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ger
Jeger

《後綴》假掰文青誌,關注身為「第一讀者」的精神,獻給Matters的一頁式文青......(Jeger是幻想自己是主編的人) 收藏《後綴》Writing NFT: https://liker.land/zh-Hant/like1etwj3ek0mfnwdz3rt3nhvguuuu6scpvzen6pg2 聯絡:pdfonline15@gmail.com

AOC是谁?为什么哭了?

(编辑过)
《后缀》怎么突然变成保健室

💛温馨提醒,「 《后缀》假掰文青志」以促进市民相互了解为要旨,采访对象的所有言论,仅代表其个人立场,皆与《后缀》无关! 🙏



❑ 前言:

这位市民自称:

我的外表如AOC般美貌,我的内在如鲁迅先生一般睿智。」

光这句话就很有滑稽的冲突感!


现实的「AOC」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的昵称,2018年以29岁芳龄当选纽约州联邦众议员,成为美国史上最年轻的女性国会议员。

至于Matters的@AOC,究竟长相、性别、性向、年龄如何,拜托你别告诉我,主编真不感兴趣。

之前在采访市民无法时,略略聊过这号人物,感觉在政治或信仰议题方面,都是特别激动的人,心里底定对他敬而远之,没想到有市民(秘密读者)敲碗希望《后缀》访AOC,那就问看看,最好干脆一口拒绝我,我也省事,他这样回我:



我不晓得他在嗨什么,但我感到十分焦虑,心想完蛋了,毫无头绪,其实也没认真看过他都在写些什么,于是请他推荐一篇自己的文学作品,例如散文、诗、短篇小说之类。

我刻意写明是「文学作品」了,最好不要给我来什么政治或宗教争议话题的,他回覆:


只能选一篇吗?
如果允许政治类请看这篇
如果政治类不好,可以看这篇信仰类请看这篇


妈的,我干脆去撞墙算了!


我与他商量,因为政治和信仰的部分,是大家对你的刻板印象,我想看看你的不同面向,让大家惊艳一下之类的。

请问有纯文学一点的吗?


您的想法很好👍,确实应该让大家认识一个政治和信仰之外的我😄
再纯一点的啊?那就这篇吧:〈 AOC的十部珍藏电影


结果所谓纯一点的那篇我看了,嗯,就是太单薄了点,但我想AOC也尽力了,而我要求人家去政治又去宗教议题,好像也太霸道了点,看他回覆得如此积极又热情,我反而感到有些愧疚,从这篇纯一点的文章我捞出了3句话,可以更认识他:


香港,其实是中国人做的一个梦,现在梦醒了。 (这句话请勿过度解读)」《黑社会2以和为贵》AOC观影后感
截自〈AOC的十部珍藏电影〉


别看我是川粉,喜欢漂亮女生这方面是不看政治立场的。 」《Mean Girls》AOC观影后感
截自〈AOC的十部珍藏电影〉


唯一一部让我从头哭到尾的电影——两次看,两次哭。 」《耶稣受难记》AOC观影后感
截自〈AOC的十部珍藏电影〉



而他自己推荐给我的文:〈 儒家、儒枷| 三人行X,必有我师〉,是参加社区活动#儒家儒枷,而投稿的文章,类似相声段子的形式,演出了个人版的三幕剧

将孔伯「求知若渴」的形象,转调歪楼成「欲望过剩」的性成瘾者,一天到晚都要找人来一下,连一头驴子也不放过,就在这时候接上圣经四福音书的桥段,孔伯遇上神人,神人对他说:「喝了我所赐的活水,永远不会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你里面成为生命的泉源,涌流不息,直到永生。」此时的AOC,抖出了自己信仰的姿态,在他眼中,几千年来的儒学犹如在「自爽」,实际上没啥管用,推荐给华人一帖良药,给看倌们闻香参考一下。


如此冒犯又乱入,恶搞经典人物的情节,居然还拿到了首奖,一共有七种首奖,AOC拿到的是「 金跳针求学若渴奖,奖金有奖金3000Likecoin哪!而且得奖文章还会转载分享在加拿大台湾文化节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

你们说,Matters是不是一个既良善(包容各种奇形怪状?),又金U默(开得起玩笑?),还挺有钱钱的写作平台呢?


底下留言,有高人评析:「可以融合论语和福音书,好!」


哇塞!原来是这样精彩的段子,真受教了! (掌声加尖叫!)


