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兽
金兽

哔哩哔哩:https://space.bilibili.com/453373112 油管:https://www.youtube.com/@JS_dushu HIVE:https://hive.blog/@weisheng167388

365天聽書231-237(附:小學操場上的歪脖子樹)

(圖片由Dall.E製作)


8月20日星期六《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8月21日星期日《反脆弱》
8月22日星期一《人體簡史》
8月23日星期二《黑天鵝》
8月24日星期三《生存與命運》
8月25日星期四《皆大歡喜》
8月26日星期五《芳華》

1

先說《黑天鵝》。

書很早就讀過了,如果只看書的名字還以為是浪漫愛情,看了簡介就會知道這書其實是在講如何應對不可知的未來。當時讀這本書並不是因為自己陷入了虛偽的人生哲學不可自拔,而是因為要炒股。聽股評總是講黑天鵝,就想要自己了解一下。現在我覺得黑天鵝是躲不過的,因為除了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黑天鵝的事件以外,還有針對你個人的黑天鵝事件。結果就是你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好的壞的總要在自己頭上來一下的。不過讀完這本書的人遇到黑天鵝事件的時候心態可能會比較好。以前一直想不通的事,現在用一個聽起來特別藝術的名字“黑天鵝”一概括,好像眼前的問題就已經得到解決了一樣。

2

再說《芳華》。

原著我從圖書館借回家沒有細讀,只是大略翻過。但是同名電影我挺喜歡的。雖然電影裡的故事和人都和我自己的生活八竿子打不著,但是和我一直以來心裡的一個想法事符合的,就是人都希望自己擁有真正美好的東西。這個真正美好的東西,可以是有形的,比如美麗的山水,比如藝術品,再比如愛人;也可以是無形的,比如榮譽,比如幸福,比如滿足感。這個真正美好的東西一定是易逝的,也一定是難以得到的,一定是稀有的,一定是讓人產生強烈競爭的。所以對能力有限,出身平凡的人來說,總是只能望洋興嘆的,總是擦肩而過的,總是懊悔的,總是自責的,總是就算過了很多年還希望用一部電影或者一個故事記錄的。

3

最近在聽《主角》的有聲書。

裡面也有“黑天鵝”和“想要擁有真正美好的東西”。面對“黑天鵝”,我們可以注意積累,注意底子,厚積薄發,一鳴驚人,正如故事中的主角,憶秦娥做的一樣。而面對真正想要擁有的美好,很多人就只能放棄和自我毀滅。憶秦娥當然就是這個故事裡真正美好的事物,然而她一直心有所屬的人卻並沒有和她在一起,最後勝出的是臉皮厚,死纏爛打的副專員的兒子。風蕭蕭為什麼放棄,為什麼看了一眼副專員的兒子和憶秦娥在一起連問都沒問清楚就放棄了,就走了,就開始酗酒了。這是根植在內心裡的自卑。他始終還是覺得自己配不上憶秦娥。如果說憶秦娥在誰的心裡更接近那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的形象,肯定是風蕭蕭,然而把憶秦娥看得太高,就把自己看低了。可是真的不把自己看低,能競爭地過副專員的兒子嗎。還是競爭不過。憶秦娥被欺負的時候,你能挺身而出,能理解和同情,然而解決不了問題。副專員的兒子可以解決問題。這真是讓人喪氣的事。

4

今天想要回憶的是三棵樹。

我的小學,操場上有三棵樹。一棵挺拔舒展,一棵稍矮但是筆直,還有一棵歪脖子樹。我在小學,有兩個最要好的朋友,我們三個人每個人挑選了一棵樹假裝是自己的基地,每次下課就會跑到樹下。屬於我的那棵樹是那棵歪脖子樹。

這並不是說我的朋友欺負我,也不是因為挑選樹的時候我跑得最慢。我當時就是很單純地感覺歪脖子樹好看。憑什麼樹就一定要長得筆直呢,我就喜歡歪著長,你能拿我怎麼樣?我當時心裡確實就是懷著這樣的心態。

我喜歡獨闢蹊徑,願意與眾不同,欣賞的是蝎子拉屎——獨(毒)一份。我很害怕自己被淹沒在人海裡,我不想抬起頭的時候被看見和其他所有人的面孔都一樣。

了解到我的這個特點,就能解釋很多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比如小學時課間大家都是在操場上瘋跑,我就不跑,我喜歡爬杆,升旗的桿子我可以爬到頂。有一次小學的班主任課間在辦公室裡喝茶,朝窗戶外面一瞥,結果剛好看到我爬到了旗桿的頂端,正一邊緊緊抱著旗桿一邊和圍在下面的朋友們打招呼呢。這把班主任嚇得不輕。她沒敢當時大聲喊我,怕我摔下來,但是等我自己下來以後,把我叫到辦公室臭罵了一通。

再比如大學第一年,某公開課的老師第一節課讓我們討論那門課是否有開的必要。階梯教室裡的同學們都說有必要,我就非要站起來和大家反著來,我說沒必要,而且振振有詞。好幾位同學想要和我辯論,最後都敗下陣來。最後有位同學站起來說: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我心裡暗罵他詭辯,但最後全部人給他掌聲,我也就不再說什麼了。這門課的老師挺好的,年底並沒有讓我掛課。

又比如找工作,作為師範畢業生,同學都希望去市屬學校。我就偏偏不喜歡。我去的學校都是廠礦企業辦的附屬學校。最後進入了某鐵路學校工作,也算是鐵路職工,住在鐵路局的單身公寓,工作證上也是鐵路局的徽章。後來企業學校都教給地方教育局了,我也出國了。

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說我這個人“隔路”。我當時聽不懂,問,什麼是“隔路”。答,就是和人不一樣。也罷。

不過人的棱角總是會被磨平的。就好像河水里的鵝卵石。你不走,水會推著你走的。想要走得順溜一些,你就必須失去自己的棱角。就算你根本不想走,就像待在原地,不斷的水流沖刷也會讓你越來越圓潤的。

不想失去棱角,除非你自己夠硬,且自甘寂寞。

我挺自甘寂寞的。我對金錢沒有太多要求,夠用就行。我對人情也不是很在乎,遇到能聊幾句的人就聊幾句,遇不到就自己待著。我不覺得自己這樣有什麼不對。

但我還不夠硬。所以在很多事上還需要和討厭的人合作,所以對很多我自己看不起的人我依舊笑臉相迎。當然接下來就是焦慮和內耗。王小波說的對,人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不想痛苦,要不就是讓自己不要那麼無能,要不就多看些心理輔導書籍讓自己不要那麼憤怒。

外圓內方是條路,畢竟歪脖子樹也是要活下去的。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聲明

喜歡我的文章嗎?
別忘了給點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載入中…

發布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