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Matters使用经验访谈;一笔Billboard USDT 配捐所得!

Sunline
·
(修改过)
·
IPFS
·
文真的很长,谢谢你读完!谢谢你们愿意一直读我的字。这其实也促成我把文字做成书本的动力!你们会读,也就代表,其他不认识我的世界的人,也有机会透过文字认识我!那么:读者在哪,我也就在哪了!

抢先领到第一笔Billboard USDT 配捐的几美元后,Matty问我要不要写个经验谈,我想起上周接收了一个研究案的访谈,不如,我把这两件事写在一起吧!文可能有点长! (我应该很久没有写超过三千字以上的长杂文了。)

或许,我可以用「刻骨铭心」这四个字来形容我这四年多在Matters上鬼混的心情吧!啊!就是这么深刻。

现今的Matters生态,已经不是我初来乍到的那样熟悉,在接受访谈的时候,我经常得这么说: 「其实我现在没有很了解Matters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只是只顾自的写而已!」

是,这是我近一年半来(没准确算时间)对「关系」或「互动」所采取的对应方式,不论现实或网路上,我都是这样!即使我本身还算热爱与人热络的互动,且也较积极、热情地与他人分享、往来,我稍稍地把「我主动」这件事收回来,被动的看谁想理我就理我,不想与我往来,我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不论现实或网路上皆是如此!

大概是某一种近中年却想起儿时那样无欲无求,虽然孤单但还算快乐的简单度日!我儿时都不怕孤单了,为什么中年懂事那么多,却需要渴切那样多的拥有?我总是蹲在草丛里看昆虫(妈呀小时候好勇敢,现在我只敢跟螳螂玩)我总是在群体的角落一角,都是哪个女孩挨了打,其他女孩找我去向男孩讨公道;我总是旁观生活的一切,若看到谁落难了,我会站起身子出点声(我站起来很吓人,这大概是我的身高唯一用处了XDDD )我的确因为无法加入群体,或是每次都被排除在外,经常感到受伤了! (他们都不是有意的,因为我真的没有特别跟谁交心!)

但不论哪一个时期,从上学、上班、上网、接案的每个阶段,一定会有小天使在我身边,也许不如上学时期那种不离不弃,但一定会在某一个瞬间,会有人发现「欸,这家伙很有趣耶!」而靠近我,想成为我的朋友,只不过,那可能都接近我们要道别的时刻。大概就同班三年,在最后半学期发现「这神出鬼没的家伙怎么脑子里那么多有趣的事!」大概如此! (喔对!我下课、吃饭时间,经常不在教室里,去合作社,去其他班,去图书馆,去打篮球,去看喜欢的人,去帮老师跑腿,去救被打的同学⋯⋯除非我在睡觉XDDDDD,就像我当上班族时,也几乎不跟同事有工作以外的交集!)

我的小天使里,有一部分是学校的老师们,他们若看我落单,都会来关心一下「为什么你不跟同学们在一起?」(但他们不会勉强我一定要跟同学在一起)或者干脆让我有存在感一点,让我进办公室待着吃饭(一方面规定我不能乱跑,一方面告诉我:你没有落单)其他同龄的小天使大概就「我啥也没做」但别人靠近我若我不感到不舒服,我多半都是以非常温暖友善的方式接受那些靠近,那也不会建立起什么长而久远的交情,对人际关系来说「有来有往」才能长而久远!这应该算是铁律了吧!

偏偏我性格里有那种也许不少人认为的「高高在上」的孤独,或者我总是在「不对的时候」表达了我的关切、热情、靠近,在别人不需要的时候给了什么,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我又旁观得像是事不关己,以致于我孤独地将自己放在文字里,抛向后来出现的网际网路的数位时代!

我有一个、唯一一个,从我们二十出头就认识的网友,至今已是友情非常深厚的朋友,其实我并不知道她为什么一直在我身边!在Facebook出现以前,我们二十岁那年因为gigigaga新闻台时期都读对方写的字,而在台北见过一次面,后来新闻台收了起来,她没再写字,也远去异国生活,直到近十年后,因为我帐号一直都没改过,她在Facebook上找到了我,不论我换了几个帐号、不论我从Facebook逃跑到matters、方格子写东西,她依然都愿意让我吵她:欸,按个赞、拍个手,她也不吝于让我为了这种无聊的拍手、按赞叨扰!

前几日忘了是哪一则回顾,我用了她在新闻台时期的昵称叫了她,我实在忘了那则是讲什么了,她回我:就是喜欢看你写东西才一直看着的呀! (哪怕后来她看了我无限黑暗,不像换日线那般阳光的文字!)


