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就从白纸以前就在了」 | 金马达基金公告NO.60

Matty
·
(修改过)
·
IPFS
·
这里有孜孜不倦在大风中点蜡烛的成都男生——「没关系,灭了再点就是了。」有在乌鲁木齐中路回答为什么现场都是年轻人的女生——「因为没有软肋啊。」 也有,带着自己的「软肋」来到活动现场的父亲;有基督徒在成都街边为在场的全部孩子祷告,愿大家能够平安离开,有韩国人在首尔集会现场对中国公民说,「여러분의투쟁을지지한다(我支持你们的斗争)」。

一周前,台湾青年们返乡投票,争取属于自己世代的公民投票权;同天,中国内地数十所高校青年勇敢站出,以白纸与蜡烛哀悼11月24日因封控救急不力而在大火中身亡的十位乌鲁木齐市民。有人称之为「白纸运动」,有人认为是「白纸革命」,也有人觉得只是去参加「活动」;但就像花椒说的,「我不介意用任何一个概念形容它。会全球遍地开花,真的是太多受苦的中国人自发、本能、朴素地行动而已;这样的行动用什么概念界定都算对可能性的探索与祝福。」

其实早在2020年8月开始站上就有乌鲁木齐封城记录,「因为2月份已经有过一次封锁,所以我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次的封锁应该会人性化些,毕竟是有经验的,况且上次封城产生了不少怨言。事后想起,不免觉得可笑。」( @西土瓦),两年后,一场大火、一张白纸,让更多人加入了这场绵延而滚烫的记录里:

这里有孜孜不倦在大风中点蜡烛的成都男生——「没关系,灭了再点就是了。」
有在乌鲁木齐中路回答为什么现场都是年轻人的女生——「因为没有软肋啊。」 
也有,带着自己的「软肋」来到活动现场的父亲。

有人在北京亮马桥大声控诉、挑战着一切,随即有人叫她「闭嘴别喊了」; 
有基督徒在成都街边为在场的全部孩子祷告,愿大家能够平安离开。 
也有韩国人在首尔集会现场对中国公民说,「여러분의투쟁을지지한다(我支持你们的斗争)」

本期金马达整理了来自成都、上海、北京、荷兰、伦敦、韩国等全球各处的遍地开花,并在这些真实的、个体经验的记录中,看见社会,看见早在白纸以前就存在着的可能。

注: 近日#白纸革命标签在几天时间内冲到Matters 标签榜单第一,关注此话题的市民可以关注标签,亦可在发文时添加标签;@森碟整理了「 中国白纸革命事件簿(持续更新) 」,希望了解时间线的市民欢迎移步查看。

从四通桥抗议事件后到白纸运动期间,中国内地各大学及城市里,隐藏于角落、厕所、看板、楼梯、核酸亭、大门、车牌上的部分标语汇集;以及街上与学校大路上勇敢的人们。 (@世界走走作者花椒提供)

当说出我们在反对什么的时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热爱它」

2022/11/27 | 成都| 22:02,我们开始散步—— @种树

19:50-21:00 大量便衣警察涌入望平滨河路,路段当时未出现暴力行为,部分现场人员为防止有人落单,手牵手离开。便衣统一佩戴N95口罩,在人群中辨识度较高。望平滨河路前后数个出入口遭到警察封锁,稍晚赶来的人群只能聚集在望平滨河路南北两端武成门桥及东风桥附近

本文是11/27 晚上成都望平街「散步」活动的的时间线梳理,内附现场照片与视频记录。现场有新疆男子大喊「我们与所有人同在」,有许多融成一朵白花的蜡;有混乱的争执、有成批的警察,还有四位在街边祷告的基督徒:「阿门,求你帮助在场的全部孩子可以退去,我们在天上的父。」

记二十七日|在亮马桥—— @卜弗Bufu

我听到沙哑的、嘶吼的、胆怯的、戏谑的声音。我听到有人喊“我要宪法保护我”,其他人跟着“我要宪法保护我”,然后队伍里有人笑“宪法都被修改了”。我听到后面传来“不要抓人”。本来松散的大家一下子涌过去,高喊“不要抓人”“不要打人”,向警车围去。被围住的警察向簇拥来的人大声辩解“没抓人,没打人,都散了”。

