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理所当然的生活样子-《图像中国建筑史》

不小王子
·
·
IPFS
·
谈到中国建筑史一定要提到梁思成与林徽音的《中国建筑史》,这本书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传奇性。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本书是忍着战乱、病痛而努力完成的。别忘了研究建筑是需要跑去现场测量跟测绘,而他们夫妻俩一个颈椎灰质化,一个有严重肺病。

分享这本书之前想聊点题外话。

建筑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很多古建筑没有图纸,有图纸的大部分也都亡迭。所以要记录的话,就真的要爬上建筑做测量、手绘建筑外观,配合建材成份评估建筑的年份,再回去对照这些建筑所在的历史,整理出风格脉络。

而我们现在能保有这份学问,都要归功于梁思成与林徽音夫妇。

继续离题谈到中国建筑史一定要提到梁思成与林徽音的《中国建筑史》,这本书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传奇性。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第一批从国外学建筑回中国的留学生,夫妇俩参与的中国营造学社,希望可以记录中国古代建筑,保留传统文化精随。但夫妇俩做为当时的文化名人,被日本人盯上希望可以出席东亚共协会,发表对东亚共荣的看法。

希望夫妇俩能帮日本人站台。

不愿成为占领者宣传品的夫妇俩,只好带着珍贵手稿和伙伴出逃北平(北京)。在后面好几年的颠沛流离中,夫妇俩与刘敦桢、莫宗江、刘致平、陈明达等几位共患难的同事(一定要把这些人的名字也记录下来),就用他们随身携带的资料,着手系统地总结整理营造学社战前的调查成果。

还爬上爬下的,在战火里继续做着研究。

梁思成与林徽音夫妇决定用英文撰写并绘制一部《图像中国建筑史》,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奥秘和成就,同时草拟《中国建筑史》写作提纲,夫妇两人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打出草稿,和他们的助手莫宗江一起绘制英汉对照注释的插图。

梁思成与林徽音夫妇(图片取自网路)

有机会我也想分享民初的文化人在那时代的所做所为。

在写作《中国建筑史》时,梁思成的颈椎灰质化病发作,常常被折磨得抬不起头来。他只好在画板上放一个小花瓶撑住下巴,让自己工作时能轻松点。患有严重肺病的林徽因只要身体感觉还可以,就半躺半坐地在床上翻阅《二十四史》和各种资料典籍,为书稿做种种补充、修改、润色工作。

所以说《中国建筑史》是一本带着血泪的文化宝典,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

话题有点扯远了,回到《图说中国古建筑,建筑史家五十年手记》,作者作为梁先生的弟子,这本书像是梁先生那本的入门版,所以带着崇敬的心情在读这本书。如前面提到的,因为研究建筑必须身体力行,要跑到当地去看之外,也要熟悉历史,从文化层面解释建筑外观、内涵的演变。

这需要把我们都已经习惯,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重新拆解再理解。这是读这本书有趣的地方,也是研究建筑的魅力。

拆解理所当然的生活样子-《图像中国建筑史》-不小王子

中国古建筑有哪些特征

按照梁思成先生的划分,1912年以前的建筑都可以称为古代建筑,这些建筑虽然各有特色,类型可分为宫廷、庙宇、佛寺佛塔、道观、祭坛、祠堂、书院、会馆、衙署、城池、民居,但总结以来可以概括:

1.不论建筑大小,都是以「间」为单位,而且多为奇数。
2.房屋具有灵活性,可从一开始的单间扩张三合院、四合院,或再继续延伸。
3.以家族为单位,建筑会封闭起来。
4.建筑受传统礼制影响,有一条贯穿的中轴线,左祖右社、前朝(办公)后寝。
5.在重点部位会有装饰,如窗纹、柱式等。
6.大户人家房屋注重防御性,避免被盗贼侵扰。

另外有一点很有趣,古代工匠们在施工前也会画建筑图,中国古建筑的设计图都是将平面图与立体图甚至透视图结合在一起,再做成建筑模型(烫样),确认完没问题后才动工。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门楣石刻图立面(图片取自网路)

古代就有辅助施工的『鹰架』

以前一直有个印象,说古代建筑施工时,每建一层楼就再多建一层土,那时候就很疑惑,土要怎么去除?哪里来这么多土?但原来古代施工就已经有鹰架,鹰架的使用最早可以回朔到战国期间,像是万里长城上墙壁的洞眼就分析出来有鹰架的痕迹,而且洞眼之间的距离就是人体高度,方便施工者在上面行走、施工、运料。

不过城墙这类建筑不算高,搭建鹰架的难度不算高,其他高达三十几公尺的佛塔(砖石塔)等,相当于现代十楼左右的高度,很需要更坚固的施工防护设施,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得不惊叹古代就已经具备的建筑施工水平。

为什么寺院和庙宇都要建在山上?

前面既然提到了佛塔,接着聊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寺院和庙宇都要建在山上?在解释之前,先说明一下,寺院和庙宇虽然我们常混用,但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寺院讲的是供佛、敬佛的道场,像是释迦牟尼佛。庙宇则可以理解为道教的祭祀场所,供奉的是中国民间流传的神仙。

寺院在设计上规矩比较多,讲求左右对称之外,开间尺度、内院的组合、细节都有许多规范。庙宇在建筑设计上则自由很多,因为道教讲求修仙,看重个人修行,所以选址最重要的是风景要秀美,有的建在悬崖边,高低交错打造的像是山中楼阁,成为迎接仙人下凡的场所。

所以总结来说,在山中建寺庙和庙宇,主要是登高望远更接近神灵,方便迎接神仙,山也有干净的意味,能洗涤心灵又与世隔绝,有一番令人神往的归属感。再多说一句,不同朝代的寺院建造风格也不一样,唐代多将塔建在大殿前面,宋代之后则建在大殿后面成为次要建筑,这是很好的观察细节指标。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不小王子閱讀時喜歡拆解書的含意,有時候會扭曲原意,有時候會借題發揮;生活時喜歡探索社會的邊界,有時候會充滿興奮,有時候會充滿無奈。希望在這裡找一個歸宿,一起聊聊書聊聊天 https://taplink.cc/s110160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書評】權力、知識與現代社會的哲學家,傅柯是怎麼成為文化偶像?《傅柯的多重人生》

乎嵐散文雜記
57 篇作品

家門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