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ghtFu
WrightFu

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当假新闻的概念,被进一步挪用 - - 读《真相制造》

香港的资讯战处境,其实更为复杂

早在六月尾的时候,先后在不同写作平台看过这本书的介绍和推荐序,已立下心肠要把它入手。可是,在充满审查阴霾的香港书展,却是遍寻不获,最后到八月中才成功于诚品购入此书,再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

本书作者刘致昕,是台湾媒体《报导者》的副总编辑,此书是他过去数年走访多个国家采访资讯战、假新闻议题的记录。我相信书中有若干的内容,应曾经在《报导者》刊出过,但既然自己没有读过,那就当作是阅读一大段经历分享吧。

作者过去数年先后走访比利时、法国、德国和印尼,在选举和ISIS 等议题里,窥看好些有识之士,或利益团体,如何察悉社会潜藏着的一些对现况的不满,结合民众的一些网络使用习惯痛点,发动资讯战,影响民众对不同事件、人物的观感和判断,从而达致若干的政治目的。书中亦有一章叙述中国的「大外宣」策略,以及在武汉肺炎的阴霾下,中国如何透过资讯战,为自己洗底,及对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反中论述作出大反击。

在阅读不同章节时,自己大致归纳得到,在(相对成熟的)民主政体下,资讯战主要都是由一些对现况感到厌恶、燥动不安的一方发动,近年欧美右翼、极端势力渐渐抬头,甚至能够成为议会里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某程度上亦是这样促成的。而好些主流社交媒体的演算法,以及更多社交平台的冒起,亦在加剧民众对讯息接收的同温层。

而中国的资讯战所呈现的,倒是另外一种景象,在官方的策划和加持下,中国的资讯战,就像是要做更多的议题设定,透过人海攻势,尽早为外国人制订好对不同中国议题的立论和观感(比如多番强调中国不是武肺的起源地),甚至影响外国对一些中国相关议题的应对手法。

台湾作为面对中国威胁的其中一个前沿,加上本身政治阵营的角力,台湾民众面对的资讯战,可见同时带有民主政体和中国外宣的面向,书中最尾一章也花了不少篇幅去讲述台湾现正面对的挑战。在作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在外地营运的内容农场,不断生产未经核实的(虚假)资讯,回流至台湾社群用户间广泛流传;而台湾不同的政治阵营,亦有雇用第三方机构,去策划更精准的propaganda。作者也介绍了一个台湾团体的实践,尝试在街头寻找民众跟一些抱持相反政治立场的人交流,而参加者的反馈,亦明显觉得比起在网络上,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打破同温层,起着更大的作用。


香港的处境,倒是比台湾更为复杂,而西方社会对假新闻的理解和应对方式,亦未必能够完全套用在香港。

走火入魔的极权,近年经常直斥假新闻的广泛流传,严重影响市民对政府的观感,以及对一些政策和社会事件之理解。近日宣读的施政报告,亦有提及订立《假新闻法》的建议。这些立论,或多或少也反映着,政府认为自己不中听的,就已经属「假新闻」的一环了。

在反修例运动期间,各式各样的讯息确是满天飞,那时亦有好些媒体和网民,自发组成「factcheck」团队,就各种讯息的真伪加以核实。不过,在讯息泛滥的世界里,就算有讯息得以核实,仍然无法阻止已被核实为假的讯息在网络上继续流传(这倒是全球网络世界的通病),加上香港人对政府、公营机构等越加不信任,经核实的讯息可能让人联想到更多的阴谋(解释即系掩饰),而参与factcheck工作的人,甚至会被认为是当权者的打手,充当「洗白」的角色。

而香港的资讯战里,就算抗争者制作了大量的文宣,并尝试创意地运用如AirDrop 的方式传送予更多人,或经一些KOL 协助传递转发,来自政府的力量,往往更为强大。政府肆意篡改不同事件的诠译和定性(7.21已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及单凭丁点所谓的观察就犯上了滑落斜坡的谬误批评和抹黑抗争者。

香港不同阵营俱经营着大量的Facebook 群组,其实各自也转载着大量偏向自己阵营的讯息。不过,因着主流媒体的报导原则和相对仍然较高的渗透率,来自政府的资讯,比起抗争阵营里面(可能)的内容农场,还是有较大的威胁。市民接收到被蒙蔽的「事实」的机率,比接收到恶意假讯息,始终来得更高。

近期一个令人心寒的例子,是早前政府曾放风指未能通过宣誓的区议员,需被追讨自上任以来的薪津,此举触发大批区议员辞任。但之后,政府针对被取消资格的区议员,又没有追讨所有薪津的意向了,可是当继续谈论「未能通过宣誓的区议员需被追讨自上任以来的薪津」这讯息时,政府就会觉得你在散播假新闻。

原来,假新闻的意思,已不只是可以囊括政府不喜欢听到的讯息,原来是他们说过而最后没有付诸实行的政策,在谈论的时候,已经可以堕进法网了。

西方的媒体识读倡议,依然值得作为对香港人的提醒和警惕,但香港人面对着这种多重的资讯战,除了要加以求证、尽力打破同温层以外,甚至连资讯备份也成了一个重要课题,若干年后不知道会否又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案例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