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畫家常】石原紫山《達魯拉克的難民》+圍爐開張
達魯拉克即丹轆省(Tarlac),二戰菲律賓戰役(1941-1942)的末期,難民湧入丹轆。而此處也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Bataan Death March)的終點,想了解這段歷史的話,可以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
在石原的作品中,攜帶大量物品的難民,在逃難途中或依靠或席地的暫時休息。一女子靜靜側躺在盛開的朱槿(扶桑花)花叢旁,在花叢綠蔭的包圍下,眾人表情顯得沒那麼焦躁惶恐。有學者指出,畫面中央正在哺乳,頸戴十字架的婦人,圖像可能援引西洋美術的聖母子圖(即聖母哺乳(Nursing Madonna)),將菲律賓的難民婦人形象美化。※
這件作品曾在去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中展出,陳列在展場入口,頗吸引觀眾目光。可惜的是,前些月結束的國美館「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並未借展此畫。沒能將這幅曾入選臺府展並獲得特選、總督獎榮譽的大作置於臺府展歷史框架中展出。
日治時期來臺活動的鹿耳島畫家,因為戰爭的緣故被派往菲律賓從軍,返臺後創作了這幅畫參加展覽。在這樣曲折多元的歷史脈絡下創作的《達魯拉克的難民》,不只顯示總督府對呼應戰爭的「時局色」作品頗為青睞,或許也反映出臺灣地處島鏈中樞的特殊性吧,正因為身處多元文化在此交匯的地理位置,臺灣才得以誕生出繽紛的美術史面貌。
註釋:
※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26-27。
這篇改寫自去年10月五丁目在Facebook的文章,目的是作為圍爐的試寫。現階段的計畫是以一周一篇的進度,向讀者介紹臺灣美術史中的藝術作品。書寫篇幅不長,主要是以短篇形式簡單說明畫作的來歷、流傳及內容形式。
以石原紫山的作品開頭,目的是闡述臺灣美術史的多元特性,像這樣乍看是日本畫家的屏風畫作品,為何會被收藏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呢?又為何有像是油畫的肌理表現,以及歐洲基督宗教繪畫的母題?藉由【閒畫家常】,希望能向各位讀者揭示,臺灣美術歷史發展的多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