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理论】学术研究的鉴赏理论

煮鶴焚琴
·
·
IPFS
·


(太初庚子八月初四;藏历铁鼠八月初三;希吉来历一四四二二月初二)

若将学术研究看作一生产过程,那么,原料是信息,产品是信息,研究者是信息加工处理器。换言之,研究者应当知晓,有输入(眼之阅读、耳之听闻、鼻之嗅臭、口之品尝、手之触摸),才有输出(写作、讲演、音乐、舞蹈、表达)。随着研究者个人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才能由无话可说逐渐发展到无所不谈。本文简述这一变化过程,并大略谈谈个人品味的养成。

望山是山望水是水

在研究者几无积淀时,只能被动输入,而无法主动输出。此时,其虽可望见山水的大致轮廓,却无力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信息。研究者似乎能逐字逐句地复述他人观点,但其实并未深入领会该观点的要旨,更不能作出相应评价。其所描摹的山水轮廓,只是云山雾罩而已。这一阶段对研究者的要求是,尽量准确地复述山水的轮廓。 ——记忆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随着积淀逐渐加深,研究者慢慢学会读出文字内在的意涵,而透过表层的轮廓,逐渐看清丰富且有层次的信息。一重重下来,每一面都不只是山和水,能看清云天、鸟兽、草木、荣枯。研究者借重前期的积累,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各个时期,反观山水,并能细致而准确地将每一角度、层次、时期视角下山水的结构和变化详加揭示。这一阶段对研究者的要求是,从各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视角对同一事物作全面且详尽的考察。 ——分析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经历反复的锤炼,研究者内心已经洞悉了山山水水的样态。任何一个问题拿来,研究者不但能从各个视角加以展开,更能从总体和全貌上把握其完整的结构。此时,重点不再是复述,更不是考察和揭示,而是作一系统性的结构。研究者已经能够发明出新的见山见水的视角了。在此基础上,不但能够评价山山水水,同样也能以一新标准评价前人看山看水的方法。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时再回头见山见水,已经不需要一层层拍照、一重重细察,而是能够一针见血,在瞬间体悟到山水自然之美。研究者个人与所见之山水,能两相结合并浑然一体,此之谓鉴赏。不经分析,便可直接得出精准的结论。 ——综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要求师者至少具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多层次分析的能力。

(庚子乙酉丙寅。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