扯远了。

被问及使用Matters的经验?我确实不是为了「交友」离开Facebook的。听了研究生更明确地解释「web3」和「去中心化」这两个名词,我想我就是为了抗拒「演算法」这件事而想另觅他方写字,那是为了被看见吗?大概多数的人都太爱对我「想被看见」这件事多著墨地或有攻击的提出质问!

我想如果以一个「空间」来形容我的心情,大概就像在一个三千人的学校里,也许有人会走在较为隐蔽的地方,也许校园里会有死角,但是只要你走在人来人往、不躲不藏的走廊、跑道、球场,一定会有人看到你吧!一定会有的对吧! (不然是在演鬼片吗?有一个人活在别人看不到的平行时空里!)更别说我这种全校数一数二高的人,看不到我是我是鬼吗?这种「被看见」的要求不为过吧?

Matters大概就是我用来证明: 「我不用很好、我不用多么热烈地跟人互动、我不用为了要有人多看我几眼而费尽力气去做我不想做、做不来的事!」我可以就写我想写的、我就关心我关心的、我就像儿时一样在一边玩就好!有人加入我会热情与你往来,没人加入我也不会像活在平行时空里比空气还不如!

起初,我是为了赚钱到Matters的。或者说,文字上某些程度,我还算是对自己有一点点、一点点的自信吧!比起「社交」,我的文字能力应该更胜一筹吧!我就想来Matters试试离开社群的社交关系,有没有人要读我的字?说真的,我的Facebook交友,甚或因为工作加我Facebook的出版社朋友,应该99.99999%没有读过我后来写在文字平台的字!我什至相信那些只要我写超过「继续阅读」长度的字,虽有赞但一定没有几个人点开!就像有些Facebook上不友善的网友会露出那种:「你写这要给谁看」、「你文笔又不好」⋯⋯但没有明确说的回应!

我的确在Matters或后来的方格子以及人少得可怜的medium赚到我过去几年间银行东凑西凑、得用保单借款还不够能贴补上的生活费,每次都像即时雨一样,拯救我焦虑到觉得快要活不下去的灵魂! (被钱和焦虑绑住的灵魂)

Matters也确实有一段日子让我心生厌倦:谁拍或不拍手、谁写的到底值不值得那个价、谁到底在社交还是在创作、你拍了我我才会拍你、你都不跟我互动我也不想读你的文章⋯⋯喋喋不休地循环着!直到那些拍手再也无法成为一种「赚钱」的工具,让某些状态回归到写作/创作与阅读的关系里!

(那可以以写字维生的幻想,也在Matters曾经让人稍微有过梦想:我最高一个月有换算台币22K左右的收入;总计至今应该有超过十几万的台币收入,四五年间。这些访谈里都有聊到)


我必须跟后来这一两年间还愿意阅读我的文字、给予我支持和赞赏,以及未曾因为我不那么热络地互动还依然愿意靠近我的网友们表达感谢跟致歉!

我想我不是那种会大红大紫,甚或连「稍有名气」这四个字都不是的作者,我也不会写出什么多么了不起的影评、散文、小说或诗⋯⋯我应该也不会是能够与谁成为特别交心的朋友,毕竟我本身就是朋友真的很少的人!我一直都是那种在墙角站着,有人看见会知道我在那里,但不一定会有人想靠近的人!

但我确定,我是一个,如果你来靠近我,需要我的意见、协助,邀请我与你一起参与而我能力上或是兴趣上可以与你一起的时候,我会不吝展现我的热情并与你分享的人!

(这些年来私下跟我联络的人,我应该很少回绝的吧?呃,工作上要赚钱、合作有商业行为的,我真的比较严格跟慎选一点,但好玩的或我帮得上忙的事,我应该都没有回绝过!只是我没有认真看其他人在干嘛!)

就像Matty问我要不要写个「领到第一笔Billboard USDT 配捐」的心得,我说好啊!

「在网路上写字到底能不能赚钱」终于不再是文字平台的重点了! (因为真的不好赚XDDDD)说实话,在访谈里或我之前写的文章里,我都以为Matters不久后就会听到要结束了!真的,我都想好「如果Matters不在了,啊!我又要重新建立一批新读者了!」

(你们要跟着我吗?灿笑)

但站方好像持续的更新著活动、机制,以及不断替创作者寻找不同的可能?我没认真关心,真的,我就只顾写! (拜托请壮大到我只顾写,我就有一点点看电影、买书的收入,我就很满足了!谢谢~~~)

坦白说我很久没有看我的虚拟币到底累积了多少钱!从那疯osmosis上各式各样的功能到要搞懂一堆根本看不懂的钱包⋯⋯久没有看,直到前阵子比特币慢慢涨回来的时候,我才重新连结了我的小狐狸看了一下我的总币值有多少钱?大概是跟我每一件衣裤、包包里都莫名其妙能挖出几百、上千块的现金一样,在我穷途潦倒、睡路边前,我要记得我要去把衣裤和包包都翻一遍,顺便把这些币卖掉,应该还能活个一两个月!


