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
從星盤讀聶華苓.水瓶座》廣袤而繽紛的木星之舞 ft.《桑青與桃紅》
帶著不同價值觀的作家們群聚於聶華苓家的客廳,「通過文學的國際語言,世界縮小了,視域變大了」,不論交流或爭論都是自由的。即使寫作計畫讓聶華苓忙於大大小小的執行細項,她總流露著和善爽朗的笑容穿梭其間,是這個微型聯合國無法忽視的存在。
【悼念聶華苓、瘂弦】記得,我記得,當然記得
人的記憶,始終還是會流失的。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跟時間對抗。自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三日開始,聶華苓讓房子凝固起來。門外堆積的柴枝、疊在樓梯口的報紙、掛在窗前的水晶球,家裡的所有家具和陳設,全都定格在一個時刻,二十多年來不遷不移。不過,物有盡時,人無不朽。
臺灣文壇「永遠的母親」、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創辦人之一、作家聶華苓逝世 享耆壽99歲
「我活過的20世紀,生活不斷變化,身分不斷變更。都離不了一個『外』字。」(聶華苓〈自序〉,《三輩子》)
社區活動︱我做的Matters金句帖
我的心情是,我總是在聊到意酣處,內心滿藏複雜情感得推門走到外頭陽台吸煙。初秋的山坡林木已見蕭瑟,巴掌大的枯葉覆滿木頭地板。那對我而言過於巨大、遙遠有著黃金教養和人格高度的一批批老靈魂,似乎仍然將他們瀟灑、慷慨的笑語晏歌遺留在這個屬於聶老師的時光失去侵蝕效力的結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