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巴黎梦想家》:那是在出版自由的时代

好不容易有了出版自由,浪费太多时间的成年读者们渴望阅读也要孩子读,那时会有人讨论一本书卖的太贵吗?另也写给透过文字创建或摧毁作品的文学评论家(写手)。
此版本为Mplus上的修正稿,仅为了备份而发布。

看完法国电影《巴黎梦想家》( Illusions perdues )后,我开始上网找其原著巴尔札克的虚构小说《幻灭》却找不到繁体中文版的。出于好奇心以「巴尔札克」为搜寻关键字,发现他的著作目前所剩的繁中版本似乎只有四篇小说,简体中文的倒是不少。

我再也找不到繁体中文版的巴尔札克

难道是记忆错乱吗?小时候明明读过《高老头》和《贝姨》的儿童版本,老家的书架上也有几本巴尔札克。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很奇怪,巴尔札克的著作怎么会适合儿童读?但还不止,《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基督山恩仇记》、《愤怒的葡萄》难道适合儿童吗?

九十年代的父母不管这些,他们成长过程中读过的世界名著也要孩子读——或者他们声称自己读过而要孩子跟上⋯⋯出版社将这些伟大著作加上插画、删减剧情变成儿童版的《世界名著系列》,我猜测那是出版解禁后几年,又还不到在乎版权的年代,不少出版社疯狂印制儿童或大人读的「名著」,好不容易有了出版自由,浪费太多时间的成年读者们渴望阅读也要孩子读,那时会有人讨论一本书卖的太贵吗?

开始注重版权之后,很多以前有的繁体中文版反而没有了。当代著作有的也因为市场不够大,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都不再版,例如派屈克.蒙迪安诺的《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馆》( Dans Le Cafe De La Jeunesse Perdue )。

《巴黎梦想家》剧照


出版自由的真相

有趣的是《巴黎梦想家》原著小说的创作年代是在1830 年代末期,法国开放出版自由之初——似乎与1990 年代的台湾类似。但那是一个过渡期,之后立法又偏向保皇党而再度封闭。

就在当时,会写文章的文人纷纷掌握此「商机」,小报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每篇文章、评论和观点皆有其价码,他们甚至操作起现在网路行销依然在做的黑帽和白帽手法,记者们可以在不同的报社以不同的名字写出不同观点的艺术评论,让此艺术作品受到讨论。

文学评论也成为「记者们」勒索出版社的价码。剧中其中一位主要角色是带着自己写的剧本从外省到巴黎追梦,在家乡大家都说他写的好。但到了巴黎,别人连看都不看一眼,之后他才逐渐开窍——原来艺术品的关注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他不再创作而是当起了报社的评论家,别人付他钱就写正面评论,得罪他的就写负面评论,那些书他连读都没看读。

报社记者或评论家的地位很高,但不是受人尊重的那种,创作者和他们的金主都害怕报社。出版商要讨好他们,靠着笔跟纸就能杀人,把任何一个创作家从天堂拉到地狱,记者们也写着八卦和丑闻污蔑与他们立场不同的人——但他们没有立场,一切都是由谁出价高而决定。没有人在乎真相。

《巴黎梦想家》剧照。

巴黎的梦灭

很多喜爱读法国文学的读者印象中的巴黎或许还是十九世纪那种五光十色,在波特莱尔、巴尔札克、司汤达笔下的巴黎,不少人曾经被那种糜烂、致命的美感所吸引。

追求自由和真理⋯⋯在外省人眼中这两者似乎很可以在巴黎被实现——「外省人」和「巴黎人」亦是巴尔札克经常在小说中有的对比角色。 《巴黎梦想家》中的主角带着抱负到巴黎寻求文学发展,原来出版社只愿意帮名人出书,没有名气的作家们要选择巴结贵族,出卖灵魂或肉体以得到赞助,抑或跟着「自由派」撰写各种具备攻击性的文章?

作法之一,可以找一个具有名气的假想敌,攻击他们来蹭热度,与现代网路舆论的操作有着即视感。大革命之后,除了能继承头衔和家产的贵族之外,成就了许多新的资产阶级,拥有有笔和墨的评论家得以造成威胁而产生权力,贵族们也需要透过他们的文章来树立形象。

电影中说:

一本书很感人,就说他感伤;
很古典;就说他匠气;
很有趣;就说他肤浅;
有智慧;就是做作;
很有启发,就是哗众取宠;
有自己的风格,则说他言之无物。
把长处当作攻击目标,用笔就能伤到不在身边的敌人。

我曾在报社工作,看着电影中叙述十九世纪的报社竟然有着既视感,想找原著来读,才有了开头那一段。不确定荒谬的报纸是还原巴尔札克的叙述,那是一种警世或者寓言,还是现代状况的对照?但巴尔札克本人早期被退稿的著作也曾发表于当时的文学杂志《 Revue de Paris 》上(并非英文文学评论杂志《 The Paris Review 》,是由法国记者、政治家又在剧场担任导演的Louis-Désiré Véron于1829 年创立,收纳许多被退稿的小说的周刊),那也符合他对那时期的描述。

电影中旁白讽刺的说:「未来或许商人也能从政了。」

一样是到巴黎追求文学梦想的人,有人顺利出书,也有人靠着犀利的笔锋撰写评论换取财富。但他们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民意身上的,出书的人要有评论家的正评,报社的印刷量影响着评论家的声量,反过来,评论家的撰稿能力更是决定了报社的印刷量。

讽刺的是主角一开始撰稿的报纸属自由派,后来又因自己的利益而加入保皇派的报社,保皇派说再也没有人能出价购买报纸文章,「我们要还原真相」。后又因重新修法而强行关闭了自由派的报社,司法单位搜了报社的「不法收入」、捉了报社的负责人,此时旁白又说了:「失去墨水和笔的报纸还算什么?」

潜台词是:「他们没有武器了。」


写给透过文字创建或摧毁作品的文学评论家(写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那場誤會

Chin

關於創作與誤會

0300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