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賓鴻
祁賓鴻

香港01,國際分析與政治評論

开战后首提乌东「科索沃模式」:普京想对西方说什么?

4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于克里姆林宫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两人谈话将近1小时后,普京既同意联合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与亚速钢铁厂的平民撤离工作,也对三大关键议题表达立场。

首先,在俄乌谈判议题上,普京表示:「尽管军事行动正在进行中,我们仍然希望能在外交轨道上达成协议。」普京提到,俄乌原本在伊斯坦堡会谈后「成功实现了重大突破」,但相关势力随后于布查(Bucha)制造与俄军无关的「挑衅」,导致乌克兰谈判代表的立场出现巨大变化,开始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出尔反尔,并搁置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两「共和国」的地位问题。但尽管如此,谈判仍以线上形式继续进行,普京强调,「希望这能带来一些积极结果。」

第二,在乌东主权争议上,普京援引了联合国国际法院对科索沃的判决,即在行使自决权时,任何国家的内部领土都没有义务向该国中央当局申请宣布主权。普京强调,顿巴斯地区也有同样权利宣布其主权,对此古特雷斯虽回答「联合国不承认科索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却遭普京反驳「但国际法院确实承认了这点。」

普京进一步强调,如果科索沃模式开创了先例,顿巴斯的「共和国」自然也能适用。 「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们在西方的对手,都这样对待科索沃问题」,普京也提到,顿巴斯地区的两「共和国」皆要求俄罗斯为其提供军事援助,「我们有权利这样做,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51条。」

第三,针对俄罗斯国际定位与身分的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始终支持联合国。 「就在几年前,我们听到有人说联合国已经过时了,不再需要它了。每当联合国有意阻止某些人在国际舞台上实现其目标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普京同时意有所指,「我们的一些(联合国)同事谈论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时,其言论有些奇怪。我们认为,主要的规则应该是根据《联合国宪章》以及该组织通过的其他文件,而不是某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确保自己的利益而撰写的一些文件。」

普京最后指出,俄罗斯一直强调,没有其他世界性组织能像联合国一样,因此有必要珍惜这个二战后为解决争端而创建的机构。


科索沃与乌东的似曾相识

综观普京上述表态,虽是意在向联合国释出善意,却也着实透露其眼下面对俄乌冲突的两大取态;其中「承认乌东独立有科索沃先例」之说,可谓贯穿发言内容。

第一,俄罗斯虽表示不放弃谈判,愿寻求与乌克兰的外交解方,却也借科索沃一例重申:顿巴斯地区的独立势在必行,正如乌克兰必须同意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般,此一议题没有退让空间;第二,俄罗斯并非国际关系「异类」,即便发动战争、肢解他国领土,确有国际观感问题,但西方早有科索沃先例,在此脉络下,俄罗斯实与欧美位处同一「道德水平」,西方的「助人为乐」与俄罗斯的「跨界要求」,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而回顾科索沃争议,普京之所以要援引此例,是因其与乌东烽火共享了部分类似情境。 1991年,科索沃地方势力举行独立公投,投票率高达90%,支持科索沃独立者多达98%,但公投结果被宣布无效;1995年起,科索沃游击队与塞尔维亚治安部队发生多起冲突,局面迅速失控、引爆战争,北约更在1999年空袭南斯拉夫联盟,迫使后者被迫接受维和部队进驻接管科索沃。自此科索沃便在联合国托管下实质独立,塞尔维亚对其仅有名义上的主权,而无统治能力。

长年以来,面对科索沃日渐高涨的独立呼声,塞尔维亚始终坚持「自治不分裂」的谈判底线,最终科索沃眼见协商无果,便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对此境况,塞尔维亚虽祭出多项制裁措施、并施压各国不得与其建交,却终究难抗北约、联合国对科索沃的背后撑腰,且科塞双方皆已为此流血漂杵多年,实在不堪冲突再起,故塞尔维亚最后只能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主权」,同时保证「绝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独立」,打落牙齿和血吞。

2008年2月18日,塞科边境小城米特罗维察,在科塞族居民举行示威集会,抗议科索沃官方宣布科索沃公投独立的决定。 (Getty Images)而乌东问题的演变过程,则与科索沃之例略有不同。顿巴斯两「共和国」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实质独立,并与乌克兰政府军展开长达8年的武装冲突,基辅对其无法实施直接统治,俄罗斯亦暗中协助乌东民间武装,并在2022年宣布承认乌东独立,随后直接挥军「解放顿巴斯」。

与科索沃之例相比,乌东与基辅的8年冲突发展,其实更像1995年至1999年的战争情境,而非1999年到2008年的战后分裂状态;而北约与俄军的介入,过程也有些许不同,北约是在1999年大规模轰炸塞尔维亚后,又在2008年支持科索沃宣布独立,俄军则是自2014年起长期支援乌东民间武装,并在2022年宣布承认乌东独立,同时加码开战。

但两例相照下,普京意欲提取的政治元素显而易见:人民有权在受压迫后行使自决权,而域外国家也能在「人道主义」旗帜下派兵介入、遂行外交承认。 1999年北约以「制止种族灭绝」为由,大规模轰炸南斯拉夫,受到后世历史书写的广泛吹捧,时任美国国务卿、积极主战的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至今仍被称作「民主捍卫者」;联合国即便如古特雷斯所述,没有承认科索沃独立,国际法院却已在2010年7月22日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且时至今日已有86个联合国成员国承认科索沃,甚至与其建交。故俄罗斯今日所为再怎么「令人发指」,也不过是「重走西方旧路」。


