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James
MaxJames

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熱愛閱讀,喜歡透過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我。希望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個人部落格:https://maxjamesread.com/

《好音乐的科学》:带你破解音乐背后的奥秘!


听音乐对于许多人来说应该是再日常不过的事。但在这些「好音乐」的背后,你有想过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吗?为什么有些声音就很悦耳,有些声音却让你巴不得捂住耳朵?

今天想介绍的这本《好音乐的科学》,作者约翰‧包威尔是个物理博士,同时也有音乐作曲的硕士学位。这样跨领域的背景,让他能用物理知识,畅述音乐的背后原理。他的讲述浅显,又有着独特的英式幽默(?),读来畅快,又获益满满。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著作者的步伐,探索音乐世界的奥秘!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什么是个大哉问,每个人心目中可被认定为「音乐」的模样恐怕都不大一样,难以有单一的定义。像我小时候听的是周杰伦,但现在小朋友听的可能是高尔宣?没要战的意思,单纯感慨(笑)。

但如果为音乐个别的组成元素下定义,就简单的多。像是乐音、曲调、和声等等,都是可以被明确解释的。这些你可能听起来似曾相似,熟悉却又陌生的名词到底在说啥呢?且听作者娓娓道来!

【乐音的组成】

乐音可由四个部分组成:时值、音高、音色响度。

〔时值〕

时值听起来很高端,但其实指的就是声音持续的时间。

〔音高〕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相信大家国中物理都学过(应该吧…),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

音高的命名系统会用七个英文字母来命名:C、D、E、F、G、A、B。这些音高就是钢琴白键的声音,而B再往上则会又回到C,第二个C之间的频率会是第一个C的两倍,乐理上会说这两个音相差8度。那黑键呢?举个例,在F和G中间的黑键就会被称作升F(#F)或降G(♭G),其他以此类推。

音高命名(拍摄by MaxJames)

相信大家以前音乐课都曾被这套系统荼毒过。但你知道其实不久前,各国的音高还是不统一的吗?由于这会造成许多困难,不同国家的乐手一起演奏会鸡同鸭讲,因此一九三九年时,才在一场伦敦举行的会议中,决定的今日所使用的「标准音」。

接下来谈谈噪音与乐音到底差在哪。生活中有各种噪音,像是烧水、碎纸或是关门等声音。为什么我们不会把这种声音当作「音乐」呢?

举关门声当例子,这样的声音是由同一时间的各种声波组成的,可能包含了门、锁、墙和门轴的震动声波组合。因此最后传到我们耳膜的是一团混乱、没关联的个别波动组成,这样的声音就是我们听到的噪音。

噪音是由许多种无关波动组成(引用自《好音乐的科学》)


那乐音呢?所谓的乐音其实就是由不断重复的波动模式所组成,单一波动长短无所谓,只要型态一直重复就好。下图便是单簧管的波动图形。

乐音是由不断重复的气压波动组成(引用改绘自《好音乐的科学》)

顺带一提,噪音也不是一无是处,比方说打击乐器制造的就是噪音。因为它们的目的是制造节奏,如果产生乐音反而会破坏和声,抢走主旋律乐器的风采。

〔音色〕

有了音高的概念,接下来谈谈音色。相信大家都听得出同一首歌,用吉他或是钢琴弹,听来是截然不同的,而这样的差别就体现在音波的形态上。不同乐器,即便音高相同,仍有不同的音波型态。下图便比较了直笛、双簧管和小提琴的波型。

音波型态决定音色(引用自《好音乐的科学》)

如果对乐器是如何产生不同的声音有兴趣,可以读读〈乐器独奏的时间〉这个篇章,相当有意思。

〔响度〕

最后来讲响度,它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也就是所谓的音量。听起来很直观对吧,但是事情没那么单纯。关键就在声音的加法不是简单的1+1=2。

试想一个问题,你今天听到的管弦乐团,可能是由一百个以上的乐器合奏的,如果乐团齐奏发出的声音是单一乐器的一百倍,那你耳朵不还不聋了?事情显然不是这样,事实上,一百只乐器只会发出一只乐器约四倍大的声响。

这是什么妖术?其实声音的大小与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就会产生更大的气压变化,耳膜随之震动,听到的声音也就越大声。当有很多乐器加在一起时,许多的压力波其实会互相抵销掉,因此耳朵并不会感受所有震幅的绝对加总。

a波的震动较小声音也较小,b波的震动较大声音也较大(引用改绘自《好音乐的科学》)

