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tan
suntan

投資之外教育之内

二战框架下的中美之争

今天一整天的思考和工作都被一部即将立法的草案给打乱,时间也所剩无多,整理一下思路,TGIF。

第一个必须清楚的是:香港的问题,台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中美关系的问题。香港走到这一步,或者说,北京要下这一步棋,其实是整个中美关系恶化,或者是自从习上台的集权和倒退所开启的大趋势之下的一个情理之中的事情。

社交平台当然炸开了锅,Youtubers, 网红也都迫不及待地抱上这个大热点,这当中最客观和有分析价值的还是推荐文昭大神的:

然而,自己的思路还是凌乱的不行,最后发现,受老马名言的启迪“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再次翻开历史的相似部分,才稍稍有些眉目。其中,回顾美日二战的好几个回合,以及最终的终局之战,可以得到以下有趣的一些观察:

1. “Never bet against America.” x 2

这是股神巴菲特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重复了两遍的话。当然他的上下文是在谈即使在当下资本市场史无前例的崩盘和震荡下,美国股市的韧性和最终强势。而这里主要是借用一下。以下是历史课:

a.美国打击对手的手段可以说是循序渐进,每步都有得失的算计和时间的考量

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导致美国内部保护主义崛起,1930年通过“Smooth-Hawley Tarriff Act”,虽然没有针对日本(其实首当其冲的是加拿大等农业必需品的进口国),却让当时本来就在萧条期的日本雪上加霜,90%的关税直接把刚开始复苏的支柱出口产业(eg 丝绸)又打趴回去。

这个贸易战的利弊和对美国大萧条的帮助还充满历史争议,一如当下的美国发起的全球贸易战。然而对于受强势对手降维打击和受冲击的国家,例如当时的日本,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接下来的历史,就是日本选择走上了武力扩张和大败局的不归路。

1940年,全世界已经基本都进入战争焦灼状态,美国还在保持中立发战争财,两边都做武器买卖,石油买卖,各种战略物资买卖,只是必要时从人道和自身利益出发才间接的帮助同盟国。 3月日本在南京建立伪政府,6月法国投降,7月美国新上任的战争部长才对轴心国发起进一步的经济制裁,约束对日本的武器和战略物资的出口。

1940年10月,美国才基本上全面禁止对轴心国的物资出口。这也迫使日本扩大战线,进一步侵略南亚和印度,以替代它在美国那边失去的战略物资渠道。

1941年夏天,罗斯福下令冻结所有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并将禁运令延伸至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物资。这也逼使日本铤而走险,发动了之后冬天的珍珠港偷袭。

1941年圣诞节前,珍珠港偷袭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正式进入二战。

b.美国的社会动员能力更偏指数型的:一开始比较缓慢,聚集动能,最后集中爆发。

c.制度优势(集权vs. 民主),并不是一个现在才被人热论的话题。日本(和德国)在战争初期就一度认为自己的军国主义和企业国有化是制胜的保证。

2. 大国之争,时间的跨度非常人所预备和想象

虽然二战在1939年才正式爆发,其实世界的大变天早在差不多10年前的1930年,就以贸易战和之后的满洲国开始了。

其实这个观察点,以美苏冷战的历史来举例更有说服力:首先时间的跨度就更加惊人,占据了上个世纪将近一半的历史(1945-1991),当中的反转和交战回合不仅频率惊人,也极具戏剧性——随手在IMDB上一搜,以冷战为题材或背景的影视作品就有1256部,其中包括最近很火的“切尔诺贝利”,甚至漫威宇宙的大部分历史设定都可以划入冷战时期之内。然后比较一下北韩题材的392部,也足以体现其影响力和历史的纵深:

然而,冷战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其性质上和当下中美冲突的相似性。我自己也是现学现卖,从基本的历史印象和对当下局势的理解入手,分享几个自认为有趣的点:

  1. 美苏关系并非一直紧张和长期保持你死我活的战备状态,从1969-1979,尤其在Nixon总统期间,签订的一系列“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ALT)”让美苏关系享受长达近10年 的“缓和政策期(Detente)”。在缓和期,当时美国最先进的计算设备IBM 360/50 都可以被苏联采购在国家机构内应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脑补比较一下华为5G 当下的处境)
  2. “缓和政策期”的结束恰好是因为里根(R. Reagan)当选美国总统,代表着美国保守主义的抬头。而总所周知,DJ Trump的偶像刚好也是里根。
  3. 如果说当下我们正处在冷战2.0的起点,当年冷战最大的科技亮点:太空军备竞赛(Space Race),也反映在现在无论是双方政府层面的热衷积极还是民间以SpaceX 和BlueOrigin 为代表的商业尝试上,然后就发现一个有趣的镜像的Space Race 2.0。

当然那会美国的对手和当下的比也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点,就是基础科学和基础研发的环境和机制。这个直接表现在成绩上:苏联在纯数学,理论物理和太空科学等方面比肩美国甚至有些细分领域独步当时;日本在二战结束前也有至少两位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们战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

3.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战斗力

当日本正为自己偷袭珍珠港的成功沾沾自喜,殊不知丘吉尔已经为美国被拖下水高兴的睡不着觉,而真正结束战争的,不是媒体的嘴炮,不是战场上的短兵相接,也不是国内全民舆论宣传自嗨,更不是股市的高低起伏。而是曼哈顿计划的秘密进行,以及最终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核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