是两个概念。

众所周知,西方人对于「爱」的追求、认可和表达都先于东方,先于中国。古中国更强调的是「礼」,而中国文化一直对于「爱」的表达比较暧昧、矜持,甚至克制。这也是儒家长期「克己复礼」的结果。东方对于父母,更强调「孝」,这是亘古不变的家法;由于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还延伸到社会中去,以家法成为国法,有了「父母官」、「孝敬领导」的说法。至此,「孝」的概念更加模糊了,「孝」的范围更加扩大了。

最近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我们不能「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言下之意是,饭是娘给的,给吃的就不应该骂,而应该感恩。推而广之,如果将这句话运用到对整个社会的压制,能够有工作就是「有碗饭吃」,怎么能做出「骂娘」的事情来,实属不孝。然而,我总觉得这句俗语将语境导入到一个「要么……,要么……」的境地,就是二选一,没有其他讨论余地,这跟另一种句式很像,「没有……,就没有……」只隔了一个「否定」罢了,更何况,否定来得更猛烈,所以才被写成歌曲大幅传唱。但是,现当代的语境下,如果将「孝」与「爱」画成两个有交集的圈,并不能否定「骂娘」就是不爱母亲啊,中国人打孩子的时候不是特别爱说一句话,「打是亲,骂是爱,爱得不够用脚踹」吗?可能是希望母亲更好呢?可能是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呢?而出于母性,给孩子一碗饭,并不是为了堵住孩子的嘴巴吧?一个孩子在母亲的抚育下成长,哺育的是身体的成长,但同时也要有精神和理性思维的成长,否则我们怎可称为人?

年初回国看到宣传墙上刻画出了《二十四孝图》,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醒目、扎眼。 「郭巨埋儿」是说郭巨这个人为了在困难时期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活活埋掉自己的儿子,从而减少家中吃饭需求以赡养父母的故事。这些曾经被认为是愚忠、愚孝的东西被拿出来宣传,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前语境中的国人——既危险,又落后,错失了参与全球对于性少数群体、女性及其他平权群体的讨论,束缚了前进的步伐。

这个讨论一直存在着,依旧是一条很长的路。

【最近在读: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MaryVentura🌀回文詩人🌀 @字縛雜誌 Founder 書評外的話👉 https://liker.social/@MaryVentu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詩歌的形式|Revisit是不是一種「掃墓」——《冬季的上帝》

回文「累」聚
29 篇作品
做手工
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