题外话,抗噪耳机的运作原理就是利用这样的压力抵销效应,因此当你戴上AirPods Pro时,恼人的捷运广播声就被削弱了。

此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身体机制。聪明的大脑并不会将所有的声音都累加起来。就像六支臭袜子不会比一只臭上六倍一样,当音量逐渐增加时,人体也会逐步降低冲击,以免耳朵报废。

好的,讲到这边基础的音乐原理大致聊完了。接下来,让我们更进一步!

好音乐的背后有许多眉眉角角(Photo by Marius Masalar on Unsplash)

【乐理知多少】

〔旋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小朋友学唱歌时的情形。一开始他们只能随口哼唱一些单音,并慢慢变换音高乱唱。接着他们会开始学习到,一首歌其实只是由简单几个音组成,只要用正确的节奏和旋律起伏唱出来,就能获得大人好棒棒的掌声。

这些音高起伏就是所谓的「音程」。当音程起伏有问题时就是所谓的走音,也就是胖虎在做的事。

唱出正确的音程起伏是歌手的基本(Photo by Sam Moqadam on Unsplash)

〔和声〕

有了旋律的概念,接着谈所谓的和声。当你随手在钢琴上弹两个音,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却很刺耳。这些组合起来好听的音形成了和弦,而和弦则是和声的基础。

和弦的标准定义是指同时演奏三个或更多的音。一连串的和弦则可以组成和声。作曲人在谱写一首曲时,通常会用和声来衬托旋律。上面说过,有些音符组合听起来很愉悦,有些则会很压迫,作曲家就会利用这种技巧来操弄听者的情绪。

一般我们弹吉他,就是制造和弦来帮歌曲伴奏。如果你是弹钢琴,那通常就会是用右手弹旋律左手弹和弦和声。而有些变态,像是巴哈,会用一个旋律来帮另一个旋律伴奏,让你左右手都很忙。和声系统可说是千变万化,甚至可以说和声几乎和曲调一样重要!

通常吉他弹的就是拿来伴奏的和弦(Photo by Yogendra Singh on Unsplash)

〔音阶〕

接着来谈音阶。音阶简单说就是一连串往上或往下,逐一演奏的音符,通常涵盖一个八度。也就是说从某个频率开始,一直弹到两倍于该频率的音为止。

「音阶」与「调」又有关联,以C大调来说,当你从钢琴白键的C音,一路沿着白键往上弹到下一个C音时,就完成了一个C大调的音阶。而当我们说一首曲子是C大调时,指的就是这首曲子的音高组成,都在这些音阶里面。

从第一个C弹到下一个C就完成了一个C大调音阶(拍摄by MaxJames)

西方音乐世界将将八度分成十二个等分的音程。通常一次只会使用七个音来组成我们熟悉的「调」。大家常听到的C大调或是A小调就是这些组合之一。

人类并不是突然被雷打到,灵光一闪把八度分成十二个音级,并决定一个调,要用哪七个音。这是乐手们长期尝试声音怎么摆会好听,所发展出来的成果。而许多早期的音乐,使用的是更简单的「五声音阶」系统。

如果你手边有钢琴,你可以随手乱弹钢琴的黑键,通常都会很好听。自己小时候还满喜欢这样乱弹的,会瞬间觉得自己很厉害,懂作曲!这些黑键组成的就是五声音阶。但人们仍想使用更多的音来创作。于是乎,诞生了将八度分成十二的音级的这套系统,就是所谓的的「平均律」。

关于十二平均律的数学系统,有兴趣的可以参阅书中〈若干繁琐细节〉的章节讲解。总之,数学家们计算出一套系统,其中每个音级都「均等」,让我们拿从任意音开始弹奏,还能同时得到很多悦耳的音组。音阶上每两相邻的音,音程称作「半音」。一个八度总共就会有十二个半音。

音阶背后其实有精准的科学(Photo by Amir Doreh on Unsplash)