Matters站方寄来的E-mail我都会开,好像是先看到〈Matters 试验全新链上广告机制,收入80% 配捐创作者〉这篇吧!我就先确认了下我有没有连结钱包,直到前几日我才依着这几篇文章连好了我的小狐狸:

加入优质创作者经济生态圈,Matters USDT 支持功能采用Optimism
跨链指南|如何把USDT 从Polygon 链转到Optimism(OP)
指南|如何使用Optimism 链上的USDT 支持文章(手机版)
指南|如何使用Optimism 链上的USDT 支持文章(电脑版)

但苦于没有ETH,没办法实际给站上其他文章用USTD支持,直到收到第一封Billboard USDT 配捐所得,帐上有站方给的一咪咪ETH(是吧?是站方给的吧?),可用作支持其他人文章时的gas支付!

我应该是这几篇文章获得有人给USDT,而得到配发的:

有书.有音乐.有摄影《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
把工作当兴趣!
把网路文章做成电子书,步骤三:整理书籍简介和作者简介及其他
看范冰冰的女同志片《绿夜》(Green Night)
一个好角色《大指挥家》(마에스트라)
精采绝伦的激辩! 《坠恶真相》(Anatomie d'une chute)

有趣的是给我USTD的读者都不算是熟识的帐号,应该是因为有加入自己的文章也能得到配发所以我幸运得到了青睐?领取的过程应该就是要先照前面那个步骤把钱包绑定好,然后把USTD加到钱包里:在钱包内选择「import tokens」并输入USDT 的代币合约地址0x94b008aA00579c1307B0EF2c499aD98a8ce58e58(把这串复制贴上即可) ,其他过程我好像还是领得太快,根本还没看清楚就按按按领好了XDDD,连截图都不记得要截了。

要怎么看「Billboard USDT 配捐所得!」这个机制呢?

坦白说,若緃观来看,请别人「读我文章给我支持」、「花钱订阅」、「抖内」⋯⋯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真是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像我已经努力到泄气但持续振作的作者而言,基本上已经对于「别人给我钱,支持我写下去」这件事,只能稍稍地从Matters上依然愿意在我的文章按下支持的回馈得到一点安慰!

其他的,就不期不待,没有伤害。

我确实不够好,我也确实没有一呼百应的能力,更没有像任何网红有什么过人的魅力!但我应该还算是非常热衷于自己喜爱的事物的人!从写字、画画、做书(对做书也是喜爱)、手工、电影电视,到生活的种种种种,都展现着某种超乎别人想像的热情与热烈!

感谢Matters替创作者而生的这个机制。若你喜欢我的文章,不论是方格子的订阅功能,或是Matters上的支持机制,与我自己弄金流平台打赏功能: https://core.newebpay.com/EPG/sunline/RLQApK ,以及购买我的手作商品,我的电子书,都是能支持我至少稍微无忧的度日! (没有我还是得想方设法活下去对吧!这没有情绪勒索,各自欢欣即可!)

我不会大红大紫,也不会成名流世,但活着的时候,总是要替自己喜爱的那些、自己想追求的人生,用尽所有的力气!

再次感谢,无论如何,我都感谢这几年,Matters上的各位(及方格子一再按下心心或浏览及新加入的用户)算是某种打捞的方式,让总是将自己推进深渊的我,能够探出头看看世界的阳光!也许,我真的不如一般人那样热络社交、互动,也不尽然地与多数人能够热情、热切的玩在一起!

谢谢你们愿意一直读我的字。这其实也促成我把文字做成书本的动力!你们会读,也就代表,其他不认识我的世界的人,也有机会透过文字认识我!那么: 读者在哪,我也就在哪了!

谢谢!我要凑齐五千字!哈哈哈哈! (五千字我还是写得出来的~~~宝刀未老XDD)

图:20160224台中新手书店,Canon EOS 5D Mark II(这张图怎么感觉这么搭!XDDD)

@Matty交卷呵呵,看我那好笑的标签XD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Sunline換日線。台灣高雄人。二十歲後流浪到台北工作七年後回高雄定居至今。從事接案工作十餘年。大多數時間從事的事都跟書和出版社有關。更多內容請看置頂關於我,或至我的個人網站:https://www.sunlinedesign.com.tw/,e-mail:sunline.liu@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夢:八天七夜的旅行+八天七夜的長睡!

寫在開始之前:《獨旅的浪漫》我去了釜山又從福岡回來了!

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