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
秋涼

早年給體制打過工,業餘策展人,在韓國和義大利生活過,目前以陸配身份在台灣讀博。

如果想得罪意大利人,就去点一杯美式咖啡|野声电台

欢迎扫码收听我们的播客节目「野声」
星巴克品牌的灵感诞生于七十年代的米兰街头,但直到近半个世纪后,第一家星巴克才得以进驻意大利。正如在建筑、设计等其他行业上背负着历史包袱,意大利人也对浓缩咖啡(espresso)的传统有所坚持,对席卷世界的精品咖啡浪潮敬而远之。在本期电台中,我们邀请来自台北的专业咖啡师阿航,一起讨论咖啡文化,并分享Adon与陈茧合作的原创歌曲《一块钱》,以及作家阎连科的新作《她们》。

第一杯咖啡

秋凉:都说“意大利人的血管里流淌着浓缩咖啡”,意大利人对自己的咖啡文化非常骄傲,如果你去一家意大利的咖啡吧点一杯美式咖啡,可能会被咖啡师丢白眼。据说星巴克咖啡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就是在米兰喝咖啡时产生了创业灵感,在1971年创立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星巴克连锁店,但直到2018年,星巴克才首次进驻意大利市场。和欧美国家相比,亚洲的咖啡出现时间不长,但也已经作为一种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进入大众生活中,像我几个看《老友记》长大的朋友,就很早开始喝星巴克、上岛咖啡等等,也有朋友走上了职业咖啡师的道路。今天我们邀请到台湾的精品咖啡师阿航一起来聊聊咖啡文化。

阿航: 「野声」电台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阿航,目前在台北生活,是一名咖啡师,但是和一般的咖啡师工作内容其实不太一样,我是在一家萨尔瓦多的生豆和熟豆的贸易商工作,所以除了接触一般的消费者之外,我们很多时候还在把从产地进口过来的生豆另外卖给一般的咖啡店家。

秋凉:阿航你做咖啡师这么久,还记得喝过的第一杯咖啡吗?放在现在会怎么评价它呢?

阿航:对我来说有两种意义上不太一样的“第一杯”咖啡吧,分别带入来完全不同的面貌。我小时候第一次喝咖啡是国小的时候,那时候超商里有一种罐装的拿铁咖啡,外观带有文艺气息,对我来讲有种品味认同的感觉,现在来看的话其实不过是一个咖啡调味牛奶,但回过头来看,这样子的包装和产品行销真的非常厉害,因为同一时间星巴克也开始在台湾开店,这两家咖啡其实都是同一家台湾的公司——统一集团在运作的。对我来讲,这好像一个设计好的道路,一步一步引导我,从超商咖啡越喝越贵,喜欢上喝星巴克,高中时候还会在早上特地去星巴克买咖啡,然后坐公车回学校上课。

如果说第一杯咖啡让我掉进星巴克的泥沼,那么第二杯咖啡可以说是让我不再开始喝星巴克的起点。大学的时候去一家“甜在心”的早午餐的咖啡厅,我们当时也不太懂咖啡,乱选了四支不同产区的黑咖啡,喝过一轮之后我感觉好像开启了一个黑盒子,进入了之前完全没有碰触过的事物,又好像找到一个新玩具的感觉,原来不同产区的咖啡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会有各自很鲜明的特色,像伊索比亚的咖啡会喝到柑橘水果类的味道,这是以前完全不能够想象的。放到现在来看我仍然觉得当初那四杯还是很厉害的,对我这样没有喝过精品咖啡或者强调咖啡不同风味的人,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不同咖啡带来的个性,所以我就一头栽入精品咖啡这种很专业的各种展区、各种世界里去了。这里我稍微介绍一下精品咖啡,它其实是一种更讲究不同产区(的咖啡),各自咖啡可以表现这些产区的风土特色所造成的不同风味,这是喝精品咖啡的最大乐趣。