「我看到一个胖女孩对着她的朋友控制不住的啼哭:“作为一个新疆人,在北京,我第一次感到这么被尊重。 ”」多谢作者记录下那些鲜活的、各式各样的在场者们,快要忘记如何歌唱的大家与不敢鸣笛的警车一起,都在这个夜晚聚集。

同样的记录还可参考@KCW的《2022.11.27 北京亮马河(上)》,一起见证「天子脚下」的抗议。

11月27日夜在乌中路遛弯—— @NPC

地面上汇聚的年轻人,比我预想中还要多,从常熟路地铁口向与五原路的路口延伸,望不到尽头。虽然我在出门前跟朋友说,我只是来这边遛个弯(也是因为看到建议说,务必要让可信赖的朋友知道自己的行踪),也努力让自己抱持一种遛弯心态,但钻出铁门走到人群中时,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
刚定了定神,听到身边一个男生说,“都是年轻人啊”,他的女生朋友迅速回答说,“因为没有软肋啊。”

为什么一定要来到乌中路(上海的乌鲁木齐中路)的原因,至今对于作者而言仍然是「混沌」的。看见两个在哭的女孩子,作者尽管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哭、也没有去问,「但这简直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难道我不想一起大哭一场吗?或者安慰她们?可什么才能安慰她们呢?」

2022.11.27成都—— @飘啊飘

在路上我和她一路沉默,大家沉浸在各自的情绪里,我听着地铁嗡嗡地声音也想掉眼泪,坐在地铁上一直在发呆,突然一个姐姐拿手机备忘录打字问我们是不是去望平路,然后说那边进不去,叫我们除了花什么也不要带,说很多便衣。我们也在手机上回复了她,她又讲其实昨天晚上就有一次小小的自发性的活动,但是今天这个还有海报,不知道是谁组织的,让我们注意安全。我和朋友听了后更加忐忑了,但是还是在某站下去了。下去后才突然意识到,那个姐姐也是在这一站下的车。

「行动比发声困难一百倍」。从买一束简单的白花准备悼念开始,从花店到地铁站,从一个路口到另一个路口,要不要去、要把花放在哪里的每个抉择都承载着无数层的精神压力。但大家都在这里,一个男生在孜孜不倦地点着蜡烛,「晚上风很大,他很耐心的讲“没关系,灭了再点就是了。 ”」

“拆墙反封校”,工学再连结:我们不愿做熟悉的“陌生人” —— @卷土

如果说学生的第一次拆墙反抗是为了自身的自由诉求,那么今年11月起,各地大学生再度站出来表达对严格“封校”措施的不满则多了与工人连结的意味。第一次“墙”的倒下,让我们,学生与校园内的基层工友间,看见了彼此。而当学生们第二次想要拆“隔离墙”,抗议封校时,我们不单是为我们的自由,亦是为基层工人的自由与劳动权益。 ……除了“解除封控”的诉求外,北大学生不忘与校方据理力争校园内劳工的权益。一位女生高声控诉:“你们在乎他们的权利吗?!”另一位男学生感伤地喊道:“是那些保洁工人,她们住在地下室,我们感谢的是她们!”

《卷土》是立足于中国大陆的青年网媒,这篇文章记录了与白纸运动相关的另一个面向:反对封控、支持表达自由、与工人联结、看见基层工作者。 「“拆墙反封校”,让我们自己,还给自己自由与尊严。那些人为的隔离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过是羊质虎皮。当众人决心要推倒的那一刻,它们的软弱便显示出来。」

我在成都:抗议日,长夜无需一个人—— @NGOCN

“不要和一个坏的时代沆瀣一气,更不要为它添砖加瓦;要做自己想改变的世界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如果你爱,用行动去爱。”

