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
43 are following
105 articles
海轮

关于地球人是怎么跟邪恶外星人缔结和平条约的

这是一个我过去写的科幻小故事,当然逻辑不可深究。故事中的菜鸟女主角被骗去出使金星,试图说服金星人与地球人建交,而穷兵黩武的金星人则打算杀个来使来立威。不过放心,结局很圆满,世界很和平啦。

呆丸

【小說】妳一生的預言

電影《異星入侵》的原著小說集,裡面還有很多很有趣的故事,用很有趣的角度將科學融入劇情中。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waterflow流水帳

【#科幻 #文學】韓國新生代作家金草葉 科幻溫室

//金草葉在她的「溫室」裏,搓揑險境,施加幻想,灌溉情感,終而長出了一個別樹一幟的末世風景——迷惑的、詭異的、神秘的、糾纏的⋯⋯//

午月

[創作]小說-反義RNA(Antisense RNA)

在資源分配M型化的趨勢達到一個極致的情況下,某位天才基因學家終於在被資本逼瘋之前,破譯出了人類基因片段裡老化基因以及癌症基因,並成功製造出了這兩種基因的反義RNA,只要將此種RNA注入人體內,當身體裡的細胞完成了新一輪的汰換之後,便可癌症免疫、長生不老。

何補齋

【科幻小說閱讀】《曼谷的發條女孩》諸神同在的泰國是人類末世的歸宿?

其中的「黃卡人」似乎是延續了作者先前短篇小說的故事脈絡。寫的是在馬來西亞的排華運動中,華人被屠殺殆盡,倖存者逃亡到泰王國,變成領著「黃卡」的一群難民。作者在書中透過一位泰國人表示:馬來西亞的華人早就應該皈依穆斯林變成馬來西亞人,卻住在馬來西亞排拒馬來人,終究難逃被屠殺的命運;像泰國的華人早就換上了泰人的姓名,變成泰國人了。這一點,不是科幻情節,而是對歷史現實一針見血的評論。

何補齋

【科幻小說閱讀】《NEXT危基當前》你的基因不是你的基因?

論者有謂:小說比真實更真實。麥克.克萊頓成功的揭示了一個新生的知識領域,誰能說不是人類未來的預言?而吾人以為,當作預防針,也許更有意義。

何補齋

【科幻小說閱讀】人間一日,天上千年之《時間迴旋》

既然不能穿越地理,那就穿越時空吧!畢竟現在的人類科技沒有辦法穿越時空,那裡還是科幻小說的曠野,可以各自構築奇幻的結界。向來,穿越時空的科幻情節分成兩大種,再各自分為兩小種。

何補齋

【小說閱讀】《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夢裡不知身是客,或許是本書最詩意的註腳。

何補齋

【閱讀小說】姊姊的守護者

基因工程技術所引發的醫療倫理問題,如果落實到現實科技,這部小說所描繪的情境現在就可以發生。

Faker冒業

後科技奇異點太空歌劇的時空想像

弗諾.文奇(Vernor Vinge)筆下的科幻小說從不直接描寫奇異點發生,而總是設定在智能爆發之後的遙遠未來,他更提出一個極端的假設:當超級智能生命體降臨(無論是人工還是自然生成),也許該生命體建造的先進科技不單能隨意修改現實,甚至連基本物理定律都可以操控。如此一來,突破光速就不成問題了。基於這個想像,他分別在1992年、1999年和2011年發表了「意識界區三部曲」。

Faker冒業

【短篇小說】背向宇宙

大自然早已不存在,天氣是人工的,太陽是位於正中央的燈光。氣象局每天會進行亮燈儀式,並精確地決定每天的風速、風向、降雨量等等。氣候不是現象,而是政策,是計劃,是管理項目,一種機械操作。

Faker冒業

《一級玩家》:封閉「賽博空間」的科幻故事

曾經象徵未來的「賽博空間」,《一級玩家》裡卻成為考古的遺物(Legacy)。

飛地Nowhere

【三書推薦】在飛地,有關「母親」的三種思想實驗

作為思想實驗的科幻小說,正是給人類一塊飛地,去重新審視習以為常的一切社會及倫理設定。

灰藍

讀空氣 |《厭世機器人 III:外星入侵應變對策》讀後感(有劇透)

人是什麼?人性是什麼?人工智慧能不能算是個人?

WencheWu

【閱讀筆記】比起解決問題 人類更希望它自行消失—《神也鬥不過愚蠢》

翻譯書名充滿挑釁,《神也鬥不過愚蠢》講述的是近現代,人類經過一次「大危機」後,意外發現平行宇宙的存在,而對方正嘗試藉由雙方不同的物理定律,轉換兩個宇宙間的物質,並藉此獲取能量。由於被轉換的物質,不論在雙方都能夠提供大量的能量、解決能源危機,讓發現者成為全人類的英雄,但在便利生活來臨的同時,有另一群少數人,卻發現其背後所蘊藏的重大生存危機。

桑尼漾

《原創小說》回到伊甸Back to Eden-第四章(2)

男孩在為自己是否是兇手苦惱的同時,戴琦一行人進入了芥家的本部

方凱莉

小說分享《假使愛有兩張臉》

這本書不僅是內在情感面的衝突多到暴,人與人之間的外部衝突也多到溢出來,不會讓人覺得突兀。結合科幻與愛情題材的故事,讓人忍不住去細想科技的進步對社會帶來的衝擊。

WencheWu

【閱讀筆記】藏在動物園中的科幻宇宙—《摺紙動物園》

以科技、科幻與人性為主題,近年來包含《黑鏡》、《愛x死x機器人》等影集,都吸引不少觀眾。至於文學作品方面,由劉宇昆所著短篇小說集《摺紙動物園》,則是從出版至今,都有人持續在分享,其中的〈狩獵順利〉一篇,更被改編成為《愛x死x機器人》的其中一集。然而,若是單純以影集中的內容來想像這本作品,或許又太小看了作者的想像能力。

Oyster Murmur

讀〈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

2170.10.2 奧莉薇像是要記錄什麼,把綁在手腕上的機器拿到嘴邊,平靜地說:「莉莉因為太愛我,所以創造了這座村莊。一年前,我才了解到這個事實。」

窗邊的小鳥

記念衛斯理/倪匡

網上來源今天下午,我去書店的途中,滑了滑Facebook。第一個post就說倪匡先生今午走了。我還懷疑了一會,就再看看其他人的消息,結果是真的。心沉了,陪伴我年輕時期的人走了。第一次認識衛斯理是在小學五年級。媽媽帶我去家中附近的YMCA圖書館時介紹給我,至於到底是哪一本是我第一本衛斯理小說,已經忘記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