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德 | Fred Jame
傅瑞德 | Fred Jame

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小兵不拉马要做什么?从军事角度看「不拉马的兵」

本文延伸了先前关于「不拉马的兵」这个概念的讨论,以更接近军事实务的例子,来说明「不拉马的兵」至今存在的原因、在技术解法出现之前扮演的「过渡缓冲」角色、以及在系统最佳化之后如何让他们功成身退。
本文原载于《吐纳商业评论》电子报,欢迎订阅。

本站作者程天纵老师发表几篇以「不拉马的兵」为主题的管理文章,谈企业在型态改变之后,如果对于工作和人力的配置、或是运用的思维没有改变,就可能会产生冗余的人或位置。

日前另一位作者Konrad Young也藉由《也来谈谈「不拉马的兵」 》一文进一步延伸,谈到组织的成就来自所有人努力的「向量整合」,所以在这其中伤害最大的还不是「不拉马的兵」,而是「拉不同方向马的兵」,这一点也非常精辟。

虽然最原始的「不拉马的兵」故事或许发生过,但作为一个寓言的机会比较大。既然这个故事牵涉到军事、而军事又是我比较在行的事情之一,那么就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延伸讨论这个话题。

以下的讨论并不是要混淆上述两位前辈的理论,而是继续延伸、并且从军事实务的观点,加进一些原版寓言故事中被忽略掉的元素。

军事上「不拉马的兵」真的存在吗?

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已经不可考,但即使存在,也可能只有很短暂的时间。战争中人力需求孔急、甚至阵亡人数众多,随时需要补位,大概没有空间让闲人在第一线站着不动。

然而,军队是一种特别的组织;因为人力素质良莠不齐、随时可能有损耗、特别是专业军士官养成不易,所以虽然经常号称「精实」,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少会允许一些冗余存在。

而多余的人就代表着多余的人力,所以在没有作战任务时,军官必须找一些扫地割草之类的事情平均分配给每一位士兵做,而不会是一部分人精实操演、一部分人站在旁边当「不拉马的兵」。

商业组织则比较简单。至少比较不会有「伤亡」问题;过去或许有些公司会以重要职位「重复配置」或是「都有副手待命」来因应大家口头上开玩笑的「阵亡」问题,但现今由于有人资机构处理、求职求才管道也畅通,所以已经比较不需要先把人存着备用。

总而言之,军队或某些企业刻意留存「必要的」冗余人力有它的历史原因;而且因为程天纵老师所提到的萧规曹随、或是制度跟不上时代的缘故,往往造成原本的「备用人力」膨胀、使得单位里到处都是「不拉马的兵」。

只是你看到的他们不会站在旁边不拉马,每个人都还是有自己的事情忙进忙出,至少看起来都像是在扫地割草;但他们还是会希望有一天可以替补上去、或是顺利撑到退伍。

不拉马就等着被取代

前面提到的这些「等替补的冗员」,或许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被机器取代;机器原本就会取代一部分正职人力,而被取代的人力如果还在,就成了自己的替补,不再需要「另一个人」。

而军队一旦进步到不再需要「人海战术」、许多攻守策略都由机器来执行,对于「备用人力」(这个和「冗员」意义不太一样)的依赖也会变低。

换言之,理论上「不拉马的兵」确实应该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重点在于「主管机关」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即时透过政策做出反应。否则,你可能还是会在21世纪的战场上看到他们。

不拉马要做什么?

不过,前面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大方向;在许多实作的细节上,还是有些微妙的考虑。这边还是来举个军事上的例子:

对于军事稍微有些涉猎的读者可能知道,俄系战车多年来一直都是采用「三位乘员搭配自动装弹机」的配置,而其他欧美、亚洲国家的设计则是以「四位乘员,其中包括一位装填手」为主。

也就是说,俄系战车已经透过自动化设计,取代了那位基本功能只有「将很重的炮弹拿出来塞进主炮」的装填手;不仅节省了一位宝贵的人力/人命,也可以把战车体积做得更小、更不容易被敌方发现,重新装填炮弹接战的速度也更快。

西方的军事评论者几十年来一直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支持者由于上述这些理由,认为西方战车也应该仿效俄国设计;但奇怪的是,美国、德国等西方主要战车设计国,就是不愿意采用这一点,而是一直坚持四位乘员的设计、并且因而把战车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说到这边,你可以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吗?