这篇文章的作者会去现场,「是为了让我在远方抗议的朋友不孤单」。当时「走在最前面的朋友直接走上前去把警戒线网上一撩,把围栏踹倒,说了一句:路没锁,是他们不走」

隔海的声音,似浪从八方迭起

误入—— @Vivian阿威

在这种场合,我就像一个赤裸的婴孩,我能感受到成年人的情绪,我的哭泣更多是一种无助,我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无力沟通,只是承受着和吸收着,我的表达和我的童年,我的青少年一样短暂和破碎,一样克制和无力。 23年来,我迟迟难以从自我审查的深渊里游出,像今天这样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自言自语,是我为数不多的呼吸时刻。

来自伦敦的小观察,从「想顺路去大使馆门口点根蜡烛」开始,到「人群突然把我包围起来,我周围所有人都戴着口罩举着白纸在高声呐喊,而我被这突然的情况簇拥到人群中央,有人开始传递白纸,也有人为我递来了口罩」时,作者像许多个没有加入宣传群组的海外华人一样,带着些相似又不同的想象与大家站在一起,感受着悼念集会带来的力量与冲击感。

水坝广场之夜—— @次娴

之后,一起参加活动的很多朋友共同前往水坝广场,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为什么要走向那里。夜晚的阿姆斯特丹雨越下越大,气温越来越低,可是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地上的烛光也越来越明亮。有人往我手里塞了一沓白纸,我抬起头,看见帽子和口罩之间一个坚定的眼神。我对他点了点头,开始给周围的人发放。我们轻声互道着“需要吗”“可以给我一张吗”“谢谢”“不客气”,其他很多很多话,不用开口也早就了然于心。

11月28日,Podcast「不合时宜」的主播与听众朋友们在荷兰举办线下活动。作者与其他所有参与者参与完后,都心照不宣地去往悼念广场。 「我们在心中远远地思念同样一片土地,当说出我们在反对什么的时候,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热爱它。」除了现场的感动之外,作者也在听闻高喊的口号时思考「共识和个人主张的边界和平衡」。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抗争—— @sz614

看着屏幕里那么多勇敢的身影开始在四处浮现出来,我恍如隔世,这不是我离开时候的中国,明明才过去三个月。有一股暗流,像风雨欲来之势,像发酵的空气, 像被困在笼子里太久的野兽在急躁不安的埋伏在出口边缘。
我很难去期盼某一个时刻,也很难说过高诉求的期待。无论这中间多少的牺牲与有可能被辜负的孤勇瓒且不谈,而是改变从来会给社会下层的人民而非当权者带来更深的灾难。而且我们的公民社会真的有实现真正改变的可能吗?

作者身在华盛顿,与众多线上关注前期白纸运动的海外中国人一样,透过朋友圈看见,「觉醒的怒吼开始得到山谷深处的回声。一张张海报开始接二连三在校园内被张贴,争取自身权益和活动空间的游行正在大街小巷里爆发。」

为每一个还没结束的过去呐喊!韩国首尔-与中国白纸运动同行记录(随笔4) —— @PicaPica

“一个持不同政见者被捕,罪名是在红场上散发传单。 法庭法官问:公诉人,你指控被告散发发动传单,可在红场上散发的明明是空白纸张。 公诉人:谁都知道那上面该写什么。 ”

在海外,大家仍然被担心与不信任影响,但又勇敢地互相鼓励。 「或许有人觉得太晚了,忍受了修宪,打击了香港,沉默了这么久。中国错失了太多机会了。……无论如何,这次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了。」

238 | 一个普通中国学生的自述:在白纸以前,我们心里都有一团烟—— @世界走走seh seh

像北京四通桥上彭载舟点燃的那团烟,从那日起就在每个人的心里烧着,直烧到乌鲁木齐的另一场大火将人困死时,我们再也受不住烟熏心头的任何一刻了。打开门,人们与滚存的、浓烈的烟雾一起涌去广场。大家举着白纸,风吹着所有人。