台南甜在心咖啡©️ Cass Lifestyle

秋凉:我最早是在一个老师家里喝到速溶配咖啡伴侣的咖啡,后来接触到上岛咖啡、新岛咖啡,这些咖啡很多是台湾人到内地开的。我也是那时候了解原来咖啡除了速溶还有现磨、手冲等等,后来出现了一些打着文艺标签的咖啡店,通常有些书籍、电影活动,还有特色的灯饰,吸引年轻人去拍照打卡。现在咖啡馆的生态可能更加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去专业的咖啡馆,也可以去便利店,甚至网上点单,可以说群雄并起,相互交融。之前像瑞幸咖啡“互联网+咖啡”的模式之前疯狂扩张,但又迅速倒下,成为一个破碎的互联网泡沫。不过新生代的强势崛起是未来很难改变的一个格局,在普通人之中,对咖啡的认知度还有消费需求还是保持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比如在苏州十全街、平江路等商业街区就出现了很多独立小众的咖啡店,也有很多优秀的咖啡师。阿航成为一名咖啡师,是不是像升级打怪一样经历重重磨炼呢?

阿航:我和精品咖啡的关系比较像在玩,从一开始喝到不同产区的咖啡之后,我就一直想去喝到更多不同的咖啡,但精品咖啡说实话还蛮贵的,那时候负担不起,所以就很自然而然地开始自己在家里冲咖啡。大学毕业后我去当兵的地方刚好是国家公园的山上,在山上的管理站其实还有蛮多空闲的时间,几乎每一天都在冲咖啡,在管理站每个人都成了我的试验品,有来宾来我都会冲咖啡给他们喝,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需要不停挖掘新的资料,需要了解这些豆子是从什么产区出来的,带有什么样的特色,后处理是什么样的,烘焙度怎样,不同的冲煮方式(手冲或者法压等等)各自会呈现出咖啡不同的面貌,当你冲得越来越多,就会知道得越来越多,就会慢慢累积成你对咖啡认知的一个架构,于是每一支豆子、每一杯咖啡就像一个游戏关卡一样,你有很多途径去破关,比如用高一点的水温凸显香气,或者冲得后端一点来凸显这支咖啡的甜味,冲咖啡的过程变得非常有机和多元,各种可能性都在里面。去外面喝咖啡的时候,你也不仅仅只是喝咖啡而已,还会看到咖啡师是怎么做出一杯咖啡的,他想要呈现什么咖啡给你,形成了很多连接:你跟冲咖啡给你喝的人,你跟顾客……于是这场游戏就变成越来越多人进入这场游戏,大家越玩越投入,到最后就像滚雪球一样,能挖掘的东西越来越多,完全玩不完。

我还记得当初学冲咖啡的时候受到一个澳洲的咖啡师影响非常大,他是2012年世界手冲大赛的冠军Matt Perger,他拿了一台磨谷物的机器,发现拿来磨咖啡豆出来的效果非常好,磨出来的咖啡粉每颗粉粒大小一致,这对冲咖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细的咖啡粉风味很容易出来但也容易苦,粗的话味道风味又会出不来,你很难去掌握取舍,那这位澳洲咖啡师通过围观一台磨豆机的分布后,重新架构了我们对冲咖啡的充足想象,你可以很自由地去操控咖啡在不同阶段想要呈现什么样的风味,这是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人,面对咖啡我觉得我们角色有点相似,他是很专注在咖啡这件事,投入很多时间,不停地去挖掘这件事的可能和极限。


意大利咖啡≠意式咖啡

秋凉:像我和Adon在意大利生活比较久了,发现这里的咖啡文化和别处很不一样,虽然星巴克是打着“意式咖啡”的旗号,但意大利人对星巴克是嗤之以鼻的,那我们请Adon来介绍一下在意大利喝咖啡是什么样的。

浓缩咖啡(espresso)是意大利咖啡的代表

Adon:我在来意大利之前没有喝咖啡的习惯,顶多去7-11买套餐,也很少去星巴克或者专业的咖啡馆,直到意大利才养成了天天喝的习惯,现在一天至少两杯。意大利喝咖啡第一是速度快,大部分喝浓缩咖啡,非常小的一杯,一口就结束,就像在清口腔,喜欢咖啡在口腔里的浓郁气味,虽然也会和做咖啡的人聊天,但总的过程就很快。我实习的时候早上10点被同事叫去喝咖啡,12点吃完午饭又一杯,下午4点下班前又一杯,喝到我心跳加速,他们就是这样时不时来一杯。后来我学意大利语的时候学到喝咖啡的潜规则,意大利人早上11点以后不会点卡布其诺(因为不利于消化),清洗摩卡壶的时候也不会用洗洁精,而是用温热的水。如果是没有喝浓缩咖啡习惯的人,会喜欢点口味更温和或者量更大的咖啡,例如卡布奇诺,奶比较多,分量看起来也比较多。

秋凉:我观察到的是,如果是中国人的话在早上点咖啡都是点卡布奇诺,如果是意大利人的话就比较喜欢点浓缩,感觉东方人喝咖啡更喜欢做加法,要加奶,加点心,加氛围,而意大利人喝咖啡可能就更加功能性,提个神,半分钟喝完就走了,那阿航是怎么看待这些区别呢?

