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合拍片的驚天內幕|困在宏大敘事裏的香港導演(上)|玛力再说
Hello大家好,我是玛力。这是一个长期脱更,但致力于提升你思辨能力和手撕五毛的小频道,每一期我们将结合一个政治经济案例,帮你分析下它背后的原因和不同的思考维度。
随着电影《长津湖》的大热,这部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的爱国主义大片,从9月30日上映以来,截至10月25日,票房已破53亿元,位居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三位,直逼冠军《战狼2》。关于《长津湖》的是是非非,我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太多的介绍和影评,这里我就不过多言语了。引起我更多关注的是以徐克和林超贤为代表的两位香港导演的重磅加盟,很多人看到这里会不假思索的说,不就是因为人民币嘛!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香港导演如何开启主旋律电影之路的。
本次主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我们简单梳理下香港电影以及中港合拍片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下香港和内地电影人那些年一起搞的嘢。第二,我们一起探讨下香港导演「北上」的原因和风潮,和那些年一起挖过的坑。第三,我们来分析下如今香港导演是如何一步步进入中国式主旋律大片的爱恨情仇。
说起香港电影,相信是很多华人地区小伙伴儿时的回忆。在那个信息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年代,充满烟雾,肾上腺素和发霉潮湿的录像厅,是很多像我这样的大陆小镇少年接触性教育、兄弟情、刀光剑影的第一课。几乎课余的所有时间都献给了这一间间不到30平米的小黑屋,我们可以在这里「纵横四海」,也可以默读「玉女心经」,这里就是我们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我现在还记得门口那个用黑板和粉笔写的简易海报,还有走到售票处饮鸩止渴又诚惶诚恐的心情,因为很有可能你会发现坐在第一排的是那个平时严于律己的班主任老师,当然他也只是一个早已经入戏的观众而已。
非常幸运的是,当时正值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香港作为华人社会中唯一一个自由创作的艺术天堂,外国影视的意识形态冲击,加上香港自身在经济腾飞下的各种社会转型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香港电影的题材,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被称作东方好莱坞,几乎是横扫整个亚洲市场。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经典港片,其实香港还有一个神秘的电影圈,他们就是由长城、凤凰与新联为代表「左派」电影公司。这三家公司的背景为当时1949年从内地(上海)南下香港的左派电影人创建,这些左派电影公司自然和中共都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主要拍一些社会题材的国语片,在60年代曾经一度和粤语电影公司形成分庭抗衡之势。你可以理解成这几家电影公司就是中共最早在香港的「大外宣」机构。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国策提出,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提议,在文化部电影局成立「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简称「中制公司」,又称「合拍公司」),这是中国政府首次设立的负责中外电影合作事务的机构。1981年,在时任人大副委员长的廖承志提议下,由香港「内地背景」电影公司「长城」、「新联」以「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名义,由张鑫炎导演,开始拍摄《少林寺》。众所周知,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李连杰也因为这部作品声名大噪,开启功夫明星之路。1982年,「长」「凤」「新」三家内地背景的电影公司合併成立了著名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虽然它在香港注册,但却是不折不够的中国国有电影企业。
《少林寺》火了之后,1982年,著名导演李翰祥自组「新昆仑」电影公司,与内地合拍中国近代题材的历史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当时的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陈播,直接参与了文学剧本和导演分镜头剧本的讨论。而内地的中制公司也在资金方面给予了不计风险和回报的支持。严格来说,内地基本上是把这种合作或者合拍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其「统战」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对影片的经济回报的预期,当然也开启了内地和香港合拍电影的序幕。
而中港两地大规模合作是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由于中国的国有电影制片厂的改制开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突然没有了中央输血,肯定开始不适应和亏损。加之电视机的普及,中国电影出现了严重的市场危机,开始与香港电影界紧密接触,希望借助香港电影的商业经验来拯救内地低迷的电影工业。总结来说,有以下几个现象。
第一,国有电影厂普遍出现经营不善的问题,和香港公司合作,可以先收一笔管理费,一般是几万到30万不等,也就是买在中国的厂标,即制片厂每年从电影局拿到的生产指标,这是国有电影厂的专利。第二,影片营利则是电影厂与合作方四六分成。除了这些之外,还包括场地租借费、租用国有电影厂的工作人员与器材的租借费等。对欠缺资金的国有片厂来说,合拍片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第三,对香港电影来说,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与大型拍片场地是香港没有的优势,香港电影人也为内地电影业带来值得学习借鉴的商业片制作技术。对于内地和香港电影公司来说,可谓是各取所需,各得其利。