在如此荣光下,AOC从打诨插科,突然变得谦恭起来,留言说了一段个人简介

基督徒,川粉,2020年末成为马特市市民。热爱马特市自由、包容的氛围。曾经像个刺猬,现在愿做绵羊。

得奖感言:谢谢IrisChen举办如此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文章拿孔夫子和他的高徒来恶搞,其实是表露自己的心声。就是一个陷入欲望捆绑,无法自拔之人,如何从基督耶稣那里获得真自由的感受。再次感谢评委的抬爱。


看完AOC自介,令我瞠目结舌,搞了半天,原来是在「自渎」,明明是你自己陷入情欲捆绑的生命历程,怎么还硬拖孔伯下海呢?难道你也被孔伯给恶搞过?




至于〈卿本佳人AOC美图系列〉他自己还贴上#制服诱惑AOC的标签,有人说他在意淫AOC本尊,其实他就是觊觎人家的美貌,又把人家当成木偶,借她的图像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他的政治立场又和AOC本尊意见相左,所以整个图文画面就成了很有冲突感的讽刺笑料。


截自〈卿本佳人AOC美图系列(一)〉


你问主编我这样图文有趣吗?因为我都看不懂所以不予置评!上图这张是看比较懂的。




另外,他还推荐自己最近参加热门活动的文章: 〈风格写作|相声〉 ,这段子写得精彩生动,每个空隙见缝插针结构明确,但内容我仍不予置评。

感觉他整个创作题材大致都离不开:政治、性或宗教,主编真心建议AOC不要把整个帐号的所有行为都当做表演,例如在别人的留言区大放厥词也算是在演出?还是将表演的舞台范围规划清楚,比较不会有不必要的、冒犯性的误会或争端?


其实AOC曾写过一篇四处道歉的和解文: 〈一点反思〉 ,像是突然(吃错药?)想重新做人,化解恩怨,但应该仍有市民难以浅尝您的偏激格调,恶趣反讽的表现风格,您有想对这些(不欣赏您的)市民说几句话吗?


首先,写《一点反思》不是因为吃错药,而是被一位市民善意的对待了,所以就决定以善意回应善意,以自己的反省回应别人的体谅。

其次,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够被更多的人欣赏——我也看到一些曾经长时间封禁我的人主动解封了我,我很是感动了一番。

当然啦,解封我的人可能还会在一些课题上骂我——本来政治和宗教都是容易吵架的部分。但我会珍惜这份复原了的关系。


最后,对于不欣赏我的市民,我想说:

 1.如果你不接受我的政治观点或信仰告白,那我希望你起码会认同我是一个好市民(当然是指从发表《一点反思》之后的时间段里)。

2.如果你仍然不认为我是一个好市民,但还没有封禁我,我会和你说声“谢谢”。你的包容是我继续留在马特市且努力向上的动力。

3.如果你不仅讨厌我,还封禁了我,那我只能说“上帝是公义的”。既然当初闹了个天翻地覆,就不能怪有人对我关门上锁。

瘟疫和战争都在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天,所以我希望马特市的市民都快乐的活着——不管他们爱不爱我。


那位市民,如何善待你?
我生气的质问那位市民(张蕴之老师),为何我没有惹她,她却先封禁我。她的解释让我看到一些自己没有想过的东西,而且她对我还有一些赞扬的话语,让我不好意思了。请参考《一点反思》。


如果有必要,你愿意善待另一个市民到什么地步?
对于曾经对我好的(即使现在对我不好了),我应该可以做到骂不还口——当然在马特市我也做不到打不还手。

我曾经因为拒绝和一位市民划清界限,被一批用户追着骚扰。但我觉得既然那人对我不错,我干嘛要和这个人划清界限呢?

我希望的彼此善待,就好像《古惑仔》漫画(不是电影哦)里的两个主角——陈浩南和立花正仁,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从来没有反目。


抖S和抖M,你是哪一种?
我两个都不是,也未曾真正参与这类活动。但我对BDSM有好奇,因为我确实对一些性幻想感到兴奋——比如OL制服,女上司一类的。我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对此有一种兴奋感?所以就去看了一些东西。我想如果有机会,比较温和的抖S和抖M都不妨一试。

所以我不是什么“老司机”,只是个“小屁孩”罢了。

基督徒是要思考回应一些性的课题的。因为确实每个人都有一些癖好,我的朋友中有喜欢看偷窥,有喜欢看乱伦,那我喜欢制服,那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犯罪呢? 《圣经》里有没有答案或原则呢?

我知道提出来,可能会被人觉得“你基督徒怎么还搞这种东西”,但直面问题是应该的。


我记得耶稣说意淫就算犯罪了,你就找个每天都要穿制服上班的人结婚不就好了,但如果你结婚又一直想着和别人发生关系,那就变成欲望的无底洞,大概只有上帝才能救你了!


