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参详.当代客家文艺沙龙」:客籍文学家的私房文学走读路线大公开

Openbook閱讀誌
·
(修改过)
·
IPFS
·
参详社群中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和文艺工作者,一同参与6场客籍文学家走读,旅行台三线与六堆客庄,走入文学家钟肇政、龙瑛宗、杜潘芳格、吴浊流、詹冰、钟理和与钟铁民的故乡,串联作家纪念馆与在地文学馆,遥想作家的生世与创作历程,并体验客庄小旅行的魅力。本文汇整6场横跨桃竹苗的导览,介绍客籍文学家的文学走读路线,邀请读者们一同探寻文学家的生命史迹。
《亮语》杂志创办人彭瑜亮,分享教育历程与理念、二行诗教学。
汇聚各界文学、艺术、文史、饮食、语言、地方创生等领域文化人,共同商讨交流当代文化艺术与客家议题的「参详camˊ xiongˇ.当代客家文艺沙龙」,自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为期一年的沙龙座谈,在台北左转有书、新竹或者书店、高雄三余书店等据点持续进行。

除了系列沙龙的讲者外,参详社群中的客家文化研究者和文艺工作者,一同参与6场客籍文学家走读,旅行台三线与六堆客庄,走入文学家钟肇政、龙瑛宗、杜潘芳格、吴浊流、詹冰、钟理和与钟铁民的故乡,串联作家纪念馆与在地文学馆,遥想作家的生世与创作历程,并体验客庄小旅行的魅力。

活动结束后,本文汇整介绍客籍文学家的文学走读路线,邀请读者们一同探寻文学家的生命史迹。

撰写:张简敏希、林君蓉整理:廖彦筑照片:【参详.当代客家艺文沙龙】提供

➤​池畔的文学巨树:龙潭钟肇政文学走读

时间:2022/1/16(8:30~17:00)
行程
: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基督教长老教会→龙元宫→龙元路→小家庭客家料理→九座寮钟家祖祠→菱潭街兴创基地→龙元桥→下街伯公祠→龙潭大池<br class="smart">导读
钟延威(钟肇政之子、台湾钟肇政文学推广协会理事长)
蔡济民(财团法人桃园市客家文化基金会专任副执行长)

由北到南的文学走读,创作者们的足迹首先抵达桃园龙潭。

龙潭武德殿座落于热闹喧腾的市街旁,对面是龙潭国小,「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曾于此任教三十余年,并在小学一侧的日式宿舍群中住了11年,此区目前规画为「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

台湾钟肇政文学推广协会理事长钟延威(钟肇政次子)回忆一家人过往在此处生活的种种:有作为重要社交的场域、供宿舍教员家庭使用的公共古井、师母曾为贴补家用饲养母猪的猪栏,还有她为支持钟老创作,而特别向木匠订制的桧木书桌等。

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钟肇政次子––钟延威带领众人,回忆在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中过往的种种点滴。

钟肇政文学地景包含龙潭基督长老教会、龙元宫、龙元路等。行过极具在地历史意义的杂货铺、冰果室、中药房、餐厅、「水果巷」、老修鞋铺、传统西装店、手工香铺,再走过钟肇政的老家九座寮钟家祠堂,大家回到武德殿,跟着元春中药房第二代主理人曾卓颖制作药草包,了解药签文化,体验龙潭小镇风光。

沿着南龙路再出发,经过钟老以前跷班看电影的龙潭戏院,行经充满文创气息的菱潭街文化园区,看见更多青年在此生根萌芽。抵达龙潭大池,遥望乳姑山,此刻的心情犹如钟肇政诗作所写:「若人个乐园,若人个天堂;恁靓个龙潭,分涯来挂心肠。」

龙潭武德殿。第二代主理人曾卓颖带众人体验制作药草包,了解药签文化。

延伸阅读:

  • 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沉沦》、《沧溟行》、《插天山之歌》)、《浊流三部曲》(《浊流》、《江山万里》、《流云》)、《幸福岁月》、《鲁冰花》、《青春行》、《望春风》、《归来记》、《灵潭恨》
  • 钟延威《攀一座山:以生命书写历史长河的钟肇政》
  • 周锦宏、钟延威、王保键主编《钟肇政的台湾关怀》

