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书
身边的朋友都知我是个无聊人:喜欢讲无聊的话。或许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多,当与朋友见面时,无聊话特别多。
既然如此,不如以「无聊」为题,介绍书吧。
第一本首选亦十分贴题:陈若㬢老师的《无聊才读书》。陈若㬢是谁?或许你未必知道,但他的同学,你一定会认识。 1960年左右,以台大外文系为班底的「现代文学」编委会成员中,有著名作家刘绍铭、白先勇、李欧梵、王文兴等。陈若曦,也是这个编委会的一员。之后她的经历,上网维基一下就知。这本《无聊才读书》,1985年由天地图书出版。价格是港币16元。当然,如果今日还能天地图书找这本书,所标的价格应该不是这个。
这本书「原本」不属我的,是我老爸买的书。小学时看到这本书在书架中,一心想要阅读它。到初中学时才拿来阅读,但书已经开始破烂,胶水无法再黏著书页,只好用胶纸补补贴贴。或许是这原因,它成了我心里的一道美好风景。所以当老爸说要弃掉它时,我将它抢回来,成了我的书柜中的一员。
「无聊才读书」这一句,来自于鲁迅先生的一首打油诗《赠邬其山》: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鲁迅先生写的,是讽刺当时代的军阀。 「无聊才读书」只是一个闭门不见客的借口,但作者却用这为题写散文一篇,讲述她有「多爱读书」。也许编辑觉得以这作书名亦不错,就这样,成了。
《无聊才读书》是散文集,收录陈若曦廿多篇的散文。有些是生活上,如〈骑骡记〉、〈学琴记〉,有当代的如〈呼吁国府特赦高雄事件受刑人〉、〈再出发的党外〉,还有她读书/教学的经历如〈啊,台大〉、〈无聊才读书〉等。作者在〈无聊才读书〉讲到「书到用时方恨少」那一段时,心里笑了出来:因为她喜欢借书给人,却一去没回头。到她准备教材时,发现没书,只能四处问人借。
幸好我的书不易外借,而借阅的人都是「上等人」(有借有还)。
现在重温这本书,仍感到其乐趣。我想,老爸当年亦是不停翻开这书阅读,弄成这样子。
~~~~~~~~~~~~~~~
第二本「无聊」书是《好无聊啊好无聊》,作者为吉竹伸介。虽则这是一本绘本,但由于内容太无聊太有趣,阅毕真的会笑。故事极为无聊,就是一个小朋友觉得好无聊,一直在想为何会有这个「无聊」,如何「解决无聊」,最后。 。 。真系好无聊呀! ! ! ! !
但,人生如果没有「无聊」片段,如何衬出「精彩」时刻?
不过,会不会「精彩」过后,变回「无聊」?
OS:好无聊呀你!
~~~~~~~~~~~~~~~
第三本是伊丹十三先生的《欧洲无聊日记》。伊丹十三是电影人,可惜我未看过他的电影。这本书是他年青时到欧洲拍片时,顺道到欧洲国家游览的所见所闻。伊丹先生或许觉得很无聊,所以写一篇篇的散文。但从今日来看,我觉得他像一个KOL,在Facebook不停写他的想法/感受,看他吐嘈。书中除介绍欧洲风景、如何饮用各种酒、买鞋外,亦毫不讳言地话日本人不懂吃意大利面,驾着跑车却不停踏Break,女人眼中的世界观,男士去完洗手间后的种种⋯⋯每一篇篇幅不长,看得很畅快。
这书日文版的书名为「ヨーロッパ退屈日记」。 「退屈」(たいくつ)一词原来自佛教用语,网站是这样说的:
历经苦行筋疲力尽,修练之心开始消退(后退する),精神也逐渐委靡不振(萎えて屈する),最后产生了想要脱离苦海的念头,因此干脆撒手不做,成天无所事事,打发时间。因而衍伸成了「无聊」一词。
我阅这书时却没这感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伊丹十三是位认真的人。
书面有一句话:「若读此书能莞尔一笑,表示你喜欢玩真的,而且有些算是怪人」。
我应该是怪人一个。更正:应该是一位无聊人。
~~~~~~~~~~~~~~~
延伸资料:
《无聊才读书》(已绝版)
赠邬其山: https://kknews.cc/zh-hk/culture/bz6ybrn.html
《好无聊啊好无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2439?sloc=main
影片介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k5i3nNHvzE
《欧洲无聊日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8400
「つまらない」「退屈」「くだらない」的差别
https://www.sigure.tw/learn-japanese/mix/difference/tsumaranai-taikutsu-kudaranai.php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