没错,“意淫”是犯罪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意淫”?是不是有了性伴侣就不会了呢?

为什么人会喜欢被虐和施虐?你知道在BDSM中,不一定有性行为,也可以产生快感。

还有结婚的人,即使配偶可以很漂亮,可以有性生活,但还是有人想出轨,为什么?

所以这不是“性”本身的问题,基督教信仰并不会把性看作坏的东西。这是一样来自“性”以外的东西在影响人,那就是罪。

当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后,上帝说:“你(夏娃)必恋慕你丈夫(亚当);你丈夫必管辖你。”从这时开始,夫妻关系、性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支配、控制、权力变化的倾向。而这就是所有问题的来源。

所以爱看色情电影的人,他真的是因为看到性行为而爽吗?我觉得让观众爽的是设定和情节。制服本来是中性的,为什么会让人兴奋?因为里面包含着权力和支配。找情妇真的只是性欲不能满足?其实是权力的欲望不能满足——也不可能满足——因为人要“像神一样”。


老实说,其实你常常回答了一长串,但我未必看懂重点是什么,但我觉得关键在于看情色片或A片的副作用就是带给人「不切实际的性幻想」,在现实没啥管用。我知道《后缀》是文青志,不是保健室,但我实在忍不住想和你分享,在台湾颇受欢迎的许蓝方博士性学教室,「实用的性知识」、「破除迷思」才能带你脱离情欲的捆绑



你觉得在Matters真有懂你、欣赏你的人?那你在这里,欣赏的市民是谁?为什么?


有的,需要讲名字出来吗? 有些人一直在盯着我哦,他们会被网暴的😄。

“懂我”不等于“欣赏我”。威廉和醉马都很懂我,但他们并不认同我的立场和观点。


我欣赏的市民(包括但不限于):

1. @William(威廉):很大度。谈论政治总会惹来攻击,他可以做到绝不封禁别人,我都做不到。他对我的信任,于我是一种督促,督促我不要辜负他的信任。

2. @DrunkenMarxist(醉马):很坏蛋。他对我的政治和信仰立场描述的最准确,而不是像有些自以为是的人(以为我是“自干五”什么的😄)。但问题在于,他觉得我的政治和信仰立场是错误甚至邪恶的;而我觉得他反应过度+污名化某个政治或信仰群体了。

我有几句名言,醉马记得很清楚,我有种被赏识的感觉了。

3. @吴郭义(主席):他最近很少来了。主席对白左的批判我是很认同的。

4. @射手妈咪婷婷:有一次和她聊天,我其实是半开玩笑的提出一个观点,本以为会冒犯她,但她的回应是很认真的。我的反应是:哦,这位市民是很认真的看待我所写的,我可不能胡来。

5. @张蕴之老师:她以一己之力让AOC重新做人。

6. @Cherryyoko樱桃阳子:她曾经骂过我,也夸过我、支持过我。我觉得她很厉害,马特市我最不敢招惹的就是她。

7. @鬼撞墙:她是有很多人生历练的人,也会为妇女权益发声。虽然她整天骂基督教,但我似乎被她说服了,开始和她一起反易富贤了。

8. @绛卒(红色怒火一兵)、 @Vikingtog(市长)、 @用爱心说诚实话(爱心哥)、 @一粒麦子(麦子哥):这几位大哥的风评不好,我也曾因为他们被骚扰。但我不会和他们划清界限,如果我不认同他们的话,不回应就是了。当初有人骂川粉,我反骂回去,只有怒火一兵出来挺我。市长和爱心哥在我被方老师诉时说了不少话,虽然有人讲他们有自己的居心,但他们实打实站在我这边,难道我要为了别人的看法和他们切割吗?

9. @林三土:这位在反川普、反保守派、反基督教上,堪称是马特市第一人。不过三土老师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会花时间和别人互动。当然他也是很骄傲的人,而骄傲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以此与三土老师共勉。

10. @Danielson在童话王国丹麦:性格很nice的一个人,你对他一点点好,他都会记住。你对他有一点点不好,他都会包容。

11.所有在方老师诉我一事上支持我的人

12.所有在我的文章下面鼓励我、支持我的人

13.最后一个就是你,因为你愿意采访我👍


有些朋友我一时想不到,所以如果有人读到这篇采访,觉得我漏掉你了,可以留言让我知道,我会补回我的欣赏给你😄。

其实我很怕得罪人的,不要被我的cosPlay骗到。




有一位你的秘密读者,同时也是促成这次采访文的市民,想分享对你的感觉:


