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个「小英国」? | 花园城市的规划理想与现实

行人• 閒人
·
·
IPFS
·

九七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在不少香港人心中,英国与香港的关系就此中断。一年间,由送中条例的审议到国安法的推行,在蝴蝶效应之下,谁也没想到BN(O)护照会有平权的一天,香港人与英国的心里距离又好像拉近了一点点。

作为一个生于英治时期的九十后,英国所能给的感觉虽然熟悉,但也非常虚无缥缈。身处香港,根本无法从生活环境中,找到丝毫对在英定居的想像。说实在的,要不是从小就在香港生活,了解这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又或者偶尔见到已经被打造成观光名胜的英式建筑,可能真的无法想像这里曾被英国统治,毕竟两地的城市建筑风貌太不同了。记得在连登上曾经有人感叹:「为何澳门那么像葡萄牙,而香港一点都不像英国」,大概就能总结笔者的感觉。

笔者知道,如果撇除各种单栋式的西式建筑,要在香港找到一个极像英国的城市空间是几乎不可能的,但香港还有那种走在路上,像在英国街小镇散步的地方吗?如果要笔者选择一个地区比拟英式风情,笔者会选择九龙塘。

步入九龙塘村,映入眼帘的是不再是香港城市中常见的高楼大厦,而是一幢幢矮小的独立屋。除了住宅外,还有幼稚园、婚姻公司、汽车旅馆等等,而公园的数量也是难得一见的多。即使土地用途林林总总,但不约而同的是,地块内的空间都没有完全被建筑物完全占据,围墙内面向街道的一方仍然留有空间,用作小喷水池、花园或泊车用途。这种没有用尽地块面积的建筑模式,在寸金呎土的香港闹市中本来就十分少见,反而比较像外国小镇。

雅息士道街景
歌和老街儿童游乐场里的小秋千,看起来很难想像这里就是香港

至今,虽然该区经历多次重建,建筑物的外观早已现代化,但整个区域的形态却因法例作出低密度发展限制的关系而得以保留。而这样的街区布局设计,最初就是由源自英国的都市规划思潮所主导。

1898年英国都市规划师侯伟德爵士(Sir Ebenezer 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理论,主张近似现代永续发展的观念,认为人类不应忍受城市的挤迫、污染及高地租的环境,但也理解居住于乡郊也有低薪、缺乏基础建设等实际问题。故此,他提倡城市与乡郊不应是互相排斥的二元空间;在花园城市理论中,他期望可以把在都市和乡村生活的优点互相结合,并体现在城乡结合体当中,从而吸引居民迁入。由于此理论对于解决都市问题的创新想法,刚好切合当时人口上升,都市环境急速恶化的时代背景。在数十年间,此都市规划理论传遍整个西方世界,牵起一阵花园城市的建设热潮,也因为这样,花园城市来到了当时仍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

侯伟德爵士认为,居住在城市和乡村均有其优劣之处,若果把两者之优点集合在城乡结合体,就能有足够的吸引力驱使人民迁入,与推拉理论的逻辑相似。

1922年,英国商人义德(Charles Montague Ede)所成立九龙塘及新界发展公司引入花园城市概念,在界限街、窝打老道、歌和老街及港铁东铁线(前九广铁路)所围合而成的九龙塘一带发展低密度英式住宅区。为改善住屋环境,九龙塘村的住宅前方均有设置花园,并于区域内设置多个面积不小的花园和游乐场,为区内居民增加绿化和游憩空间,当中包括了现名为九龙塘会的花园城市俱乐部住客会所设施。

