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爱「软体订阅制」

傅瑞德 | Fred Jame
·
·
IPFS
·
大概是过去被盗版困扰太久、软体业(合理的)订阅制也逐渐普遍获得接受,所以Adobe就开始越玩越大,在这种小地方动起消费者的脑筋。幸好我不爱订阅软体,因为直接砸(小)钱买问题比较少。

这是一位网友在试订Adobe软体时的遭遇( 完整版):

先说,我并不认为依照理论上的条文(14天免费试用、一个月无条件取消等等)执行,对Adobe会有什么损失,顶多就是被免费仔凹一个月使用而已;以Adobe的财力,根本不缺这条违约金,这说不定是哪家财会公司或顾问公司想出来的馊主意。

我知道现在因为工作环境、使用习惯、以及功能需求,非得使用Adobe PS和AI等工具不可的人还是很多,只能继续「订阅」(但长期使用者应该比较不会碰到「违约金」的问题)。

不一定非得Adobe

但如果是不必坚持使用Adobe系列、或是多数时候只需要轻量级工作的人,其实有很多便宜、功能也差不到哪去的替代产品可以用。

以我自己来说,我用的AI替代产品是「 Vectornator 」,PS替代产品是「 Affinity Photo 」和「 Pixelmator Pro 」。这几个在Mac App Store上都只要几百台币、也没有后续的订阅费用;或许不是你熟悉的Adobe,但功能都够我用了。

(抱歉我比较不熟其他平台的类似产品,但至少都有免费开源的GIMP可以用。)

软体订阅制不是我的首选

顺带一提,我自己不喜欢以订阅制方式用软体。倒不是钱、或是不想支持开发者的问题,而是不喜欢被软体绑住;如果我哪天不想用这个软体,因为不再订阅而不能使用,建立的资料就可能需要花点力气,才能转给其他软体用(甚至转不过去)。

所以,我通常会选择好用、价格合理(包括免费)、单次买断使用权、并且设计较为开放(例如使用共通档案格式、或是允许资料下载转换)的软体,直接付费购买。

通常除了专业工具(例如影片剪辑)之外,App Store的软体其实都不贵,超过2,000台币的就很少见了;而以我来说,一个月要300元订阅的软体,我宁可花3,000元买断。

但还是有例外

不过Web服务是个例外,因为开发商必须长期提供有成本的伺服器端服务、更新修正速度快、而且跨电脑(甚至跨平台)使用也相对容易。而且这类服务的资料通常都很容易下载出来转换,比较不需要担心后续问题。

但也因为如此,各家做订阅制软体的厂商,多少都会硬塞一些线上功能进去;有些看得到(例如网页版的微软Office)、有些看不到(例如必须连线才能使用)。其实这可能不是完全必要,只是一来可以认证抓盗版、二来让你有「网路服务也值钱」的感觉,因而愿意付费订阅。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买」软体

所以,「买(断)软体」对我来说是常有的支出,同时也长期订用了一些Web服务,所以不是免费仔(当然有免费的替代产品我会开心使用)。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买法,如果你觉得订阅软体(特别是买断价位很高的)对你有用,也没问题就是了。

但要记得,要先看清楚「长期承诺」相关的条款;万一碰到前面网友提到的Adobe问题,也要敢去吵就是了。


顺带一提

我不久前也在车子停放安全的路边空地、没有红线、也没有被警察开单的前提下,被某家共享机车以「主动认定违规停车」要求收取一大笔的「违约金」、「移车费」、以及「全日营业损失」。

于是我(好不容易)打通客服电话,请他们出示警察罚单、以及「影响了他们全日营运」的证明;表示如果真被开单、车子被吊、或是有任何实质损失,多少罚金和赔偿我都照付。

后来客服支支吾吾半天之后,只能以「未停白线车格」、并且「念在初犯」,收了我很小的一笔罚款,这部份我就认栽付了。

总之就是,碰到厂商这类的不合理陷阱规定,只要打电话去讲理,是有机会平反的;如果自己摸摸鼻子吞了,就只会助长厂商继续用这种方式创造「业外收入」。


由于种种技术原因,各位读者的赞助(感谢)在台湾很难取得;于是在取得Matters站方的许可之后,放置我的赞助QR Code( 或点按连结)。如果您愿意用站内方式之外的途径赞助我继续写作,欢迎利用: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傅瑞德 | Fred Jame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民眾黨的「這個」標語

問號的用法

40年後的「有與沒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