许多人疑惑,白纸运动何以一夜之间爆发?花椒在这篇文里给了一部分答案。亦提到中国「除了人权律师、公民记者、NGO 社工等叫得出职业、能具体想像的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人以外,还有无数种不可能被报导、无法自我发声、且更加隐蔽的社会行动。」

望向未来的备份与讨论

人民在写他们的历史—— @替替No.4

我们知道他们在愚民,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愚民,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所以我们愤怒。 ……我们站起来,我们挥舞旗帜,我们迫使你正视我们的眼睛,我们需要被当成人对待,我们不是动物农场里,只会拉磨的驴和只会咕咕叫重复你们说辞的鸡。

「我们应该要想一想换一种写法的可能性,人民在写他们的历史,我们是时代的史官。」

路是通的,是他们不跑—— @On_liberty

为什么小区通道上会装铁栅栏和地桩?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它合不合法?
事发之时,楼道到底有没有上锁?社区有没有不准居民往外逃?
私家车是不是占了消防通道,一直没有人管?
这些疑问,不值得问一问吗?

这是最乌鲁木齐大火之后最先在微信上广为流传、也是被最快封禁的文章之一。 @谢孟将这类文章称为「现代派」,「现代派舆情的特点是,无论他们的言辞多么委婉,都蕴含着对于真善美之类价值的坚定信念。」

号外第六期回顾:一次大火,一张白纸,一场运动—— @好青年茶话会

唱国歌、唱国际歌,喊着不一样的口号,人们的诉求未必相同,甚至存在不少分歧,但总有同一个理由让人们聚到一起——悼念逝者,追求正义,发出人民的声音,这难道不应该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理所应当发生的事情吗?

「好青年茶话会」每周会向订阅者们发起讨论,并再将讨论结果呈现给大家。本期各个城市的参加者分享了彼此的焦虑、忧伤、振奋与迷茫,「虽然自己没勇气成为炬火,但是下一次绝对会化作星星之火,身体力行,成为站在他们身旁为他们喝彩的人。」

近期事件的安全策略参考—— @失衡观察

如警察出现在楼下或门口,不要立即开门,尽量拖延时间(可以借口“要换衣服”“刚起床”“在洗澡”等);隔着门询问对方的姓名、所属派出所和目的,尽可能详细且迅速地告知信任的伙伴自己的处境,清空手机、电脑(重点:卸载vpn、删除通讯软件、删除境外软件),藏起重要的资料和电子设备。尽量不要撒明显的谎言,如在重要信息上说话前后矛盾。但也不用过于担心被当作“不配合”或“可疑人员”,因为警察的调查范围非常广,联系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获取信息,以及警告,并不关心我们是怎样的人。主动提供信息、表现过于积极反而可能被当作“信息突破口”反复骚扰。可以适当和警察周旋。

文章列举了一些基本安全策略,包括在行动前后、传唤前后、以及亲友被传唤时应当怎么做。 「希望大家都平安。」

特辑| 你还可以—— @结绳志TyingKnots

你还可以/ 站在自己的地方/ 让白纸不着一字/ 可以阳奉阴违/ 可以打开手机/ 可以多看新闻/ 可以明示或暗示同学们所拥有的权力/ 可以抱恙/ 可以请假/ 可以带错路/ 可以装傻可以让权力付出执行的成本/ 可以不自动成为层层加码里的一环/ 可以读书并实践书里的道理/ 可以让周围人知道自己的难过/ 可以脆弱/ 可以站在一起/ 可以说“不”

「我们总说学会看到复杂性」,「如今却是/ 无畏被斥为鲁莽」——这是一首,给所有老师、同学、辅导员、干部以及体制内的朋友们的诗。


直至今日,中国已有多个城市解封,但最早一批上街的行动者里,还有许多人未回家;也有许多维族人未回家。除了大学生、街头市民、基层建设者外,我们也要记住「 不能忘却的新疆」( @扶霜)。

谨以此次金马达整理,将声音汇聚,献给每一位勇敢的青年。

祝所有人自由,平安。

来自@Fishear 今年春天的画,「献给2022年变局里所有拒绝忘记的人。」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