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西亚.马奎斯《爱在瘟疫蔓延时》:推动世界的不是幸福的爱,而是分离、悔恨的爱
致谢微批Paratext刊登本文连结: http://paratext.hk/?p=2528
「爱在瘟疫蔓延时」……严格来说,这个书名的翻译其实不太好,尽管我们知道这样会让较多的人在书店买下这本书。但相信如果那些读者好好看完小说,会对这个书名有另外一番更深沉的感触吧。
比起直译「霍乱时期的爱情」传递出的中性味,透过蔓延这个动词,这个译名大大地强化了人们对书的想像,在其中浪漫化了爱情,也加强人们对「瘟疫」如同战争或集中营般残酷的想像。没看过书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本小说是在描述某个地方,就像最近的中国,突如其来地发生一场可怕的瘟疫,然后讲述一对情侣在其中的悲欢离合。但实际上,读者必须读到很后面才会明白为什么马奎斯要这样命名此书。在此之前,人们只会不停困惑:我们看到了很多爱情,可是书名的瘟疫到底是什么呢?
《爱在瘟疫蔓延时》让人动容的不是瘟疫之下坚贞爱情的悲欢离合,而是各种爱情在时间流逝中所展现的百态。更有意思的,是作者用瘟疫来诠释爱情在人身上的效应,不但十分特别,更转变、颠覆了我们一般对爱情的浪漫幻想。毕竟我们对爱情的想像常常是诗情画意的,里面处处是美好、幸福、和谐的景象,宛若温室里的花园。
可是反过来你也可以问,难道以瘟疫来比喻人们陷入爱情中的痴狂,才不正是对爱情的过度幻想吗?我想看完后不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这里面描写的爱情都不是完美的,而是由悔恨、分离、苍老、死亡所联系在一起的爱。换言之,正是因为爱的渴望如此强烈却又无法结合的处境与命运,让人陷入无法自拔的疯狂。在这之中,爱情不是人们拿来对付瘟疫的解药。而是一见钟情本身就像一种疾患,在瞬间以沉重的相思感染我们全身。只要无法结合,永远都无法获得解脱。同时,爱并不如我们的想像是稳定、和谐的,而是常常就像充满不确定性的霍乱,使人感到心神不宁,甚至在重生和死亡两个极端间不停徘徊。我们会为了爱想死,也会为了爱去积极而活。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刚一走进还在昏暗之中的房间,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就察觉出这种味道。」
书的一开头,马奎斯就暗示我们这趟旅途的主题:爱情、受阻与命运。
接下来登场的是死亡。描述的是乌尔比诺医生面对被他视为圣人的挚友— — 赫雷米亚突如其来的自杀逝世。但令他讶异的,除了死亡,是赫雷米亚留给他的信。信中透露他的身世完全不是乌尔比诺医生原本对他过往的想像。
「我生气的并不是他以前是谁,曾经做过什么,而是他竟然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他还感到震惊的是原来每星期打扫一次赫雷米亚家的女人,竟会是赫雷米亚的情人。在当时仍处在保守时期、讲究地位阶级的哥伦比亚社会,这种身份差距的恋爱是不允许的,乌尔比诺尽管思想算是开放,但仍然感到郁闷。一方面他以为赫雷米亚在这种情况会为了爱情和社会风气奋手一搏,却没想到他们只是以每周一次偷偷摸摸的形式去持续这场禁忌的恋爱,即便他们私下出去约会,在路上也装作巧遇,在电影院不坐在一起,并各自付费。仿佛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约会」与他对赫雷米亚人品的想像不同。另一方面,女人尽管知道她的爱人即将自杀,却也选择让他而去,而没做出任何阻止。并认为这正是他们爱着彼此的证明。
这样的爱让乌尔比诺感到困惑,对他而言,爱情就像是婚姻的雏形,是一种对关系的承诺,强调彼此的结合。但这两人总是维持距离的恋爱,让他看见赫雷米亚对爱情的另一种理解:透过不停地受阻、间隔,来不停激发情感的热烈来焚烧自己,直到决定离世的60岁前。
除了重新开始思考死亡对自己的意义,乌尔比诺也开始重新思考他和自己的妻子— — 费尔明娜.达萨的婚姻关系。而他惊讶甚至绝望地发现:
「他们痛苦地证实了,在这么多年的夫妻争斗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培养了仇恨……尽管现在他们老了,已经心平气和,但还是注意不去提他,因为那刚刚愈合的伤口将会再次流血,仿如就发生在昨日。」