➤​小说、老宅、佐茶香:北埔龙瑛宗文学走读

时间:2021/12/12(8:30~17:00)
行程
:龙瑛宗文学馆→北埔国小→彭家祠堂→金广福公馆→龙瑛宗故居→秀銮公园→北埔食堂→慈天宫→忠恕堂→天水堂→姜阿新洋楼→橘香甜甜<br class="smart">导读
刘抒苑(龙瑛宗孙女、龙瑛宗文学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
姚其中(台湾生态旅游协会古迹课程讲师)

文学旅行下一站来到新竹北埔与新埔:

北埔小镇是文化、历史与文学的载体,刻印著作家龙瑛宗笔下许多故事的背景轨迹。

龙瑛宗文学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龙瑛宗孙女刘抒苑,谈起龙瑛宗在家时沉默寡言,总以自己的方式展现慈爱与对晚辈的期待。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王惠珍所长接着向一行人介绍龙瑛宗文学馆的建筑空间规划、策展概念到展品摆设,并带大家走进北埔小镇参访北埔国小、彭家祠堂(龙瑛宗曾在此上过几天私塾,却因警察干涉没能持续,他在〈夜流〉中一再提到没继续受私塾教育的遗憾)、天水堂、金广福与慈天宫的历史,再走上秀峦山,远眺龙瑛宗小说中叙述的浅丘景象。

姜阿新洋楼。姜阿新的长孙女女婿吴锡斌董事长导览。

台湾生态旅游协会的古迹课程讲师姚其中,沿途介绍慈天宫、忠恕堂与天水堂之堂号由来及建筑特色。紧接着来到《茶金》故事灵感来源的姜阿新洋楼,由姜阿新教育基金会吴锡斌董事长介绍洋楼设计细节,谈起买回洋楼至修建完成,其中的不易与坚持。

最后到隆源饼行体验手作柑橘味红粄,将咸甜内馅包入粄团中,再以粄模压制成形,仍不失客家传统风味。本场走读在新与旧、古与今之间交织,历史、文化、文学、地景彼此牵动,北埔的故事永远都是未完待续,令人期待。

隆源饼行。制作创新柑橘风味红粄

延伸阅读:

  • 龙瑛宗〈夜流〉、〈一个望乡族的告白〉、〈山居故乡之记〉、〈北埔金广福〉、〈还乡记〉、〈黄家〉、〈貘〉、〈万叶集的回忆〉、〈半世纪前的往事〉、〈欢闹河边的女子们〉、〈故园秋色〉、〈新春怀古〉、〈白鬼〉、〈村姑娘逝矣〉
  • 王惠珍《战鼓声中的殖民地书写──作家龙瑛宗的文学轨迹》

➤​向光~草木有情:新埔杜潘芳格文学走读

时间:2022/3/20(8:30~17:00)
行程
:褒忠亭义民庙→新埔镇宗祠客家文化导览馆→潘家洋楼(潘锦河故居)→广和宫→潘屋与螃蟹穴洗衫窟→日胜饮食店→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新埔教会→战斗巷→凉井人文生态园区<br class="smart">导读
张芳慈(杜潘芳格深入研究诗人)
戴德泉(客家民俗植物讲师)
彭元岐(凉井人文园区经营者)
彭瑜亮(《亮语》杂志创办人)

来到古迹建筑丰富密集的新埔镇,也是诗人杜潘芳格的故乡,大家因文学齐聚在褒忠亭义民庙庙埕上,讲师张芳慈带领大家理解杜潘芳格〈平安戏〉与〈中元节〉背后的政治性,及时代更迭下所造成的无奈、压抑与苦痛。

来到新埔国小旁的新埔镇宗祠客家文化导览馆,张芳慈提到杜潘芳格因无法以母语创作,而一生都不甘愿,于是用尽心力推广客家语言创作。再走入新埔街区,行经潘锦河故居潘家洋楼、广和宫、新埔潘宅,于螃蟹穴洗衫窟驻足,张芳慈娓娓道来杜潘芳格父母的故事,他们何以影响杜潘芳格的人生与性格,以及那段诗人经过长年苦恋,在无数书信往返后,终于得到父母首肯的爱情故事。

