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是否自相予盾?

theatheistchristian
·
·
IPFS
·
如果圣言不是单一权威,不容争议,那么我们的信仰也不会是一成不变,拒绝批判和质疑,固步自封。相反,接纳多元下的矛盾与张力,鼓励独立思考,反对盲从权威才是忠于圣言的表现。

圣经是否自相予盾?谈的不只是经卷之间,更指同一经卷内的内容。

旧约学者Thomas B. Dozeman在其学术文章The Midianites in Numbers 中指出,民数记的叙事文本中分别有两种对米甸人的看法,并且是互相冲突的。

民十29–36是摩西与⽶甸族岳⽗——何巴的对话,重点有二:第一,岳⽗的种族显示摩西的妻子是⽶甸人,即是摩西与外族通婚;第二,摩西两次请求⽶甸族的岳⽗去带领以色列民(v29, v30–31),甚至能够与他们同得上主的祝福(v32)。由此可⾒,⽶甸⼈的形象是正⾯的,是以色列的同盟。

不过,在民廿⼆至〺三章,⽶甸⼈的形象却出现突破性的变化:第一,⽶甸女⼦与以⾊列男⼈通婚被视为弥天大罪;第二,⽶甸⼈瞬间成为以⾊列外来威胁,由非尼哈带领将他们灭绝。乍看之下,差异可以是叙事发展的改变,不一定是矛盾。可是,在更广阔的文本视野之下,矛盾变得无庸置疑:

在士师记,叙事两次提到摩西岳父(一16、四11),讲述何巴的后裔两次协助以色列人打胜仗。意思是,士师记依从民十29–36的叙事,赋予⽶甸⼈正面形象、同盟身分;但有违民廿⼆至〺三的故事,因为显然⽶甸男人在士师记的叙事中是没有被灭绝的,使民廿⼆至〺三产生极大的争议。

因此,Dozeman提出他的论述,认为以上差异反映出民数记是来自两个传统的作者:正面的⽶甸⼈是出自申典传统作者的手笔,相反的是祭司传统的,是第二次圣殿时期关于蒙恩式与宗教式信仰的神学之争,并一同保存在正典之内。简言之,他认为希伯来的圣经经卷的最终文本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经写作和编修发展而成——明白部分读者感到非常震撼,但读者必须意识到此乃福音派学术界也近乎没有争议的论述。或者,问题反而是为何不少传道人在神学院接受装备后,在堂会教导时却只字不提。

说到这里,本文想表达的是——

如果圣言也坦承其矛盾之处,勇于保留,没有尝试统一当中的多元声音,建构一种虚构的和谐,那么我们也不用害怕其中的矛盾和不准确,应敢于指出和面对。或者,它们的存在不但不会推翻其可信性,反而更丰富其意义和价值,更贴近上主原来的启示。

如果圣言不是单一权威,不容争议,那么我们的信仰也不会是一成不变,拒绝批判和质疑,固步自封。相反,接纳多元下的矛盾与张力,鼓励独立思考,反对盲从权威才是忠于圣言的表现。

最后,我想起一位旧约研究学者在课中的话,意思大约是:「只有极为认真和严谨对待圣言的人才能够发现其中的矛盾与不准确。」或者,此刻抱有怀疑、不甘于既定的你,也是其一。

——————————

Dozeman TB, "The Midianites in Numbers." in Studies in Leviticus and Numbers, ed. T. Römer, 261–84.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8.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heatheistchristian Only an atheist can be a good Christian. Only a Christian can be a good atheist. - Ernst Bloch https://linktr.ee/theatheistchristian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美麗新世界

關於門票實名制的一些想法

《以撒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