我对AOC的第一印象,是来自于她(她还是他?)那篇《Let's Go Brandon. Let's F**k Joe Biden》。

那时我才刚来Matters没几天,根本不知道这论坛的水有多深(现在知道了,毛主席的社会阶层分析真是大大有道理),偶然看到这篇文章对白左的反抗(当然,也有人认为是辱骂),实在是目瞪口呆。这文章的引文写到:「黑人在地铁上随意强奸,波士顿华人市长说钱要优先给黑人赚。我只能问你丫贱不贱?! 」

我一看就乐,这种搅动一池春水的言论我一看就开心。我是那种表面上会维持政治正确,装作道貌岸然的那种人,但私底下呢,我可是看着那些「反动」言论连连赞叹。当然,是偷偷地乐,那篇文我连一个赞都不敢按呢。哎呀,我真是虚伪。

从此,我对这个人起了好奇心。为什么将自己的用户名取作AOC?而这家伙的ID竟然还是鲁迅?在他的心里,AOC和鲁迅之间到底有含关联?

现实中的AOC是真左,但这家伙的发文往往反左,可见取名叫AOC是反讽。但鲁迅也左,甚至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联盟的头头,这家伙却极度推崇鲁迅,甚至ID都取名叫鲁迅,可见这家伙心里应该也有左的成分。在这家伙心里,AOC之左和鲁迅之左一定有大大的差别,这家伙反AOC左,却推崇鲁迅之左,一定有他的理由。

也许从这篇访问,我们可以瞧见这家伙内心的矛盾冲突,为何一个旅居东南亚的传统基督教福音派天津人(这家伙的标签真多)却对美国政治津津乐道?这家伙能写诗,能写小说,能写小品,还能写相声,可见这家伙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他(她)到底是什么来头?

拿稳你手边的啤酒,跟随后缀的文章,见识最真实的AOC。


也请你回应一下这位秘密读者。


喜欢鲁迅,因为他不装B。鲁迅喜欢骂那些很“装”的文人,迎合了我对那些很“装”的左派的反感。相对而言,AOC算是不那么装的,我取了她的名词,不只是反讽, 也有欣赏的

截图自〈卿本佳人AOC美图系列(二)〉


我喜欢把鲁迅先生的名言拿来修改,迎合当今的时局,比如: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白左,万勿和它接近”

(鲁迅原文: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2020美国大选的舞弊,敢于正视亚裔淋漓的鲜血。”

(鲁迅原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我们白左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鲁迅原文: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时间就像亚裔的血,只要黑人往死里打,总还是会流出来的”

(鲁迅原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不好意思,我改编的太欢快了,请Jeger酌情删减😄)


总而言之,鲁迅先生的智慧和幽默,是跨越时间限制的。

如果AOC哪天在政坛失势了,我会改名为鲁迅@luxun,大家可以称呼我为“鲁迅先生”。 😄

算是先给大家提个醒。


我其实没有什么太高的文学素养,来到马特市,不光是读别人的文章,也和别人交谈,便越发看出自己的渺小和不足来。

偶尔参加一下市民举办的活动,玩一点梗,耍些小聪明罢了。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是福分。


谈谈香港和美国。关于电影《黑社会2以和为贵》我觉得那是一部先知预言般的电影。当初看到电影结尾时,觉得和联胜这个社团完了。现在才明白,是整个香港完了。

当然对于部分中国人来说,香港还在那里。而对于我来说,那只是一个香港的替代品。

我为什么喜欢谈美国政治?因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谁都可以讲它,谁都可以骂它,谁都可以爱它。但2020年开始,我觉得美国也完了。当然美国还在那里,不过只是一个替代品。

我怀念死去的,我喜欢看老电影。

当然美女还是要看最新的,比如AOC、迪丽热巴和鞠婧祎。




一位老市民听说AOC来《后缀》受访很是高兴,也想问你两句:


一、听说你以前在马特市大杀四方,凭一己之力掀起江湖腥风血雨(节目效果),后来突然决定改变风格,和很多原来的“仇人”渐渐成了,嗯,不能说是朋友,但其码可以和平交流的模式,这个转变的真正动因是什么呢?