阿航:这几年在咖啡店工作的经验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台湾的消费者和欧美人士有一个很显着的差异,台湾人来咖啡店消费是有一点像个专门的行程,像是去吃一个大餐,或者一个约会行程,比较像日常之外的休闲,而不是每天必经的过程,所以就发现台湾的消费者很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比如今年有哪个国家有比较特殊的豆子,或者新上市的氮气咖啡,台湾的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所以很幸运地造成一种向上的循环,店家拿出一些相对实验性或者高单价的,消费者更愿意去买单,这样店家更有机会拿出更多的产品,形成一个很正向的循环。这点会让咖啡的从业人员更愿意花钱投资在新的实物上面,提升它们的品质,因为知道可以在市场这边得到回馈。那对比欧美的消费者的话,咖啡更像是每日习惯,take a break,抽支烟的感觉,时间是非常短的,碰过非常多的外国人进到店里径直走到吧台前面,不看菜单直接点了,我们一杯咖啡160或者180(台币),他们五分钟就喝完了,我觉得会间接影响到他们国家的消费情况。

我去年去意大利有特别去米兰和罗马的几家(咖啡店),不是意大利式的经典咖啡馆,而是做精品咖啡比较新式的,我会和它们的咖啡师聊一聊,发现一个很共同的现象:意大利的消费者不管是对于多元面貌的咖啡,或者稍微高单价的咖啡,接受度不是那么高,他们店家可能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其实是是游客或者外国移民之类的,精品咖啡在当地的推广其实非常困难,因为咖啡对他们来说是必需品,价钱也相对非常便宜,一杯可能1欧或者1.5欧,而台湾要贵三四倍,他们一天下来要喝三四杯,但每一杯都是一模一样的,明明是个咖啡消费大国,也拥有很久的咖啡历史,但这样相对比较新和精致化的咖啡文化,反而在当地不太能够被大家接受。

意大利的一家精品咖啡店(阿航拍摄)

秋凉:那如果让你在意式咖啡和手冲咖啡之间选一个,你会选哪个?

阿航:作为一个热爱咖啡的人,我真的没有办法在意式咖啡和手冲咖啡之间作出选择,这有点像问你今天想吃麻辣锅还是清蒸鱼一样,比较像是因为心情不同而作出不一样的选择。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式咖啡呢?其实意式咖啡是由意大利咖啡演变而来的,“意大利咖啡”顾名思义就是传统的意大利人在喝的咖啡,那意大利咖啡对比意式咖啡更加注重使用的豆子上的配方的调整,更讲究平衡感和足够丰厚的油脂感,由于他们对于豆子配方的调整是非常精确的,相对解决了很多煮咖啡时候技术层面的问题,对比意式咖啡它会轻松一点也更快速,这也是对应到意大利人喝咖啡的速度和巨大需求。

那另一方面,意式咖啡其实是从美国西雅图来的,其中最为我们所知的代表就是星巴克了,对比意大利咖啡,它一杯的量通常比较多,像拿铁、卡布奇诺都是意大利咖啡两倍以上的容量,比较有趣的是美式咖啡其实是Espresso兑水,在意大利基本上是不太喝这种,另外焦糖玛奇朵、摩卡等等都算是这种咖啡的一种变化,但是意大利咖啡里的玛奇朵(Caffè macchiato)和星巴克的玛奇朵已经是完全不一样的了。后来随着精品咖啡的演变,意式咖啡也慢慢受到精品咖啡观念的影响,开始出现单一品种、单一庄园的意式咖啡,现在国际上主流的意式咖啡的比赛通常是以美国这套系统为主,演变到后来它和意大利咖啡已经越差越远了,对比起来没有哪个好哪个坏,只是本质上追求的东西已经有些不一样了。

