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情书》后,我所看到的
( 原文刊载于虚词・无形)
文|野客
看完小说再来看第三次,非常兴奋香港影院最近来一个经典复修,意味着银幕与音响能有升级享受。情节早已没有惊喜,在知道所有「泪点」后,我在想还有没有可能会哭。
果然还是没法不流泪。那是共感而来的泪。我反覆在问自己的是,为什么男藤井树的死,博子的思念,女藤井树与博子的信⋯⋯能营造这样凄美的电影效果。
果然在岩井俊二的世界里,长青的是他电影传递的感觉。
记忆与存在
死亡的重量如厮巨大,思念的张力让逝者的存在延续。
我很在意男藤井树母亲安代说过的一句话:「人若是死了,就容易被忘记。」她说藤井树是个幸福的孩子,死了还能为博子带来嫉妒,说那句的意思几乎像是在说自己:「如果我死了,还有没有人记得我?没人记得,我就不复存在。」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倘若他没有死,安代的存在就能借藤井树的记忆被延续了。
然而在博子的内心世界,藤井树一直还在。
博子与自己的脸一模一样的藤井树书信来往,这种刻意的角色设定不禁就让人觉得,博子写信的对象就是,她记忆中的男藤井树,某程度上,又即博子自己。我猛力思考为何在博子发现回信者只是另一个同名的藤井树时是那样锥心时,我发现,是因为博子把自己对逝者的思念和渇望,全然投射到那对一切懵然不知的藤井树上。
尽管博子说自己是自私的人,在藤井树死后还贪心得到更多关于他的记忆,这却在近乎「平行时空」的,女藤井树的世界泛起涟漪,逝者的形象因此像通灵般被重新唤起,在其死亡尔后变得更立体,为完全在状况外的女藤井树带来后知后觉的甜蜜。
标题的情书迟迟未说是指什么,直至最后的点题,夹在好一本《追忆逝水年华》,都是岩井浪漫化的设计。
我想,青春就是让情愫自然流动而不留痕的记忆,是其后回顾的凝聚。许多在其后回想起的纯粹记忆,都是场淡然潇洒的存在。
死后的真相
对生者而言,面对逝者的死亡不是最难,其后的才是。
我无法不把女藤井树和博子分别看成青春的烂漫与消亡的对立,前者带着快乐的记忆走到故事的时间点,后者则带着面对逝者的伤痛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故事中我认为,死亡并不是最教人伤感的,最夭心的是发现藤井树爱自己的原因只是因为另一个跟自己的脸一模一样的人。稍微代入博子的世界想想,那是多么复杂的爱与恨:一方面女藤井树是给自己提供更多关于未婚夫的记忆的来源,一方面却发现对方才是未婚夫真正爱的人,然而事情的真相早已不得而知,她只能默然接受。可恨的是,是自己的思念揭发这一切。
生命的句点如亲人的休止符。思念在博子的脑内演化成寄给自己的信,尽管博子面对这一切生命的无奈时如山一样沉静,我却认为她借岩井俊二的电影语言把其庞大的伤痛置放到观众眼前,我想,这也成了博子对藤井树最恒久的爱。
顺带一提,以下是没有完整出现在电影的信,电影中的博子或许在中山美穗的加持下变得收敛大方:
「藤井树小姐:
你好。
这些回忆是属于你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保留在你这里。我想,他以前一定喜欢过你。我很庆幸,他喜欢的那个人是你。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回信。我会再写信给你的。 ……总有一天会再见的。
渡边博子
/
翻过信纸,背面还附注一行字:
附带一提,
你应该也喜欢他吧? 」
你好吗
在滤掉首两次看的情感后,感觉第三次看是理解博子世界的过程,没想到新的感受竟油然而生。电影前部分的叙述引领我们走进博子的伤痛中,至她对山问候「你好吗」时情感得到升华——一个不好的人强装过得很好然后去问候别人,她不就是我们生命中许多人的写照吗,这是有谁看到也会痛心的结局。辽阔的高山反射博子的回音,仿佛贯穿整部电影中博子都在跟自己的记忆对谈、角力的孤独,我实在想不到她能怎样振作下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