这一点一滴的回忆,深深刻刻地刺痛了现在苍老的他。并让他这个原本视死亡为平凡的医生产生了面对人生尽头的无底绝望。而就在乌尔比诺回忆完婚姻的往事,试图把树上不停骂着他:「不知羞耻的家伙!」的鹦鹉抓下来时,却不幸失足摔死。
费尔明娜.达萨完全没有料到丈夫会以这样近乎一种「滑稽」的死法和她道别。虽然她强作镇定,并说服自己生离死别是命运的必然,用不着太难过。可她却伤心地发现自己很需要早已被自己厌烦的丈夫的陪伴。
或许真正的爱并不是一种幸福的给予和满足,而是一种忍耐、共同承担的痛苦所形塑的羁绊。
但故事到这里才刚开始。达萨当初的初恋— — 阿里萨— — 在葬礼的那天向她告白,表示当初对她的爱仍未变。这大胆甚至极不礼的举止,让达萨当场将他轰了出去。但令她纳闷而矛盾的是,她发现自己在悲伤时思念的人中,阿里萨的往事还比丈夫来得多。
故事急转直下,开始讲述达萨与阿里萨年轻时的相遇、热恋。这部分大概也是《爱在瘟疫蔓延时》最少悲伤而最浪漫、热情的情节。里面提到阿里萨在送信件时怎么一见钟情达萨的过程,以及两人如何背着达萨的父亲交往和被发现导致一阵长期的分离,最后因为阿里萨莽撞的举止导致两人猝不及防的分手过程。
分手后的两人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达萨平淡地过着闺女生活。直到遇上现任丈夫乌尔比诺热烈的追求。至于阿里萨,则陷入失意、空虚的日子。除了精神不宁,更常常不吃不喝,身体瘦弱。让母亲都以为他得了「霍乱」。心中除了对达萨的朝思暮想,对其他事物都难以提起劲。心中的欲火更是无法抑制。使他不停地和各种女人交欢,但矛盾的是他的心中似乎永远只有达萨,所以尽管结识了几位对自己重要甚至深爱的女人,却往往因为其他的因素无法在一起,总是面临别离或死亡的命运。
你会发现马奎斯在意的不只是爱情本身,而是想去询问一段又一段的爱情,会如何影响人去面对下一段一段的爱情;以及一段一段的别离与死亡,会如何影响人面对下一段一段和别人的相遇。同时你也会注意到马奎斯试图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让人理解到分离并不表示两人的心是遥远的,相反地,分离让人觉得彼此比实际上的距离更近,近到我们到哪都在想着彼此,仿佛见到鬼魂。正如阿里萨在每段留情里都能看见达萨在自己心中的幻影,但同时他也很害怕看见她。
对达萨无尽的相思,是这一段段爱情的源头。使阿里萨对达萨的爱情像是一场巨大的瘟疫。不停地传染、散播在各个角落、各个不同的人物间,呼应了马奎斯在书中写下的话语:「在爱之中不停创造爱」。
米兰.昆德拉曾提过,马奎斯的《百年孤寂》是一种表现群体的文学,而不仅只是表现个体的现代主义文学。 《爱在瘟疫蔓延时》同样也是,马奎斯不要我们只注意书中阿里萨和达萨两位主角,而是在描写两人的过往中,去看见那一时代爱情之于人们不同的意义。顺便刻画隐含在爱情背后,历史命运的残酷。
文末,当年老的阿里萨和达萨两人最后重修旧好,以朋友的名义一起出船来趟河川旅行时……
「阿里萨大吃一惊地发现,那些纵横交错的参天大树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烧焦的平地、被轮船锅炉耗尽的整片树林的残骸,以及被上帝遗弃的村庄的瓦砾……虽然战争已经结束,瘟疫也不再流行,但一具具肿胀的尸体还是源源不绝地飘过……而此时,只剩下荒芜的大地上无边的寂静。」
文中的马格达莱纳河(Río Magdalena),就是当初马奎斯出生小镇旁的大河,也是贯穿哥伦比亚最大的河川。但因为开发以及国内层出不穷的犯罪、社会问题,失去了生机盎然的一面。
这条河流的变化比喻的不只是拉丁美洲悲惨的命运,同时也是1985年年老的马奎斯在写作《爱在瘟疫蔓延时》时心中的唏嘘,感叹苍老、光阴对个人与世界的残酷。
一切仿佛都失去活力了,尽管战争还有瘟疫都已经过去,我们所剩下的却也似乎只有那荒芜的大地上无边寂静、对岁月变化无能为力的爱。但即便如此,对马奎斯而言,这或许也够了。只要人们还愿意在悔恨、苍老中爱人,那么即便人的结局是场灾难,人们仍然能在晚年的爱里找到超越爱情的意义。
(原文刊载于部落格:文学实验室)
Medium: https://medium.com/@f0921918962
方格子: https://vocus.cc/1111/hom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