意大利的玛奇朵Caffè macchiato)
星巴克的焦糖玛奇朵

秋凉:阿航作为一个职业咖啡师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经历了不断升级的过程,就像我小时候喝速溶,后来喝星巴克,再后来自己拿摩卡壶煮,最近和Adon买了二手的专业咖啡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喝到好喝又不贵的咖啡。

Adon:对,我在意大利养成喝咖啡的习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很平价,无论是普通的咖啡店还是很有名的店,咖啡的价格都是统一的,我可以去各种店喝不同的咖啡。我的味觉可能没有阿航这么灵敏,只能区分我喜欢和不喜欢,除了出去喝也尝试自己泡,最近买了拉霸机,更容易萃取出咖啡油脂(crema)的香气,和外面做的更接近。今天这首歌和价钱很有关系,因为1欧在意大利人的观念里就是一杯咖啡,例如你给流浪汉或者找钱,会说“一杯咖啡”。今天这首歌是我的原创歌曲《一块钱》,作词是我的漫画家朋友陈茧,我们一直以来分享彼此的作品,这首歌的歌词就是他分享给我的。一块钱金额可能不高,但背后的意义是可以去想象的,有着不同的重量,同样一块钱在不同地方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一块钱

词:陈茧 曲:Adon

口袋里摸出一块钱

多么兴奋三日来不知饭味

我想到那是以前

你给我的一块钱

它在口袋里昏暗无天

我只忙着混什么都看不见

曾经以为一切都不缺

才转身已物事全非

一块钱字锈到看不见

丢在地上都没人捡

一块钱买不起泡面

但它的重量我能体会

经过这些年我不再发抖

此刻却不住颤栗地喜悦

摸摸口袋我已一无所有

但今晚将一夜好眠

因为口袋里那一块钱

以前你给我的一块钱

因为口袋里有一块钱

以前你给我的一块钱


开一家独立咖啡馆有多难

秋凉:《一块钱》这首歌是由Adon作曲并演唱,漫画家陈茧作词,可以看做一次小小的跨界合作,现在开咖啡店竞争非常激烈,想吸引客人要花很多功夫,不光要有优质的咖啡产品,还要有一些别具一格的文创内容。我曾经在苏州和上海的一些咖啡店看到它们和艺术家合作,在自己的咖啡空间另外开辟一个角落,呈现各种各样的艺术品,最常见的是插画,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来参观打卡并且在店里消费。

其实这样“文艺产品+咖啡”的方式早在2000年之前就出现了,1997年星巴克尚未进驻中国,大家都还没有喝咖啡的概念,在北京读书的台湾青年庄菘冽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开办了文艺咖啡店“雕刻时光”,周围的高校滋养了其中的文艺气息,可以说它奠定了目前流行的文艺咖啡店模式,比如要有手冲咖啡,有书,有电影,有猫,成为当时许多文艺青年的好去处。但开咖啡店和喝咖啡是两回事,特别要做成一个连锁的咖啡品牌,必然是一门生意而非纯粹出于情怀。现在我们去街上,可以看书、撸猫的咖啡店比比皆是,“雕刻时光”的独特性也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了。

2019年1月,雕刻时光五道口店发布关闭声明。

对我来说,咖啡店更像一个延展的客厅或者说公共空间,因为很多人生活在都市里,可能没有条件租个大房子,或者给自己一个文艺空间,那城市中的咖啡店可能就提供了一种中产的精致的生活想象,我们也有机会在其中认识朋友,消费这些文艺资源。那阿航你会怎么看待类似诚品书店这样咖啡店+书店的商业综合体呢?

阿航:这让我想到台湾在推行文创产业,很多人会酸文创产业就是一家咖啡店+一家书店或者展演空间,对我来说并不讨厌这样的结合,但作为一个咖啡从业人员,我会觉得这样的模式有点无聊,充其量只是共用空间,或者消费行为有互补的地方而产生了这样的商业综合体,但是在互相结合的过程中咖啡的角色比较像附属性质,和其他互相结合的对象也并没有更多的对话,也不太有互相的影响,产生一些实质上的改变。

高雄诚品书局的Blackpages CAFÉ (2017)