如果当初方老师赢了诉状,我被永久封禁,那我要不要再注册一个号回来继续闹呢?我试了一下,发现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能注册新号了。 (难道管理员在背后做了什么?😄)

所以要么我在马特市做个好人,要么就不用做人了。 ——那还是做个好人吧。

还有威廉对我的信任——他觉得我这人还没那么坏。

所以被封禁30天后,我会很注意不要直接违反规则,不要再被封禁。但心里还是会有很多火气,所以还是带着战斗模式在发文的。

直到被张蕴之老师那番话教育了,才从心里也开始学乖了。不光是为了不要再被封禁,而是要与人为善。

从那以后,我会注意在写批判文章的时候,不要直接攻击某位市民,而是攻击某个政治群体(如白左),或攻击某个政治人物(如拜登)。

(最近在醉马上破了戒,毕竟对方也是狠角色啊。)


说了这么多,转变的真正动因是张蕴之老师的真诚+威廉的信任



二、记得你曾说,大多数人是因为《新约》成为基督徒,而你自己是却是因为《旧约》,好奇是《旧约》里的哪部分让你觉得受到了神的感召?你觉得旧约里那种“屠城”,就是说城破之后格杀勿论这种做法,旧约里打起仗来差不多都这个模式,可以引伸到现代战争吗?


旧约里的“屠城”,要看是哪一类。如果是上帝直接吩咐的,比如攻占耶利哥,那就是上帝公义的体现。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盲山》中那个村庄,整村人拘禁虐待被拐妇女。如果将整村人都杀了,难道有谁是无辜的吗?

我在大学的生活,让我认识到人是有罪的。男生宿舍里的对话,如果都能转变成行动的话,那妥妥的是一群强奸犯啊。更别提那些道貌岸然的,借刀杀人的,斯文败类的。人心里的罪恶,是应该被上帝审判的。所以我看《旧约》会很认同。


更何况上帝也有恩典——祂救了妓女喇合,这也让我很认同。确实许多有学问的人内心的邪恶,让妓女们看上去都像圣母了。上帝审判骄傲的人,上帝垂顾卑微的人。看了喇合的故事,看看身边的大学同学,我就开始亲近基督教了。


旧约的时代打仗都是这样,相对而言,上帝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中,还有一些善待地方战俘的举动——当然不能和今日相提并论。

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直接受神的指示做审判的工作。新约时代,神子民的群体是教会。教会的工作就是宣讲神的救赎和末日审判。

现代战争是国家的战争,不是教会的战争。教会是用传福音来打仗的。




❑ 主编后记:

其实我这篇采访,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一开始的问题:您有想对这些(不欣赏您的)市民说几句话吗?

问完我就想闪人完事了,但AOC马上发现不太对劲,哪有采访只问一个问题,所以只好陪他玩了几个对话。 (当然秘密读者的回馈和老市民问题,并不是我编的,是热心市民真心提供。)

我怎么看市民AOC呢?

感觉AOC这个人其实也挺暖的,是个愿意敞开心胸的人。

而他藏身在美女政治人物里,玩政治梗的行为,让我想到曾经在台湾长红的娱乐节目《全民乱讲之全民大闷锅》,搞笑的模仿反串秀,对立的政治立场彼此嘲弄,颇有解闷笑果。


政治的闹剧,台面上握手,转身又互挖墙脚,政治的多重手腕真真假假,暗地里私心各有盘算,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也符合社会学解释下的艺术哲学:「现实有多疯癫,艺术作品就有多荒唐!




近期的政治模仿反串娱乐节目,例如

眼球中央电视台

该频道主要制作「央视一分钟」和「新闻联播」系列的影片,视网膜(本名陈子见)为节目的主播,在新闻中常自称「中华民国官媒」,模仿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导形式制作如同新闻报导的恶搞影片及串流直播,内容系以对大中国主义与保守阵营思想的恶搞口吻,阐述海峡两岸政治、公共议题为主。

最后

AOC的秘密读者,想推荐AOC的文学作品:

诗:

Let's Go Brandon. Let's F**k Joe Biden

以色列母亲被轮奸,白左却骂她下贱

小说:

儒家、儒枷| 三人行X,必有我师

【鬼月放马过来】基督徒灵异见闻


AOC有那么欣赏他的粉丝,该感动得热泪盈眶了吧! ?


(💛特别感谢秘密读者@Motonokia和老市民@无法,热情鼎力相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後綴》假掰文青誌

Jeger

以「第一讀者」精神互動的圍爐 主要推廣「成為你的第一讀者」理念,鼓勵市民去採訪另一位感興趣的市民,並寫成採訪稿。 希望在此圍爐,營造彼此鼓勵創作的氛圍,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創作的活力與玩興,一個發想、提案、討論作品、共同創作可能的平台。 「圍爐眾聊」在discord ,請直接加我: 《後綴》假掰文青誌#0538 Email :pdfonline15@gmail.com

057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