在新埔教会前,从〈纸人〉及〈重生〉两首诗,看见杜潘芳格如何在信仰中找到依靠,与看待死亡的智慧,张芳慈说:「她认为死是朝向光明的。」

褒忠亭义民庙。诗人张芳慈的导览一同认识杜潘芳格的文学世界。

午后在凉井人文咖啡,经营者彭元岐再朗诵〈平安戏〉,诠释诗人的压抑、愤慨与无奈。植物专家戴德泉则带大家认识杜潘芳格诗中的客庄常见植物,包含芙蓉花、桂花、月桃、梧桐、樟树、莲蕉花的特质、客语用法与生活运用方式。最后由《亮语》杂志创办人彭瑜亮,分享自己的教育历程与理念,进行幽默风趣的二行诗教学。于是众人把今日的记忆结集成诗,带回了各自的生活。

延伸阅读:

  • 杜潘芳格《庆寿》、《朝晴》、《青凤兰波》、《芙蓉花的季节》
  • 张芳慈《越轨》、《红色漩涡》、《天光日》
  • 戴德泉《南庄植物志》
  • 亮孩《诗控城市》、《诗控餐桌》

➤苦楝花开的时节:新埔西湖吴浊流文学走读

时间:2022/6/26(8:30~17:00)
行程
:吴浊流故居→吴浊流艺文馆→宣王宫→刘恩宽古宅→苦楝树→金龙窑<br class="smart">导读
吴载威(吴浊流侄孙)
姚其中(台湾生态旅游协会古迹课程讲师)
张典婉(资深媒体工作者)
甘耀明(小说家)

文学家吴浊流成长于新竹新埔,任教于苗栗西湖。本场活动跨越县市交界,带文化人们走进文学家过往的生活场景。

古迹讲师姚其中从吴浊流故居前的「督宪光临纪念碑」与伯公庙讲起,除认识客家民间信仰,也讲述新埔大茅埔与小茅埔的发展史。吴浊流侄孙吴载威,则介绍吴家的兴起,与其飞行员大哥吴载熙过去于黑猫中队期间的英勇事迹。

午后围坐在吴浊流文学艺术馆中,作家张典婉分享她珍藏、由吴浊流主编的《台湾文艺》,并娓娓道出自身家庭与吴浊流的情谊,让大家对吴浊流有更立体的认识。作家甘耀明并领队走读「云梯书院」宣王宫、圣迹亭、刘恩宽古宅(翻译家刘慕沙老家),谈起西湖地景如何影响吴浊流的创作心境,他受到教书时认识的同事袖川小姐的鼓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大伙儿围着小伯公庙轮流朗读《亚细亚的孤儿》第一章:〈苦楝花开的时节〉。

吴浊流文学艺术馆。资深媒体人张典婉分享珍藏的《台湾文艺》杂志。

最后来到金龙窑,由窑主李锦明介绍窑场历史与经营理念,不时感叹老一辈制陶师不在了,传统柴烧「登窑」也逐渐消逝。本次走读所到之处,都充满农村的美、历史的美、时间停滞的美。愿这些美透过我们不断踏寻、关心这片土地,而能一直留存、美丽下去。

金龙窑。第三代窑主李锦明介绍窑烧文化。

延伸阅读:

  • 吴浊流《无花果》、《亚细亚的孤儿》、《台湾连翘》、《水月》
  • 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

➤药学诗人与水果之乡:卓兰詹冰文学走读

时间:2021/10/23(8:30~17:00)
行程
:詹冰故事文学馆暨饶平客语园区→詹冰故居→卓兰鹅肉担→峩仑庙→继述堂→智和医院→老庄中角伯公→饶平文化协会→老庄溪溪畔→汇丰观光果园→回卓兰镇上<br class="smart">导读
谢鸿文(儿童文学作家)
詹佩芬(卓兰客家饶平文化协会执行长)
詹前裕(詹冰侄子、画家)

苗栗客庄与文学交会的下一站是以水果著称的卓兰,文艺工作者围坐在詹冰故事文学馆园区前的芒果树下,欣赏卓兰国小师生动人的演出,不仅以客、华语朗诵呈现詹冰诗作〈插秧〉、〈连日大雨〉与〈我的日记簿〉,更演唱客语歌谣〈客家山歌序曲〉、〈禾埕记趣〉及〈桐花树下喔喔孺〉。

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特别应邀前来,分享与外公詹冰互动的点滴回忆,更形容詹冰的诗越读越有一种清澈感。蔡其昌与客家委员会主委杨长镇接着分别以铿锵有力,却不失感性的声韵,朗读詹冰诗作〈蜗牛〉、〈天门开的时候〉与〈椪柑〉。

