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假文青
理科假文青

人不用很努力,但要很認真生活; 透過閱讀沉澱心靈,藉由分享讓彼此成長。

阅读| 卡片盒笔记:最高效思考笔记术,德国教授超强秘技,促进写作、学习与思考,使你洞见源源不断,成为专家

(编辑过)

📖卡片盒笔记:最高效思考笔记术,德国教授超强秘技,促进写作、学习与思考,使你洞见源源不断,成为专家

《卡片盒笔记》本书的灵魂人物尼克拉斯· 鲁曼(Niklas Luhmann),是有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在成为社会学教授之前,鲁曼连社会学的学位都没有,但他却利用独特的笔记方式,在短短一年之内,取得了当地大学的任教资格,并开始长达30年的「社会理论」研究计画。

鲁曼的一生总共出版了70 本书和400 篇论文,探究的主题横跨了多个跨学科领域:社会学、生物学、数学、电脑科学。最厉害的地方是,这些跨领域的著作不是写写发表而已,而是在当代学术界占有深的影响力。而之所以能够对知识有如此广泛的兴趣与高产出的能力,全源自于他发明的「卡片盒笔记法」。

▍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原文书《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是在2017年出版,我读的是去年才推出的繁体中文版,当时听到多位前辈与Podcast介绍时,就对「卡片盒笔记法」感到非常好奇,一个原本只是朝九晚五的公务员,却可以透过这种自创的方法,跨领域出这么多本书和论文,这套风靡欧美的卡片盒笔记法到底是如何操作?而这套方法与传统上我们习以为常的笔记方式差别在哪?

在介绍卡片盒笔记法之前,先问自己是否有类似经验:「为什么我们制订一个写作计画,最后往往更加写不出来?

这里直接先破题,关于写作没有人是从零开始,当你要一口气做完阅读、反思、发想、建立连结,最后在分辨差异、重新组织、编辑到校正这一连串的步骤,如果你是从零开始,光想就让人无从下手了。

回到主题,我们都听过像康乃尔笔记麦肯锡笔记这类帮助学习的方法,而鲁曼发明的卡片盒笔记法又比上述两个更进阶,着重在告诉我们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连结」,简单来说它是透过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卡片),串连出强大的知识网络。

而这本书除了讲述卡片盒笔记法的应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做笔记的「观念」。书中很多对于写作的关键法则,相当适合推荐给学生、研究生或从事写作工作的人阅读,当然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常常写些想法的企划、做一份文情并茂的报告,也相当推荐与适用。

 💡 在寫作這件事情上,建立計畫會讓我們限制住自己,反而缺乏彈性,變得更有壓力,需要更大的專注力與意志力去執行。

卡片盒笔记法是什么?

鲁曼(Luhmann)发明的卡片盒笔记法,德文的原文是「 Zettelkasten 」,其中Zettel 是卡片/笔记的意思,而Kasten 则是盒子/箱子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卡片盒笔记法」(英文是Slip-box)。先说明这段主要是方便有兴趣的人可以用对的key-word去search到相关的知识。

传统写作方式是采「由上而下」,透过主题来分类,长久发展下来就会遇到主题相关的笔记越来越多,结果愈来愈难找,最后就会再拆由更多的主题或是子主题,这类经验我自己是有很深刻的体验,最终我们会花很多的心力在「维护」这套系统上。

「卡片盒笔记」则恰恰相反,强调的是「由下而上」的思考模式,「卡片盒笔记」重视的是有效率的串接所有收集到各式各样不同的有趣知识点,而非着眼上述传统笔记由特定主题起头。强调一张笔记卡片上,只会写下一个想法,目的是让我们的学习、思考能「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笔记」上,尽可能简单所有流程,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复杂程序。笔记整理的越简单越好;没有过多的选择,反而更能增加我们的效能。

 💡 卡片盒系統是用來將你已經忘記的想法呈現在你眼前,讓頭腦專注在思考上面,而不是記憶。

接着,回到卡片笔记盒最成功的地方,如何建立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连结」?