1986年后,合拍片从每年不足4部,到1992年达到50多部,佔当时国产电影总量的三分之一。大家熟知的,新龙门客栈 大话西游 唐伯虎点秋香 黄飞鸿系列都是当时合拍片的代表。以徐克为代表一批香港导演将场面宏大、制作精良、想像力丰富的武打动作片在两岸三地乃至亚洲市场都形成了惊人的票房奇迹。而对于文艺片市场,则受到了大量来自台湾电影公司间接投资(以香港公司的名义),投拍了像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蓝风筝等一大批写实派的电影,这种「台湾资金 香港制作 内地人才」的模式也造就了张艺谋、陈凯歌等一大批中国导演的国际知名度。
这时期的合拍片,其实并不主要以内地市场为目标,主要还是面向香港本土以及东南亚市场。总体上来说,合拍片使香港电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的滑坡趋势,但随着电视机、影碟机,以及盗版的普及,中国电影业每况愈下的局面却没有真正改变。
随着合拍片的增加,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电影主管机构(广电总局)逐渐全面介入电影投资、生产、宣发等各个环节,并加强了对电影制作的控制。1996年出台的《关于国产故事片、合拍片主创人员构成的规定》中说提到:主创人员除导演、编剧与摄影师应以中国境内居民为主外,担任主要角色的中国境内居民不应少于50%。这种行政计划式的电影方式,使得合拍片空间越来越小,投资电影的政策风险远远大于市场风险,两者开始了恶性循环。到了1997回归前后,香港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动荡,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击,资金的外流,电影人才的流失,东南亚市场的萎缩,让整个香港电影业走入史上最低谷。
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WTO,对于萎靡不振中国电影行业来说,也被迫再次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在保留审查制度的同时,降低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允许外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到了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贸易关係的安排》(CEPA)生效,CEPA当中对电影的协议是:香港内地合拍片进入内地市场享有国产片待遇,即不受配额限制,但相应的条件则是合拍片中内地演员比例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故事不限于在内地发生,但情节或主要人物必须与内地有关,即香港电影界所称的「新埠片」。
由于内地的电影消费市场日渐蓬勃,加上合拍片享有许多便利,自然不少的香港电影人趋之若鹜。中国星、寰亚、寰宇及星皓等香港电影公司纷纷北上,希望依靠内地广袤的市场潜力,掀起了合拍片高潮。加之中国入世后的经济快速增长,也催生了电影市场的再度繁荣,电影市场连续五年高速增长,2004年国产片票房前十名有七部都是合拍片(《十面埋伏》、《功夫》、《天下无贼》、《新警察故事》、《2046》、《千机变2》及《龙凤斗》),到2007年,内地票房排行榜前十位,几乎全部都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影片。一般情况下,一部的合拍片,其内地票房约为香港票房收入的三倍以上。丰厚的市场收益增加了电影制作的信心,使得合拍片能够获得更多投资,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和电影公司加入内地市场的争夺,其中陈可辛、徐克、刘伟强等一线商业导演则成为「北上」捞金的代表人物。 -
资本的魔力和票房的诱惑,让香港电影人认为「北上」拍片是大势所趋。不过,随着合拍片的大行其道,随之而来问题却也逐渐出现。香港著名影评人汤祯兆,在2004年初出版的《2003香港电影回顾·CEPA所带来的“新埠片”变化》一书中就指出了「新埠片」潜在的问题和表示对香港电影的担心。
第一就是,由于中国内地电影审核的需要,港产片或者合拍片进入内地,不可避免地需要过审核和阉割这一关,电影原本的故事性和观感都可能要妥协,特别是作为凸显香港特色的警匪片,这一点尤为明显。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无间道》,刘天王饰演的刘建明在港版的结局是继续做警察,而在内地版则改成了被捕。为了过审和在内地上映,今后几年这样的双版本剧情电影屡见不鲜。
如果说双版本电影还为香港观众留了一扇窗的话,有些影片就是为了迎合内地市场而拍的,「港味」逐渐消失。比如2003年由刘天王张柏芝主演的爱情喜剧《老鼠爱上猫》,因合拍片必须要有中国背景,本来是一个现代爱情故事,却被生硬的套上不伦不类的古装片。之后的还有大量的影片为了迎合内地市场,强行加入内地剧情,甚至干脆直接或者间接放弃香港市场,以纯国语片的形式发行,比如2007年的《投名状》。为了内地市场的需求,大量的香港电影跟风而为之,其中不乏很多粗制滥造的电影。可见在资本面前,艺术就是一个笑话。
合拍片的再度火爆,对于中国内地市场来说当然是一个好事。最初香港资本进入中国市场还是比较强势的,如之前所说,主要是想利用内地的人力成本和片场优势。随着内地资本的越来越雄厚,一大波除了国营片厂之外的民营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其中以万达、博纳、华谊兄弟为代表的三大巨头占据了国产电影的半壁江山,中国内地电影人的影响力也慢慢的超过了香港。其中有个最著名的例子是,由博纳投资,许鞍华导演,刘德华和叶德娴主演的港式文艺片《桃姐》中有一个桥段,饰演电影制片人的刘德华,为了给电影增加预算,北上北京开会,他和徐克、洪金宝饰演的导演在投资人面前演了一场争吵大戏,想做和事佬的投资人只好同意追加预算。而饰演投资人的正是《桃姐》的投资者博纳影业的老板于冬。
这个于冬是何方神圣?他又对香港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我们就留到下回分解吧。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