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照護] ​ 照護者的心靈的依靠與愛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
·
IPFS
·
擊毀以個人自我的堡壘,你的真理將會從廢墟中,自由湧出! ​ ~克勞利
​​(Photo from Hong Nguyen)​​

朋友遇到關於安寧照顧的問題,請我幫忙用塔羅看一下哪種照護方式比較適合,其中一種我們理智線都認為最好的照護方式,塔羅結果牌卻出現「塔」,解答不是只針對照護方式,最主要是照護者自己,照護者狀態才是照護方式的主要核心。「塔」代表著崩解與重生,當下的我帶著疑惑,為什麼「塔」會在這裡出現,經了解他與病人間的互動後,頓時了解「塔」的細緻與微妙。在最後的安寧照護裡,我們與病患要面對一個確定會來臨的事件「病患肉體運作的結束」,這一段過程,多數人都關注在病患的照護,但照護者內心的糾結也是需要被看見,病患肉體運作步入結束的過程,照護者也相同面對著一場複雜的心靈之旅,我們該如何幫助身為照護者的人,那個人也許是身邊的親友,也許是我們自己。​

照護者需了解臨終過程與臨終者的苦​

認識臨終過程是非常重要的階段,也會因此更理解病患的狀況,無論是身體或心理,因為這充分的理解,我們才能如實地執行下一階段的事情。​

凱思林・辛在"好走"一書提到:「臨終過程是一條典型的厄逆之路(via negativa)。」字面上看起來是負面的描述,事實上這可以是一條心靈轉化的道路,當病患認知自己即將進入死亡時,從一開始心裡的崩潰與無助、接著肉體經歷各種苦頭,凱思林・辛說「打從聽到噩耗開始,直到我們徹底臣服的那一刻止,人除了受苦別無其他,而這正是悲劇的本質。」這場悲劇會持續到病患開始正視死亡並且關注自己的心靈世界為止,凱思林・辛說這個轉化會讓病患擁有強大精神動力,開啟另一道大門。​

身為安寧照護者,我們需要認識那段厄逆之路和轉化出現的時機點。在病患內心崩解的時候,什麼道理他都會聽不進去,病患需要的只是「陪伴」,讓那份無助可以在照護者的陪伴下,任性的發洩。但照護者的心也是肉做的,受到病患任性地對待,還不能有任何明顯的情緒表達以免傷害心靈更脆弱的病患,身為安寧照護者的人,這時候需要心靈的依怙。照護者必須透過這份依怙轉變為自己的精神動力來支持這份「陪伴」的工作。​

照護者的心靈依怙是什麼呢?來自對病患的「愛與關懷」​

這時候問題來了,我們要去除從病患來的壓力與沮喪的解藥是病患本人?這邏輯似乎不通,怎麼不會是找位心靈或宗教導師呢?​

照護者的問題是來自病患,而解藥也是病患,這就是「塔」要表達的真正意涵。這意涵對多數人而言可能有點困難,先以一個故事來說明,這個故事來自2019年的一齣韓劇「巧克力」的第五集,那位堅持要去吃炸醬麵的爺爺。爺爺常吵著要人帶他去餐館吃炸醬麵,有一天醫院廚房女廚師帶他吃完炸醬麵回醫院的路上發生車禍,新來的醫生堅持為了爺爺的平安不能再讓他離開醫院去吃炸醬麵。接著劇情帶出第三人「女廚師的弟弟」,爺爺後來請女廚師弟弟帶他去吃炸將麵,女廚師弟弟為了拒絕做這件事想要打消爺爺去麵店的念頭,直接揭穿事實告訴爺爺他的兒子不會來的,他已經拋棄了爺爺,無論爺爺去麵店幾次,都不可能見到他兒子。爺爺因此暴怒拿手杖痛打女廚師的弟弟。​

這時候面對爺爺出現三種不同立場的人,女廚師、醫生和女廚師的弟弟,​

(1) 女廚師知道爺爺為什麼要去吃炸醬麵,爺爺的目的不是吃麵,而是要去麵店等待那個把自己拋棄的兒子,所以女廚師想讓爺爺完成心願而帶他去麵店,即便他的願望永遠也不會實現;​