这边简单的说明,它采用的是「索引编号」来替每一张卡片命名,然后写下这张卡片跟其他卡片的连结。想像第一张卡片编号为1,如果遇到与编号1没相关,那就会再给他一个独立的编号2,期间如果有与1或2有相关,则会看是与那张卡片有关联,给予对应的新编号如1a,以此类推,透过这种方式将卡片间的相关联性建立起来。 (详细说明可参考支持者成立的网站: https://zettelkasten.de/introduction/


在知道将卡片分类的规则后,接下来还需要知道如何将这些笔记(卡片),延伸到写出一篇文章。要发挥卡片笔记盒真正的效益,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善用下面几种不同类型的笔记:

  1. 灵感笔记(Fleeting Notes)当你脑海中一闪而过某个想法,迅速记下来的笔记,这些笔记只是一种提醒,用什么方式写都可以,而且过一两天就会扔掉。最重要的是记下笔记后的一两天之内,需要马上做检视,并归类分类。

  2. 文献笔记/读书笔记(Literature Notes)对所阅读到的内容,加入自己想要加注的笔记,标注的内容可能是未来可以用在思考或写作上的内容。这里的重点是要能知道这段话在说什么,以及自己可以如何运用,而非只是一字不漏照抄。

  3. 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把「灵感笔记」与「文献笔记」所写下的卡片拿出来对照,想想看这些笔记可以如何与你研究、思考或有兴趣的主题产生连结。在将理解后产生的新想法,转换成自己能「阐释」的笔记内容,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是未来写作的灵感来源。

  4. 专案笔记(Project Notes)这些笔记只跟某个特定的专案计划有关。它们是保存在特定专案项目的档案里,在专案结束后会被舍弃或存档。

上述的笔记分类方式,我个人消化后的总结是,将想法转换成卡片后,再藉由不同种类的笔记,有系统性的将这些知识进行内化,最后才归档纳入永久笔记,但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每张卡片上的想法都还是透过「索引编号」的方式彼此产生连结。

 💡 一則筆記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自身的脈絡和內容。

要能创造出一个这样的成功外部系统(卡片盒),关键在于:在日常做笔记的当下,需要透过自身不断思考、整合,确切实地的去理解各个知识点,且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语去理解、阐述每一个放入卡片盒中的笔记,并认真思考对自己的启发是什么?现在的卡片盒中,是不是已经存在既有的笔记,可以让我们连结?以及未来我们又可以如何应用这些想法、概念?

回到写作的本质,卡片笔记盒想要带给我们的除了是套工具方法论外,更重要的是心态上的转变,如果我们不是把学习当成「纯粹累积知识」,而是尝试去建立一个讯息可以应用的、学理跟思考模型的网络,我们便会进入一个「透过学习,产生更多学习」的正向循环。

 💡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之所以成功,關鍵在於筆記與筆記之間的「連結」。

卡片盒笔记心法

鲁曼一生当中积累了9 万则永久笔记,平均下来他每天写了6 则永久笔记,长期下来竟累积成惊人的数量。这与《原子习惯》这本书中提到的「每天都进步1%,一年后你会进步37倍」类似,一套好的方法与习惯,长期累积下来的复利效应是很惊人的。

下面分享我消化完卡片笔记盒这本书后,重点整理几个我认为很有参考价值的关键心法:

心法1:写作不是从零开始

传统的写作教学,会建议你事先做好写作的「计划」。你要先想好主题,写好大纲,然后依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写作。而卡片笔记盒强调的是,写作是一种「循环」的过程,并非线性发展,也无法遵循一定的程序。

这也是在开头提的写作如果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不清楚主题、兴趣或是研究,你就会对写作产生很困难的刻板印象。如果我们持续的将日常中闪过的一个想法、灵感,加以整理储存到灵感笔记,那你在撰写和整理笔记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写作了**。 **这里要告诉读者的是「写下来是唯一重要的事」,

