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點電視
G點電視

G點電視以新媒體介入性/別小眾運動,鼓勵及引導義工成為行動者、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學習營運媒體,為社群充權。請賞我們幾個拍手或一杯咖啡,讓我們支持平台及團隊持續運作。

疫情拖垮经济医疗社福亚洲各国跨性别首当其害

疫情期间性/别小众在医疗、社交、就业各方面处于更不平等和压抑的境况,如跨性别人士更容易失业和被克扣工资,医疗资源紧拙下性别肯定手术等「非紧急服务」轮候时间更长,令跨性别人士的身心饱受煎熬。本地跨性别组织「性别空间」去年10月曾探讨疫情对亚洲跨性别人士的影响,不但勾勒出跨性别社群在疫情下面对的共同困境,亦特别分析泰国、中国、韩国等地的跨性别人士因国情不同,各自面对什么社会压迫。
制图:Mo

撰文:Nicole

文字编辑:Claudia

网站编辑:EQ

全球疫情肆虐多年仍未受控,不但重创各国经济和民生,防疫措施亦加深了人与人的疏离与隔阂,令社会原本就存在的不平等更加严重。不少本地和海外研究皆发现,疫情期间性/别小众在医疗、社交、就业各方面处于更不平等和压抑的境况,如跨性别人士更容易失业和被克扣工资,医疗资源紧拙下性别肯定手术等「非紧急服务」轮候时间更长,令跨性别人士的身心饱受煎熬。本地跨性别组织「性别空间」(Gender Empowerment)去年10月曾探讨疫情对亚洲跨性别人士的影响,不但勾勒出跨性别社群在疫情下面对的共同困境,亦特别分析泰国、中国、韩国等地的跨性别人士因国情不同,各自面对什么社会压迫。

Follow GDotTV Telegram Channel,

紧贴G点电视最新消息!

跨性别人士缺在职保障疫情加剧社会歧视

在社经层面上,由于很多国家和地区缺乏健全的性别承认制度,令跨性别人士的权利更易受剥削。以香港为例,政府要求跨性别人士必须完成全套性别肯定手术,才可修改身份证上的性别。不但造成跨性别人士生活上的不便,亦令他们在就业上因部分雇主的偏见,更易面对工种选择受限、难找新工作等情况。 「性别空间」研究指出,由于性别承认制度不足和社会偏见,不少东南亚跨性别人士只能从事生计不稳定的娱乐工作或兼职,缺乏职场福利和保障,疫情下娱乐、观光和餐饮行业更是首当其冲。美国Human Rights Campaign Foundation亦曾研究疫情对美国性/别小众的影响,有超过一半受访的跨性别人士曾被扣减工时,更有两成的跨性别受访者因疫情失业。

很多跨性别人士只能从事生计不稳定的娱乐工作或兼职,疫情下观光和餐饮行业大受打击。 (图片来源:Wikipedia Commons)

为了避免家庭冲突,不少跨性别人士选择迁出原生家庭,独立维生。然而,疫情令全球旅游受阻,让不少以旅客为主要顾客的跨性别表演者收入受挫,严重影响生计,甚至失业。在中国和越南,失去收入的跨性别青年因无法负担租金,被迫搬回家中,令家庭关系更紧张,情绪也因此受影响。

虽然社会对跨性别人士的接受程度较以往高,但在严峻的疫情下,他们所遭遇的歧视却日益严重。 2020年5月,当南韩一间同志酒吧发现新冠肺炎的确诊个案,传媒随即将事件标签为「同志酒吧传播病毒」,将疫情与性/别小众挂钩。群众压力令曾光顾该酒吧的性/别小众因怕身分曝光,拒绝检测。污名化不但无助控制疫情扩散,亦加深南韩社会对性/别小众的排斥和歧视。

在2020年5月一波爆发中,韩国梨泰院的同志酒吧被媒体污名化为病毒传播的源头,加深社会的恐同情绪。 (摄影:Yonhap/ EPA)

疫情下医疗资源紧拙性别肯定手术苦候无期

为了令自己的身体更符合自己的性别认同,有些跨性别人士会定期注射或服用荷尔蒙。但在越南和中国等地,跨性别人士较难从合法途径取得荷尔蒙,医疗资源亦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因此有些人只能从黑市购买荷尔蒙,或经常要长途跋涉跨城跨省寻找医疗支援。在偏远和贫穷地区的跨性别人士原本已难以求医,在疫情期间交通受阻、医疗资源紧拙,情况就更加严峻。

此外,不少被界定为「非紧急」的医疗服务,包括性别肯定手术因疫情被迫延后,甚至暂停,让资源可以优先分配给新冠肺炎病人。加上各国停飞封关,令打算前往泰国或其他国家进行性别肯定手术的跨性别人士行程受阻,苦候无期。在香港,集中为性别焦虑患者提供精神科评估及医疗服务的威尔斯亲王医院每年能进行约20个性别肯定手术,疫情前平均要轮候70个星期(约1.3年),疫情下外科手术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轮候时间变得更长。

各国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行政程序亦对跨性别人士造成不便。如南韩政府以身分证登记的方法,为市民提供防疫用品和病毐检测,却令不少未能更改身分证上性别的跨性别人士望之却步,未能受惠。

2020年香港同志游行首次因疫情不获批进行,改为室内直播活动。 (图片来源:香港同志游行Facebook)

G点需要营运资金,

按此了解支持我们的N种方法

正常社交难维系性/别组织转型求变

疫情下,跨性别人士难以透过社交聚会、支援小组等场合,释放自身性别认同的压力,令他们的心理健康更易恶化。在中国,有家长会将子女送到自称能提供「拗直」治疗的寄宿学校,子女即使在学校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不人道对待,但因疫情肆虐难以回家,更难及早求助。

对提供互助服务、聚会、讲座等性/别小众组织而言,疫情迫使他们改变模式,改为网上进行。在香港,也有一些关注性/别小众的公众活动因疫情被迫取消或转型。例如原定在2020年举行的香港同志游行10年以来首次因防疫理由不获批进行;同年香港另一个大型活动「一点粉红」(Pink Dot)亦要改用网上串流形式进行。

这些活动让性/别小众能在较熟悉的圈子内与人交流,有助建立自我认同和社群归属感,非其他场合能取代。疫情亦令性/别小众失去连系社群的「聚脚点」,社交生活大受影响。以香港为例,疫情下不少酒吧经营困难,同志酒吧「ZerOne」就在2021年初无奈结业,令同志熟客失去一个好去处。

第五波疫情近月以几何级数爆发,面对疫情及防疫措施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性/别小众等边缘社群往往首当其冲。他们所面对的困难需要政府及社福机构正视,提供相关支援,共渡难关。

延伸阅读: 【疫情】同志酒吧无奈结业研究指性/别小众或更压抑

原文连结G点电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