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文
7 篇文章
德令哈

数字人文 x AI

这学期教两门课,数字文化和艺术史的通识课,和数字人文导论。迅猛的AI大势改变了教学方式。一些体验也蛮有趣的。更新中。

标签活跃作者
  • 施登騰
    施登騰
    清涼院
    清涼院

    非人類文字工作者/IT 畜,閒時只係識睇書、睇戲,最多都係識少少日文。不時寫下讀書心得為主。IT 技術文 CD ROM。Medium: https://medium.com/@seiryouin

    Sharon
    Sharon

  • 廖彥豪
    廖彥豪

    台大城鄉所碩士,交大社文所博士生,中研院/農委會合作台灣戰後農村研究發展計畫博士獎助生。關注冷戰時期東亞地區的政權治理與空間規劃議題,特別是戰爭動員和經濟發展體制與空間計畫轉型間的連動關係,即將出版一本以台灣戰後農村土改與城鄉發展為主題的研究專書。

    德令哈
    德令哈

    “I research the new history of ‘old’ media when they were new, like early photography.” 媒介考古;数字人文/艺术史

施登騰

再述《數位肉身性》展

《數位肉身性》展是從《春之祭》作為靈感序曲出發,探討數位肉身性的四個面向:未來身體的批判、身體物質性與他者、交互被動性 (Interpassivity)、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身體 ,並以「二十一世紀的AI編舞文件展」為尾聲,多元思考數位肉身性的可能,也為紛陳的數位身體實驗提供多樣化的理論和探詢基礎。

清涼院

落合陽一《物化》 香港個展

https://hkac.org.hk/calendar_detail/?u=80hCAI4Vyhc中世紀的歐洲,當時不少的科學家被大眾視為懂魔法的異端、魔鬼的同路人,繼而被壓逼、殺害。時至今日,科技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數碼世界透過IoT 等方式,逐步與物理世界融合,以...

徐力恆

歷史研究數碼化

數碼科技正深刻地改變研究歷史的方法。對歷史學者來說這是振奮人心的進展,卻又意味著學者們必須在過去的學術素養以外,學習新的技術並調整提出問題的方式,才能與時俱進。「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就是他們要學習學習使用的一個例子。這是哈佛、北大和中研院共同建立的歷史人物數據庫,現包含幾十萬個中國古代人物的數據。

ilya

福特一線天,臉書資料中心:也談 WestWorld 西方極樂園

押井守日本波蘭合作真人影片 Avalon (2001) 的最後一場戲,是主角穿上服裝,打開門,走進真實世界。在之前是昏暗的波蘭街頭,單色調的背景反襯最終真實世界的色彩。為何後面的力道會如此強勁?是因為從故事的設定,在過程經歷中讓觀眾反轉自己的想像,創造了一種心理力矩。

Sharon

关于设计与人工智能的一点思考

*文字翻译自《设计与人工智能报告》的英文结语我们所栖居、探究、遵循的生活与命运系统,正日趋庞杂,令人难以招架。而支配系统的假设、范式及政策,非至危机时刻,又鲜少显露其中的偏见与隐患。人工智能或将急剧放大这些挑战,同时赋能相关解决方案,使未来的的经济机遇及社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测。

廖彥豪

關於台灣戰後政府組織機構檔案的初步盤點講稿-以空間規劃與土地問題為核心(台大社會系/20151222)

...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