 💡 寫作,是從一則筆記開始

这边提到多数人在写作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遇到写作瓶颈,鲁曼并不会勉强自己坚持在手边工作,而是会毅然决然的转身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也是卡片和笔记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允许自己同时间进行不同的写作计划」。日常中收集到的有趣素材,都可以发展成为我们未来写作的蓝图。若因为阅读到的资讯,跟现在手上写作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就选择放弃他们,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心法2:简单才是最重要的

鲁曼笔记的巧妙之处在于,他并不是按主题整理笔记,卡片盒系统则是用来将你已经忘记的想法呈现在你眼前,让头脑专注在思考上面,而不是记忆。

 💡 專注在必要的事上,避免不必要的複雜。

要做到专注这点,首先你必须要先创造容易执行的环境,一个重点就是:简单。这里指的不只是笔记的方法(系统要越单纯越好),还包括笔记内容(一则笔记只记录一个想法),唯有做到这点,你才能够完全的投入在「思考」上,而非系统或环境。

或许你会认为「写笔记」才是真正重要的工作,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时间、耐心跟意志力,而且你很可能在这压力之下会被压垮。事实并非如此:写笔记其实是最简单的部分,而且还不算是最主要的工作。思考才是。还有阅读、理解消化,然后产生想法。独立思考的真正敌人,不是外部的掌权者,而是我们自己的惰性。能否产生创新的想法,跟破除旧有的思考模式比较有关,而不是尽量产生愈多想法愈好。我并不是建议大家跳脱「卡片盒」来思考,而是要把卡片盒当成一种工具,帮助我们打破自己原本的思考习惯。

再者,就是创造容易执行的环境,在《原子习惯》这本书中也强调相同的概念,成功并不是单靠意志力,而是要有聪明的环境。就如同书中鲁曼认为在学术界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 跟頭腦智商無關,而是跟每天怎麼進行工作的方式有關。

针对成就非凡人士所做的研究已一再证实,成功并不是靠着强大意志力跟克服抗拒才达成的结果,而是因为有设计卓越的工作环境,可以在一开头就避免产生抗拒。与其跟各种不同的力量对抗,高效多产的人会避开阻力,这点很像柔道冠军。这不只与正确的心态有关,还与正确的工作流程有关。

心法3:熟悉并不等于理解

这里要传达的心法是「不要用硬记来学习」,要能真正「内化」阅读过的内容,就必须透过自己的「理解」记下来;要能很简明扼要的记下重要笔记的这件事情,是需要经过刻意练习的。

在学习的过程,当我们对某件事并不是真的了解时,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勇于面对自己。毕竟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我们很难知道自己是「真的理解」,还是「自以为自己理解」。书中推荐透过「阐述」的学习方式,来测试我们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当我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语重新论述某一个论点时,如果有任何理解上的漏洞,在阐述的过程中,这些漏洞就会逐一浮现。

藉由「阐述」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所读到的东西,这能帮助我们发现过去自己从来不知道的观点、进一步找出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并能让我们乐于享受整个学习思考的过程。

 💡 經驗豐富的學術閱讀者,通常在閱讀時心裡是帶著疑問,並且會試著把讀到的內容跟其他可能的解讀方式連接起來

对于学习的建议,读起来几乎就像是我们对于卡片盒的操作说明:

  1. 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记住的内容上头。

  2. 正确解读你想要保留下来的讯息(这包含思考什么是适合的提示)。

  3. 练习回想。

有创意的人善于辨识出相关性、找出关联与连结,并且以新颖的角度看事情,也就是说,他们会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书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

针对有创意的工程师所做的研究显示,遭逢困难时找出有创意、有效、实用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就等同于抽象化的能力。工程师愈擅长将特定的问题加以抽象化,解决方法也会愈切合实际需要,即使工程师进行抽象化的对象是问题本身也一样(Gassmann and Zeschky, 2008, 103)。抽象化也是分析与比较概念、进行类比,还有将想法结合起来的关键,尤其是要做跨学科研究时更是如此(Goldstone and Wilensky 2008)。