雅息士道游憩公园外墙上的纪念石碑

当年作为九龙边陲地带的九龙塘(狭义上来说什至不属于九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一个充满实验性质的社区。诚然,它提供了一个远离挤迫和污染的社区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既现代化,又能与自然共生的生活环境,然而,九龙塘村就真的实现了侯伟德爵士的理想构思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的。首先,在侯伟德爵士的构想中,花园城市是由中心城市和六个卫星城市所组成,城市呈现圈层结构形态,从核心到外围的土地用途分别是中央公园与社区设施、住宅与绿化地带、工业区,而城市则被各式各样的农地所包围。规划原意是期望在建立理想的居住环境之余,亦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提供教育、宗教、文娱康乐等生活职能,并同时开辟工商业用地以生产生活产品及提供就业机会,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若然把九龙塘村与理想模型比较,可以发现在九龙塘最初的规划中,只有住宅、公园和会所。虽然设施能够提供游憩、互动和交际空间,但区内经济部门的缺失,却令居民难以在同区进行日常经济活动,无法发展出具有自给自足能力的社区,此举亦产生了花园城市理论中不愿看到的额外交通及道路使用需求。

左图:花园城市模型,社区用地(圆环周边),绿化地(绿),住宅(红),外围工厂(橘),铁路线(黄); 右图:九龙塘村规划,区域以九广铁路(黄)为西面界限,区域内除了绿化地(绿)外,其他建筑物均为住宅

其次,花园城市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希望透过完善的规划,为所有阶层,尤其是生活和工作都在卫生环境恶劣的内城区中的劳动人口,提供一个在良好生活品质的空间中居住和赚取收入的永续生活方式。相反,九龙塘村的发展从规划到实践过程中,均定位为高尚住宅区,甚至以销售楼花的方式售卖住宅项目,而顺理成章地,最后迁入的绝大部分为当时处于社会上层的英国人和华商。从发展到落成,主流社会中的普罗大众都无形地被收入门槛排除于计划之外,与其说九龙塘村是花园城市是秉持永续概念的都市规划实验品,不如说它只是一个融入了绿化及现代化设施的发展项目。不过,如果从全球的尺度去看花园城市的实验情况,会发现九龙塘并不是与理想模型有如此落差的唯一例子,事实上,全球不少受此思潮影响的规划区,例如全球首两个花园城市——英国Letchworth和Welwyn,最终也成为了中高收入人士的聚居区。

此外,九龙塘村的选址正正落于当时能够直达尖沙咀繁华区的九广铁路旁边,与花园城市模型中同样是位于城市边缘的铁路网有相似之处,或者会令人联想九龙塘村的交通动线设计是否也曾参考过侯伟德爵士的构思。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九广铁路九龙塘站于1982年方落成启用,与九龙塘村的建设相差接近50年,一个没有设站的铁路设施根本得无所用。再者,如上文所述,九龙塘村的规划中并没有布置工业区的考量,自然地,利用铁路来运输货物的需求也不存在。至于有此布局的原因,是设计者刻意借用铁道来营造花园城市的意象,还是只是偶然,就无从稽考了。

到了今日,商业活动持续介入居住空间,都市问题又开始陆续浮现。在每天上下课时段,本来没有预期需要容纳庞大车流的社区道路,被大量前来接送子女放学的私家车、保姆车、校车等挤得水泄不通;而时钟酒店的进入更使这区备受污名化。虽然现时九龙塘村的居住环境尚算理想,但无奈地,其发展与最初花园城市的规划目标已越走越远。当年所遗留下来的那份英式风情,将来只能从该区一个个以英国地名命名的街道名称中约莫感受得到。

多实街,以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实郡(Dorset)命名。其中英文街名中的「Crescent」所指的是弧形街道,而此含义并没有在中文译名中反映出来。弧形街道也是花园城市设计中的一项常见形态。



后记

相片是在2016年,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拍摄的,当时课程正讲述花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各国案例,而萌生到此一游的想法。因为这个考察是自己自发的,没有了课程的督促和调节,懒惰的脾性自然敌不过学习的动力,相片就一直搁在电脑里面的一二角,所搜集到的资料也没有好好整理过来。直到4年后,已经投入职场的我忽发奇想,想要重拾那个未完的项目,促使了这篇文章的出现,算是对当年的一个总结。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