不过之前我有看到另外一种更有趣的咖啡可以和其他产业互相对话的结合,这是在一个Culture&Festival的活动上面,它邀请了一个餐厅的主厨和一个专业的咖啡师共同创作,在这个结合里面,咖啡就不像是一般餐厅里面餐后甜点搭配的饮料而已,它更积极地介入到每一道菜里面,有点类似佐餐酒的感觉。我还记得它的前菜是一个意式奶酪搭上柚子的明太子酱,咖啡的部分则是伊索比亚西达摩的氮气咖啡,在这里面通过氮气的手法创造一种绵密又轻软的口感,可以和意式奶酪互相搭配,也可以和来自伊索比亚的柑橘调性的香气呼应,主菜是鱼类,它用土耳其壶作出比较浓厚的口感,同时保留淡雅的花香气,一个厚实的口感可以和海鲜有一个互相对照的感觉,同时鱼类的清淡香气也会强调意式咖啡带花香和茶的质感的香气,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好的对话过程,它们吸收了彼此的特点进而有所改变。

对我来说好的咖啡也要带有类似的特质:一杯好的咖啡不应该只是有香气、顺口、浓郁等等,它可能更要突破边界,挑战极限。我之前就很喜欢去台北一家叫The Normal的咖啡店,每次去看咖啡师煮咖啡的过程有点像极限运动,试图把香气放大到最大化,但同时苦味和涩味也会跑出来,这个过程就像站在刀锋上面,一不小心就会跌下去,去这家店不一定会喝到非常完美的咖啡,但能感受到咖啡师为了挑战极限带来的生命力和刺激感,这是非常难能可贵无可取代的经验。

Adon:我其实不排斥咖啡带来的更多可能性,阿航刚才说外国人可能更遵从过往经验,那我来意大利这几年感受还蛮强烈,觉得意大利人的包袱还蛮重的,从建筑设计到饮食文化,在米兰已经算是比较开放,所以星巴克也是先开到米兰,我反而觉得精品咖啡没有办法发展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消费习惯,咖啡就代表1欧,高于1欧就很难被市场接受。

秋凉:星巴克刚开始在米兰开张的时候价格就被意大利人疯狂吐槽,星巴克的浓缩是当地的两倍,在国内的星巴克这些年也是不断涨价,当然价高和行销的成功也是密不可分。

成为游客打卡地的米兰星巴克烘焙工坊

阿航:聊到咖啡的消费市场好像真的没办法不谈到星巴克,它真的太有存在感了,而且经常引起正反两极的评论,我相信对做咖啡或者喜爱咖啡的人,对星巴克咖啡的评价通常都不会太好,但事实上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喜欢去星巴克嘛。之前我在咖啡店工作的时候,也有客人跑过来称赞说“你们的咖啡比星巴克好喝”,这种时候就感到五味杂陈,这真的是一种称赞吗?我们审视咖啡的标准和消费者审视的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可能造成,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并不觉得独立咖啡店的咖啡跟星巴克的咖啡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去连锁咖啡店的人和去独立咖啡店的人其实是消费者中占的比重最大的一群人,也是独立咖啡馆和连锁咖啡店争夺最激烈的一个区域。

我觉得独立咖啡馆一般不大又相对个人化,非常具有弹性,通常是从店主的喜好和专长出发,往往这样的差异对于消费者而言他是不一定可以理解的,所以我觉得对于独立咖啡馆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和曾经来到这家店的消费者建立一个连结的管道,慢慢潜移默化教导给消费者,可能用课程的形式,也有可能在聊天的过程中或是来店消费的体验中,有点像教育客人的形式,这对独立咖啡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把客人真正留下来。不过说到市场的竞争,独立咖啡馆经营上的压力最主要还是来自这么多独立咖啡馆,我觉得台湾的市场有点过度饱和了,而且进入咖啡馆行业的门槛是相对低的,开一家咖啡馆其实非常容易,越来越多的小型独立咖啡馆才是造成整个独立咖啡馆的市场越来越竞争(激烈),大家可能都不容易活下去的最主要因素吧。

秋凉:我们在消费咖啡不光是摄入咖啡因,也是在寻求和他人联结的机会,以及这家店的品牌价值和艺术氛围,这些都是隐形的消费,那大家觉得现在咖啡店已经取代百年前的茶馆了吗?