【听听音乐】

不知道说到这边,大家是否已经昏了。好在这些东西不影响我们听音乐。这里便来谈谈一些有趣的音乐小知识。

〔绝对音感〕

同一首歌,如果你让两个人一起唱,可能会发现他们唱的音高并不一样。如果再拿去跟原唱对比,很可能会发现他们唱的音与原版也不同。而有些人,能完美唱出跟原曲一模一样的音高,这样的能力就称之为绝对音感。也就是说,他们能掌握绝对的音高。

书中提到,在声调语言国家像是中国或越南,有绝对音感的人会比较多。而什么时候开始接受音乐训练也与这项能力息息相关,通常超过六岁就很难培养所谓绝对音感了。

有趣的是,因为现在这套音高系统是在一九三九年才统一的。在此之前,一个德国的钢琴手与一个在法国的长笛手,彼此的「绝对音感」可能是不相同的。事实上,莫札特时代所使用的音高系统就比现在低半音。因此莫扎特如果到现代,可能会疑惑我们干嘛帮他的曲升key?

那有绝对音感就尊爵不凡吗?的确是,因为我就没有……如果对训练音感有兴趣可以参考下方好和弦的影片。自己玩了一段时间,虽然仍没有绝对音感,但音感的确是有很大的进步,大家有兴趣不妨试试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eyqx4rDCM

〔大小调〕

相信大家都听过大调音乐比较快乐,小调音乐比较哀伤这样的说法。关于什么是大小调,这里就不继续为难各位了。有兴趣可以参阅书中精辟的解说,或是参考好和弦的这只大小调影片。简言之,大调会将五声音阶再加上两个关联性强的音,而小调则会用十二音中较不调和的音来取代大调中的一两个音。因此小调的音乐通常较含糊,明确乐段较少。

那小调真的就比较悲伤吗?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已经相当习惯把小调与悲伤做连结,许多小调歌曲的歌词也都较为哀伤,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就让大家把小调跟悲伤连结在一快。

这样的连结并非一定,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用大调弹奏的悲伤歌曲,或用小调弹奏的快乐的歌曲。像书中提到的〈Round O〉,就是相当轻快的小调歌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dgIOcmHG0

〔黑胶VS. CD〕

黑胶与CD的差异,其实就是类比与数位的差异,书中用影像的复制和重制来说明。让我们把音乐想成一条波浪线,比较黑胶与CD如何制造出这条线。

所谓类比指的就是复制,因此会像手绘般,把波浪线完整复制出来。而数位则是使用重制的方式。电脑会将图形页面拆解成很多的小方格,并开始检视每个小方格是否有黑线。有就会「是」的指令,没有则会得到「否」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轻松将这条波浪线制造出来。缺点是,制造出的曲线就不会像原本那样圆滑,因为它的线是由小方格所构成的。

而黑胶使用的就是类比技术,也就是将音乐复制到黑胶唱片上。 CD使用的则是数位技术,将音乐重制到CD上头。所以理论上来说,的确是黑胶比较能表现出音乐的原汁原味。

但其实能分辨两者差异的人其实非常少。作者举了一个1993年做的盲测实验,找了160位听众测试,结果发现只有4位能分辨出黑胶与CD的差别。或许更多时候黑胶代表的其实是种情怀,但我觉得也挺浪漫就是了。

黑胶或许是种浪漫(Photo by Andrei Bocan on Unsplash)

【后记】

说来惭愧,自己其实学过九年的钢琴。但小时候对于乐理和音乐背后的科学一直兴趣缺缺。对于音乐检定的乐理部分更是感到不耐,甚至在小三通过八级检定后就跟妈妈说我以后不想考了。现在看来根本屁孩来着,难道不知道检定考试通过长大可以拿来炫耀嘛!

长大后才发现乐理好像满好玩的,因此阅读本书的过程可说是兴味十足,稍稍弥补了小时候白目不懂事的缺憾。如果你是对音乐有兴趣想更进一步学习的人,此书绝对值得买来好好品味。

最后推一下去年上的线上乐理课程,老师是安妮朵拉的吉他手。对于音乐理论有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入门的人来说,我挺受用的,虽然后面我觉得有点难就是……

https://hahow.in/courses/58af266c5c4e6507007c492a/discussions

很喜欢作者说的,就如同知道一道菜肴是怎么料理,可以更知道如何享用一般;懂更多音乐理论并不会因此失去听音乐的乐趣,反而可以更沉浸在音乐的细节中。希望藉由这篇文章,让大家都能更了解并享受音乐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