普京的两个讯息

然普京引用科索沃先例,除欲讽刺欧美道德双标、不知反省外,实也意在传递两大现实政治讯号。

第一,开弓没有回头箭,正如北约不惜轰炸塞尔维亚平民也要力保科索沃独立,此次俄罗斯发兵乌克兰,不论是为达成何种战略目标,从力阻北约东扩、解放顿巴斯,到外界预测的夺取敖德萨出海口,乌克兰都势必经历「被改造」的过程,直至俄罗斯认为水到渠成。这意味乌克兰不可能重回过往,正如科索沃亦不可能再成塞尔维亚自治省般。

而回顾战争发展,「解放顿巴斯」更像俄罗斯用以翘动区域局势的支点。从其开战之初随即包围基辅、派出谈判代表团、提出几大要求来看,莫斯科原本是将「解放顿巴斯」与「阻止北约东扩」相捆绑,并期望乌克兰能因此次打击自我「芬兰化」,不仅让出克里米亚与顿巴斯主权,更遂行内政改造、压制极端反俄情绪、取缔亚速营等极端组织,同时明文承诺不加入北约。

然由现实发展观之,情况显然不照俄罗斯想像的剧本演出,但其也不可能空手而归,故「解放顿巴斯」成了行动下限,改造乌克兰以「阻止北约东扩」,则成了另一条行动主线。在此境况下,局势开始滑向「朝鲜模式」,即俄军不再「绑手绑脚」、固守特别军事行动状态,而是开始如在叙利亚战场般,放开了大打。而伴随俄军掌握战场优势,顿巴斯外的乌克兰领土只能陆续被占,眼下俄罗斯不仅在赫尔松(Kherson)遂行统治,更已开始进行马里乌波尔(Mariupol)的重建工作,甚至预计在被占领地发行卢布,上述地区恐怕再无重回乌克兰之可能。

而普京即便表示不放弃与乌克兰谈判,但正如塞尔维亚、科索沃亦曾谈判多年无果般,终究是要有谈判桌外的情境变化,才有可能迫使一方默认既成事实。于塞尔维亚而言,是北约与联合国对科索沃的实质支持;在俄乌冲突,则是俄军对乌克兰的实质占领与撕裂。对待俄乌谈判,普京的立场始终如一,那便是乌克兰必须「被改造」,以符合俄罗斯的安全需求;乌克兰的选择空间,则从始至终都十分有限,若不是于开战之初答应俄罗斯条件,便是在生灵涂炭后被迫面对乌克兰遭分割的现实,毕竟北约此次显然无意重演1999年的科索沃剧本,为乌克兰冒险大规模轰炸俄罗斯本土。

第二,普京即便态度强硬,却也认为俄乌冲突只是「区域内的烟硝」,如果西方愿意,此事可以不用上升到大国的集团对立。当年科索沃冲突虽惨烈,却也终究未让欧盟、美国与塞尔维亚彻底决裂;彼时俄罗斯即便反对科索沃独立,认为此举会令车臣等争相仿效,解开束缚冲突的锁链,却也没有因此全面挑战联合国与北约体系,更未将此事上升为东西集团的新冷战。

在普京看来,俄乌战争既为「改造乌克兰」,也是意在对北约划出明确红线,而不是与西方全面决裂的开端,更非外界流传的各种主义复辟,仿佛俄罗斯即将开展「新蒙古西征」般。当代媒体、知识界分析东方威权政体的对外政策时,往往习惯套用源自历史的某种「宏大叙事」,例如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被描绘为「新奥斯曼主义」掌旗官,普京也因俄乌冲突被强塞进「大斯拉夫主义」、「大俄罗斯主义」、「新欧亚主义」等各种解释框架内,仿佛若无西方制裁的「正义之槌」,俄军铁骑便将持续杀戮、直至地平线尽头。

但事实上,埃尔多安也好,普京也罢,历史话语更多是其实现内部动员、凝聚民心的宣传机制,以当今土俄实力观之,要让国家重回帝国时代的辽阔幅员、万邦来朝,无异于缘木求鱼,两国更多是在后冷战时代,由务实视角出发,维护并拓展国家利益,任何主义只要符合其当下政策所需,都能发挥一定影响力,但不会是永远的政策主调。

故与其说俄罗斯此次出兵乌克兰,是为实践欧亚主义野心,创建反海权大同盟,不如说俄罗斯是在传统地缘政治视角下,将乌克兰当作与北约的「再沟通」祭品,并将中俄关系、俄印关系等可操作筹码,全部汇集当作抵御西方经济制裁、舆论围剿的护盾。普京心知肚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必然引发区域紧张,并让欧美、北约祭出各种反俄手段,但其也借科索沃一例暗示西方,各种操作「点到即可」,正如波兰高调反俄、拒用卢布购买俄气惨遭断气后,最后仍须转向德国购买俄气般,俄乌的「家务事」未必要导致欧洲「自我为难」,更不用成为新冷战、乃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端。

普京前助理苏尔科夫(Vladislav Surkov)曾在2018年撰写《孤独的混血儿》一文,提及俄罗斯曾走过400年向东路、400年向西路,眼下必须走出「第三条路」,也就是成为罗马和君士坦丁堡陷落后的「第三罗马」,在东西之间悍然独行。如此论述,恰可比拟普京今日心态:要最大程度维护俄罗斯国家利益,便不能全然舍弃自己与东西两方的政治连结。换言之,俄乌冲突再怎么激烈,中俄关系、美俄关系、欧俄关系,始终都是普京用来「相互成全」的工具,即便西方可能因一时的政策失误,将俄罗斯推向中国,莫斯科也不会因此放弃与美欧的互动往来,更不可能自绝于联合国、另起炉灶,正如袭名而来的「第三罗马」,终究是继承了罗马光环。


原文网址: 开战后首提乌东「科索沃模式」:普京想对西方说什么?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764961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