阿航:我觉得是诶,因为要让人互相交流和互动,最重要的是有个空间让人停留,彼此还会有互相接触的可能。现在在台湾,以喝茶来讲最常见的是手摇的饮料店,大多数是外带形式,速度是非常快的,你买了就走,不会有太多接触,但在咖啡店的话就有许多有趣的可能。最近我常去中山商圈,年轻人经常去那里买衣服、吃下午茶,有个小的espresso的外带吧,店家会放一些独立音乐人的卡带、CD,有时也会在墙面上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展览,那个地方就形成一个四周店家聚集的有趣场所,我去过那边好几次,每次去都会有不同店家的店员和老板聊天,超级有趣的,这种闲话家常甚至有点八卦的东西好像不太会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但在那个场所变成有点像是一个集会场所,有点像下班休息、抱怨的地方。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咖啡店家想要保留客人,他们会选择一个做法,创一个类似群组或者社团的东西,借由这个东西变成教学的活动或者参访的行程,又或者和顾客一起团购国外来的生豆,在这个过程中原本一些完全没有交集的客人,因为和店家有共同预约,忽然变成来一大群有点像是朋友的关系,这种事情其实是对台湾的咖啡店也好,或者人际交流也好,都是很正面也很有趣的现象。

Adon:我还蛮期待一个平价咖啡,可能不像精品咖啡那么讲究,同时又有社交空间(像茶馆)的咖啡馆,有艺术展览、活动等等让人逗留,让喝咖啡成为一个更日常的事情。


阎连科与“苦咖啡文学”

秋凉: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书来自阎连科老师的新书《她们》。 2017年他曾经发表过一个公开的演讲,说当下我们看到的很多小说都是“苦咖啡文学”,讲的都是一个人群在某个阶段某个情况下遇到的小困难、小波折,以门罗、卡佛以及村上春树为代表,没有整个国家或者民族宏大的生存困境。但是在这本非虚构的散文集中,他回忆了他的母亲、妻子、婶婶等女性,讲述的也是一群普通人的故事,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有着普通人的见识,但都是一些真实的讲述。

阎连科说自己这两年接触到女性主义,也阅读了一些书籍,意识到自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作为一个男性的身份获得了一些性别红利,到现在才后知后觉,于是开始了真诚而深刻的自省。他是高中肄业入伍,读高中的人生抉择也是因为二姐把上学的权利让给了他,并且鼓励他说:“好好读书,把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结婚也是因为阎连科希望病重的父亲看到自己能结婚成家,他在书中承认:“在我和她的婚姻里,我从中得到的太多太多了。而在她,得了什么、失了什么,有了什么样的利益和伤害,她却从来没有去想去说过。”

在书的封面上他写了一个口号叫“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其实对女性生活这种全面深刻的揭示,以门罗为代表的“苦咖啡文学”就已经揭示得非常清晰,改善女性的处境并不是这样居高临下的怜悯,或者喊一喊“尊重女性”的口号就可以了。我就想到最近的一个热门新闻,江西张玉环的冤案,他的前妻宋小女笑中带泪的视频走红网络,很多人赞叹她重情重义,但真正重要的问题难道不是在于当时的司法不公、屈打成招,以及现在去追责吗?我们现在赞美这样苦难的女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男人去讨论女性问题,多少有如盗贼参与讨论一个社区的安全法。作为一个男性作家,一个“直男癌”写作者,我对性别问题的理解还很粗浅,只是看到了一些皮毛,只是希望通过写作来试图推开一扇被人们普遍遗忘的窗。 ——阎连科


这本书中的自省当然是真诚的,但就像这本书的题目《她们》一样,叙述的主体仍然是一位既得利益者的男性,他的讲述依然跳不出“男性凝视”,就像豆瓣网友“不会说的夏天”所评论的: “还是老一派的语言,如果是站在打抱不平的立场上为另一个性别说话,说实话也算不上真正的尊重。”但是作为目前大陆水平最高的文学家之一,阎连科这本书我们可以当成一份翔实的农村女性生存史,当成一份现实主义的生存报告,或许我们能够从中认识到真正的中国。过去阎连科否定了“苦咖啡文学”,但实际上这本书正是践行了他对“苦咖啡文学”的否定。在功成名就之后,在步入老年之后,能够作出深刻的自省,这种转向恰恰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感谢收听「野声」电台,也感谢今天的嘉宾阿航,让我们下期再见。 ❤️


文案策划/秋凉音乐制作/Ado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