著名画家、詹冰侄子詹前裕教授热心介绍近百年的詹冰故居建筑特色以及家族回忆。故居富有文人素雅别致的品味,日后预计规画为詹冰故居纪念馆,供人参访研究,更保存三代以来的家族记忆。

詹冰文学故事馆。詹冰姪子––詹前裕教授热心介绍近百年的故居格局以及家族回忆。

儿童文学作家谢鸿文,介绍文学馆周遭的詹冰诗作壁画〈插秧〉、〈雨〉与〈奇妙的梦〉等,解析诗文的对仗、排比与作为图像的呈现。他认为,詹冰的诗作能具体呈现画面,又能兼顾文字的诗意与韵律节奏,更不断尝试以最精简的文字,让人看见最丰富的意象。他更强调,读詹冰的诗,要记得发挥想像,感受詹冰澄澈的童心看见的世界。

卓兰客家饶平文化协会执行长詹佩芬则带领一行人走读峩仑庙、詹氏继述堂、智和医院、老庄中角伯公庙与老庄溪溪畔。最后到访在地果园,品尝正当时令的杨桃、水梨、柿子与芭乐,也体验詹冰诗作中描绘的农家田园风光及采果的乐趣。

延伸阅读:

  • 詹冰《绿血球》、《实验室》、《詹冰诗选集》
  • 谢鸿文《儿童文学的新生与新声》

➤归乡,回家的路:六堆钟理和、钟铁民走读

时间:2022/8/6(9:00~17:00)
行程
:双溪母树林(双溪热带树木园)→钟理和纪念馆→DIY调色→钟理和故居<br class="smart">导读
钟舜文(钟铁民女儿、画家)

文学走读压轴路线踏上南部六堆,横跨部分高雄、屏东的客家庄。首先深入美浓,直奔日治时期1935年设立的「双溪热带树木园」,由身兼画家、钟理和孙女及钟铁民三女儿的钟舜文,导览森林生态。这里有她甜蜜的童年,也有许多美浓乡亲的回忆。园中有珍贵的各种龙脑香,也谈及客家话称「船底树」的柚木。钟理和在〈贫贱夫妻〉中,描述妻子钟平妹为了扛起家计,不惜冒险到山中盗采柚木,钟理和因此自责不已,文章中流露出夫妻之间的鹣鲽情深。

双溪热带树木园。画家钟舜文沿途介绍双溪热带树木园中的各种植物。

钟舜文更带领大家朗诵钟铁民作品〈扬叶仔!飞归来! 〉,文中诉说着保育生态的重要性,期许众人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创办于1995年的美浓黄蝶祭,每年也会朗诵这首作品,透过仪式唤起大家对自然保育的重视,以及对万物生命的尊重。

钟理和纪念馆是台湾第一座平民文学家的纪念馆,馆内展示了钟理和生前珍贵的手稿、日记、生活用品等文学资料,看着陈列的文物,仿佛进入了文学时光隧道。钟舜文也带着大家在馆外进行「DIY调色卡」彩绘活动。

钟理和纪念馆。馆内保存了许多他生前珍贵的手稿、日记、生活用品等文学资料,可以感受钟理和对美浓这块土地深厚的情感。

走读的最后一站来到屏东县高树乡「大路关」的钟理和故居,其为典型的客家伙房建筑,墙外彩绘着钟理和的《假黎婆》与〈初恋〉,庭院里植有百年夜合花与桂花,是钟理和父亲钟镇荣(钟番薯)1910年兴建伙房时所栽种。走在六堆优美的农田与山林,文学家的身影仿佛历历在目,与大伙儿一同走进盛夏的归乡之路。

延伸阅读:

  • 钟理和《笠山农场》、《雨》、《原乡人》、《贫贱夫妻》、《假黎婆》
  • 钟铁民〈美浓的黄蝶祭〉、〈扬叶仔!飞归来! 〉、〈大地书房〉、〈泪滴禾下土〉、〈苦苓树〉、〈运动〉

参详.当代客家艺文沙龙】预计于2022年底集结出版,共3册,内容包含42场沙龙(含6场思辩场)、6场走读精华,敬请期待! ● (原文于2022-10-10在Openbook官网上首度刊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