美国M1战车(黄色)和俄国T-90(绿色)的大小比较。

依照原本的「不拉马的兵」理论,在自动装弹机成熟而普及、而且体制和战术跟着调整之后,装填手就变成了那位无马可拉的兵,应该要被淘汰掉。

但西方的战术思想认为,「装很重的炮弹」只是装填手在接敌时的任务;一辆战车要保有作战能量,平常的保养、维护、补给、甚至战时的卫哨勤务都一样重要。如果废除了装填手,等于接战之外的工作要由三个人来做四个人的事情。

有部队实务经验的读者,看到最后一句话就知道这对分工的影响有多大了。

此外,在战场上子弹不长眼,万一三位乘员之中有一人失去作战能力,就少了一位可以替补的人;这在关键时刻可能是能不能继续作战、甚至生死交关的生存机率问题。

而更严重的是,俄系战车为了配合自动装填系统,车上存放的弹药跟乘员几乎没有分隔(这一点最近在改善中),所以一旦被击中,往往就是整个炮塔被炸飞、车上人员无一幸免。

炮塔被炸飞,经常被戏称为「开罐头」的俄军战车残骸。

由近年来俄系战车的作战经验,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乌克兰战场上的惨澹表现,都让西方国家进一步质疑俄式三人配置、以及自动装弹周边设计(而不只是自动装弹机本身)对于整体作战表现的影响。

俄系战车与「那个兵」的启示

在「自动化」、「AI化」的风潮之中,用机器取代部分人类的工作、并且减少对于冗余人力的需求是必然的走向;但为什么会有俄系战车这样的反面案例出现?

(战场案例分析起来很复杂,所以我们这边只挑相关的、有启发意义的点来讲。)

1. 整体系统的设计问题

在自动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将某个环节粗暴的抽掉人力,直接把机器放进去就好。或许直接抽换可以看到一些帐面上的效率提升,但放在整个脉络(context)和流程(workflow)之中,并不一定是加分的因素。这一点在俄系战车上、以及很多「xx机取代人工」的案例上都可以看到。

2. 流程的最佳化

上一点提到「流程」,而流程是由很多步骤,以及连结步骤的物料、资讯、人力流动所组成的。如同我在〈你今天被系统智力测验了吗? 〉一文中提到的:

流程图上的方块很重要,但魔鬼往往藏在连结方块们的线条里。

光是改善流程图上的方块,而没有改善这些线条,就可能是事半功倍的结果。而且对于这些方块的改善,并不只是将它们变得更自动、或是功能更强,有时候必须根据需求的改变,去增加或删除这些步骤,最后再检讨整个成效。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将某些步骤自动化、电脑化、网路化之后,却因为必须跟着增加验证身分、防呆、防弊的设计,反而让系统变得更复杂难用、甚至出错的机率更高;而最常见的状况,则是必须调用多余的人来协助使用者,避免使用者触发防弊机制、或是「自动获得」错误的资讯。

德国人的解决方案

再回到军事上的例子。虽然俄系战车的三人设计间接导致伤亡惨重(相对来说,美军的M1在战场上服役40年来仍维持无乘员在作战中丧生的惊人纪录)和妥善率问题,但透过自动化来减少人员负荷、提高产能仍然是广泛的趋势。

而在这个趋势和美俄等国的作战经验之下,诞生的就是德国的KF-51战车。

简单的说,KF-51采用自动装弹机、而且也只有三名乘员,但保留了第四位乘员的座位(连级指挥官或无人机操作员),也避免了俄系战车弹药易爆的问题。 KF-51可以说是几十年来仅有的全新的战车设计之一(另外还有三位乘员都坐在车体中、采用无人炮塔的俄罗斯T-14,这边先略过不谈)。

它之所以「全新」,一部分是因为整体设计根据自动化、少人化、资讯化的需求,推翻了大部分过去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而不仅仅是粗暴抽换部分元素(前面提到的1.)。

同时也针对这些改变,将工作流程最佳化(前面提到的2.)。例如在电子线控和网路技术的进步之下,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可以顶替其他人的工作;所以即使有其他乘员受伤,也比较不容易因此无法操控战车。

简言之,就是技术进步和系统最佳化,使得合理的缩减人力变得比较可行(但先前提到的补给后勤工作还是无解,必须靠更有效率的补保体系来加强)、造成的负面作用也比较少。

至于要不要多一名暂时没有拉马的兵,就多留一个座位、让指挥官来决定。

结语

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在于「战车」(您可以将它想成是一个运作中的系统或组织),而是拿更接近军事实务的例子,来说明「不拉马的兵」至今存在的原因、以及它在技术解法出现之前扮演的「过渡缓冲」角色。

而在军队(或类似的组织)中,这样的角色或许冗余,也迟早必须切除、让系统更精实,但未经考虑的直接置换、或是忽视脉络的改变,却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战车或军队的例子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的组织,但或许可以帮助你回顾一下对于「不拉马的兵」的看法、并且印证一下在自己的组织中的状况。

至于他们该不该存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什么时候该功成身退、用什么样的机制来取代,要不是看什么时候有心改革、就是看什么时候会是「不得不改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