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为了讲述

Motonokia
·
·
IPFS
·
事实无须证明,只要落笔,即为真实发生。


这书买了好几年,读了多次,每次皆在第一章结束时放弃,这样的行为来来回回好几回了,也许我忌妒作者在本书一开头就展现了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勇气,联想到自己面对生活的无能为力,心里忍不住发酸。这次又拿起,是为了清书架,书都发黄生斑了,不得不处理,处理的方式就是读了之后再想想要怎么处理。

当初买有两个原因,一是刚读完马奎斯的《百年孤寂》,想看看这家伙的自传,到底是怎样的奇幻土壤培养出这样一位满纸荒谬离奇的说故事大师。二是这书名取得实在好:活着为了讲述。

对我而言,活着就只为了活着,吃饱也只为了明天还能活着。显然我的活着介于余华的活着和马奎斯的活着的中间:没福贵那么凄惨—我偶尔还能喝杯珍奶吃块大卖场蛋糕—但也丝毫没马奎斯与世界为敌的勇气。懦弱是我的外表,里头包裹着层层混沌烂泥,表里如一。

我依旧花了时间重读不知读了多少遍的第一章,然后在全书读完时,再次翻开前面几页,但发觉早忘了作者写了什么。这一切不意外,大概在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早已放弃要将书中人物关系缕清的宏愿。那些拉丁美洲式的人物姓名夹杂不清,马奎斯的人际关系又极为多样,他惊人的记忆力将发生之事写得极为细节,说实在,我已经看腻了他整本书花了众多篇幅描绘他从小时候就开始嫖娼、和有夫之妇上床、在妓院里彻夜狂欢。

但那又如何?马奎斯引用了福克纳一句牵拖之言,这两位相隔三十年余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惺惺相惜,大意是不上妓院的作家不是好作家(或是好故事都发生在妓院里?我记不清了)。反正人家嫖妓写作两不耽误,以现今的叙述方式,就是马奎斯真是了不起的时间管理大师,嫖完写作,写作完喝酒,喝酒后再嫖。让我想起大学时,隔壁寝室那一群街溜仔常躲起来吸大麻—或吸K,我也不清楚。有时想去串个门子,发觉那扇从陈水扁读大学时代就开始使用的破门却锁住了,推不动,缝里飘出淡淡奇特烟味。这情况直到毕业后某位嘴不牢固的参与者揭露,我才恍然大悟。没想到数十年过后,隔壁寝的纨裤少年有的在普林斯顿念博士、有的变成国内各大企业的重要干部。现在,又有谁知道这岛上有一部份经济命脉掌握在曾经的博爱特区旁绍兴南街上残破日本时代宿舍里的吸麻少年手里呢?

为何马奎斯能诚实的面对自我、面对读者?谁会在自己的自传作品大量描述自己嫖娼和有夫之妇有染的经验?可见社会上的道德规范对诚实面对自我而言,并无一定的关联性(或是只有有限的约束能力,至少马奎斯在看到军队屠杀平民时,还是觉得不忍)。抑或是依他的身分地位,在写这本书的同时,他已能无惧外在的道德谴责。又或者在他这个年纪写下这本书,能活着的当事人已经不多?但更有可能的是,在性生活方面放荡,影响的只是个人行为,还能增添风流印象。对他而言,那实际上更为重要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书里却往往正面表述,没有污点。当然,也许在他晚年撰写这部回忆录时,剩下的皆已是受过洗涤下的美好回忆。人类这个物种,就算到临死之前,真能坦荡的自我诚实,没那些难以面对、一想到就心中酸楚的种种记忆吗?

数年前《百年孤寂》在台湾正式出版时,我一时兴起跟随潮流买了一本,浑不知相比通俗文学,所谓严肃文学的密度如此之大,在短短的数百页间就塞了一个家族五代兴衰。此前只看些速食小说的我当然举力维艰,硬着头皮整整看了几个月,好几次看到打瞌睡,也瞧不出半点花样。尔后数年,当我纯文学越读越多,已渐渐习惯了文字的密度及隐喻,此后又重新拿起《百年孤寂》看了几次,才了解了如何描绘在时间的尺度之下,凡事种种不过渺如芥子,繁盛之后即为衰败,而大段长时间跨度的书写最为考验文字的品质。尔后又看了马奎斯的其余几本著作,什么《预知死亡纪事》、《爱在瘟疫蔓延时》、《迷宫中的将军》等等,都读了个遍,有些为了写个心得,还上上下下读了好几回。这些书中所发生的背景,部分在这本马奎斯的自传中,皆被作者本人一一接露,所以那些拉丁美洲大陆上看似魔幻的故事,皆有其锚点。 「事实无须证明,只要落笔,极为真实发生,靠的是无可比拟的才华和无庸置疑的语气」。这是当马奎斯在大学时代看完卡夫卡《变形记》,对那本书里卡夫卡描绘的那不可思议变成大甲虫的公务员所下的评语。是的,无论情节荒诞或是离奇,只要作者文笔够好、够笃定,那即为事实。

总结马奎斯这本自传:友情、女人、革命。这些就是本书爆点,其中的人生经历只是反映时代的产物。从永不放弃的文学青年到加班加点的勤奋记者,马奎斯的文学经历与政治、与女人紧紧相连,是融入琥珀里的蜜蜂,得之形体,却不能相离。他的交友手段高超,朋友皆是益友,没事就拉他一把,帮他修改文稿、找工作,令人忌妒。他的记者生涯离不开哥伦比亚残酷的政治斗争,尸体与血横亘他的报导之中。在全书结尾,他趁着往欧洲出差的机会,头也不回地离开哥伦比亚。

之后的事也许读者知道也不知道,至少全书至此嘎然而止。此时的书中主角马奎斯不到三十岁,收入丰厚,早已是波哥大家喻户晓的记者。他没说为何心一横就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当然,最有可能是政府迫害,但没续集了,也许作者想写没写出来,此时已经老了,全身都病了。于是在文字里,青年马奎斯留在了他起飞前的年代,在飞机上向他爱的女人留下便签,等待她的回应。马奎斯没留下下一本自传,但没后续我也不遗憾,作家生平早已经被研究透彻,他人写的作家传记或论文堆叠起来能塞满一座图书馆,所以暂时到此为止,等待缘分接下去我的马奎斯文学之旅。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tonokia追尋幽黯的角落。Motonokiaratio@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第二日,辣

七日書第三日

七日書第一日,油膩膩大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