(2) 醫生只在乎自己工作的規則,所以只會看到爺爺的狀況實在不適合離開醫院而不去了解他心裡的需求,即便爺爺怎麼哀求,都拒絕讓他去麵店;​

(3) 女廚師的弟弟只想著自己,不想帶爺爺去麵店,所以揭發爺爺不願意面對的事實,想讓爺爺放棄,沒想到不願意面對現實的爺爺因此暴走。​

在戲劇裡,女廚師總是很有耐心的對待所有的安寧病患,無論這些病患的要求多麽無理取鬧,女廚師還是陪伴或幫助他們完成心願,女廚師的愛與關懷主要是來自「對病患的理解」。她知道病患這些行為(無論合理與否)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她看到的不只是病患那些無理取鬧的行為,她看到一個立體的、背負著種種心理糾結活生生的人。她的耐心不是來自於對臨終病患的憐憫,而是對人的體貼與包容,也因此她對患有失智症的廚師和到處騙錢的弟弟,都帶著相同的「愛與關懷」。這份對人立體的看見,給了她力量,面對無理取鬧後所產出的不是抱怨和疲憊,而是更深的體貼與愛的關懷。​

​​

當我們理解病患的心,因為這份理解而轉化的「愛與關 懷」,用這份愛進行照護時,這時候就是塔的轉化。​

塔的轉化與新生:面對自己心靈的升級與破關​

當面對病患到一個壓力點時,必須轉化至「愛與關懷」,若沒有這份轉化,那照顧病患只會累積更多的壓力、疲倦與負能量。若轉化發生後,這份轉化的力量不會只發揮在病患身上,而是會在照護者自身進行發酵,這時候的照護者可以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更新,感受到的不再是悲苦,而是更多的愛與付出,也就是所謂的「奉獻」,章成禪師在"奉獻"一書提到「每個人都有他的角色和職責,以利益別人的原則做好這些事情,這就是奉獻。」「奉獻不是要去犧牲我們的快樂,而是能夠去感受到,別人因我們受惠、因我們而得到照護,我們也會感到快樂和充實。」​

當我們在奉獻的同時,也就是對我們的富貴與豐盛進行存款,這不是一種對價關係,當你為了累積福德資糧而進行奉獻,反而無法累積存款,唯有透過無私的愛與關懷而奉獻時,存款才會越來越豐盛。而愛與關懷的前提就是「對人有立體的看見」,這時候你生命呈現的不會是悲苦,而是感謝與喜悅,這份「感謝與喜悅」感覺就是我們人生升級的徵兆。​

​​

透過自己心靈的更新陪伴病人步入臨終的心靈轉化之路

當病患接受生命最後的時候,正視自己心靈時,也是病患開始轉換的時刻。不過大部分的人這一刻通常是在肉體崩解的前夕才會出現,也就是一般人說的迴光返照。而照護者心靈的升級往往可以影響病患的心靈,讓病患心靈轉化的階段提早,也就是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平靜的面對自己的生命與現狀,而不用等到迴光返照。轉化的時間點往往出現在奧古斯丁(St. Augustine)說的「能察覺在此刻於內、於外的生生滅滅,而不加批判論斷,即使心生妄念,亦能當做是淅瀝雨聲來聆聽。這只有在知道自己無計可施、動彈不得的狀況下才可能發生」。這時候病患的心靈會升級到寧靜與祥和狀態,平靜地接受自己生命的最後。而照護者就是病患心靈升級的重要推手之一。​

「塔」所表示的是崩解也是重生,這份重生聚焦於「心靈的轉化與升級」,我覺得這也是神佛對於我朋友最好的祝福與照顧,在這個重要階段,給予他「塔」的提示。身為照護者,照護病患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有個全然健康的自己才能好好的擔任這份照護的工作,而這份健康不是只有身體,還包含了心理。身體上可以透過按摩、休息、調理等恢復正常,但心靈則需要自己真誠的面對,不是每位照護者都需要面對「塔」的考驗,也就是內心崩解的過程,這跟照護者平日是否有正視自己並且實踐著「感謝+反省=奉獻」的法則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善護念自己的心,在危機的時候,才能夠有餘裕的奉獻著自己,幫助自己身邊的人,讓他們「好走」。​

🌼好書推薦​

1. 「奉獻」,作者:章成、M. FAN,商周出版​​

2. 「好走」,作者:凱思林.辛 Kathleen Dowling Singh,心靈工坊​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PY CHEN 人生花滿院禪修經驗超過十五年,曾於印度與尼泊爾旅居三年並於2023年正式完成五年高階禪修大手印的學習。目前於章成禪師門下學習。 個人生涯諮詢I豐盛意識自我覺察I 🌼 https://linkbio.co/pinyentara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拖延症其實不是你的問題》

《貴族心?貧窮心?決定了你未來的秘密》

《迷霧中,天使一直在身邊,等待你選擇要看見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