心法4:培养去中心化思维

卡片盒笔记法的方式并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是刚好相反:它使得学习者将自己的思考去中心化,分散到以其他想法组成的网络之中。学习、思考与写作应该不是为了要累积知识,而是为了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要做到这点,必须凭借新的经验和事实,不断质疑自己的思考习惯。

 💡 不要用分類和主題來整理筆記,而是用脈絡和連結來整理筆記。

卡片盒笔记法的观念则是「由下到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什么脉络之下我会再次遇到这个笔记? 」写笔记的关键在于,你要确保自己要用的时候,找得到那则笔记。由于卡片盒笔记是一个帮助你「思考」的工具,我们就不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单纯的储物柜,而是要在笔记之间建立连结和参照。之后,你就可以透过笔记去寻找笔记,透过回想特定的脉络,提取出那个脉络的笔记。这比起每次都从索引分类去寻找单一笔记来得好。

不要去想着如何把一则笔记放到「最正确」的资讯位置,而是去思考这一则笔记在未来,会如何被你「重新利用」。在你写一篇文章的过程当中,任何一个被你放弃不用的笔记,都可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成为另外一篇文章的核心论述。

心法5:养成习惯,建立正向循环

书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要改变行为,诀窍不是去打破旧有的习惯,也不是用意志力强迫自己,而是要有策略地建立新习惯去取代旧习惯」。在写作上,我们的目标便是养成新习惯:每当我们在阅读时,随时准备好纸跟笔,记下最重要跟最有趣的点。如果这个动作变成了习惯,它就更可能成为一种动力,把我们阅读时的发现转变为永久的笔记,并且与卡片盒里的其他笔记连接起来。养成「在外部的笔记记忆体当中思考」的习惯并不难,因为这个习惯的优点很明显。只要我们培养出新的习惯,便能去做任何直觉上觉得是对的事情,而不必费什么力。

 💡 改變行為,最好的方法是養成新的習慣去取代舊的習慣。

伟大的运动健身教练蜜雪儿・西格(Michelle Segar)就是运用了这种动力学,将顽固的懒惰虫转变成运动爱好者(Segar, 2015)。很多人不喜欢运动,但又知道自己该运动,而西格只做了一件事,就让他们动起来:创造出令人感到满足、会一直想重复的运动经验。不管她的学员是跑步、走路、团队运动、上健身房,或者骑脚踏车上班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些事上发现到某种东西,能够让自己拥有美好的经验,使得他们会想要一再重复。学员们一旦有了这种体验,便会觉得受到鼓励,也会想继续做更多尝试。他们因此进入了正向的循环,再也不需要什么意志力,因为他们变得很喜欢运动。

当你的经验愈多,就愈能仰赖自己的直觉告诉你下一步要做什么。直觉在这里并不是指什么神秘的力量,而是将过往的经验整合在一起。这是一种「透过多次成功或失败的反馈循环,所达到的深度学习的积累」。

▍后记

这是一本我阅读完后,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做文献探索跟反覆阅读。整本书传递的学习精随:先理解、然后建立连结。这与以前最大的差异应该就是在于理解后要如何有效的建立连结?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本书算是列在今年度最值得推荐的书单之一,除了写作心法与观念很值得细读外,打造个人的第二大脑更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目前我个人主要撰写文章与知识库管理工具是Notion,它的弹性让我当时从Trello转换过来时,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学习并建立自己的系统(惊!),而读完这本书后,对于阅读与笔记这块有很颠覆的思维,思考要如何实行「卡片盒笔记」,也还在试玩跟评估是否要用Obsidian、Heptabase等软体达到有效的「知识连结」这件事,进而让写作变成一种纯粹的乐趣。

#阅读笔记#B058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