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畫家常】石原紫山《達魯拉克的難民》+圍爐開張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
·
IPFS
·
1933年,來自日本鹿耳島的畫家石原紫山(本名光雄)來到臺灣,一邊在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工作,協助學者繪製插畫,一邊追尋南國的光線及色彩,活躍於畫壇。在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及美、菲軍隊交鋒於菲律賓。石原受徵召前往菲律賓從軍,返臺後,結合經驗及追想,完成這幅膠彩畫《達魯拉克的難民》。
石原紫山,《達魯拉克的難民(比島作戰從軍紀念)》,1943,膠彩、紙本,178x75.7cm(x2),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達魯拉克即丹轆省(Tarlac),二戰菲律賓戰役(1941-1942)的末期,難民湧入丹轆。而此處也是著名的巴丹死亡行軍(Bataan Death March)的終點,想了解這段歷史的話,可以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

在石原的作品中,攜帶大量物品的難民,在逃難途中或依靠或席地的暫時休息。一女子靜靜側躺在盛開的朱槿(扶桑花)花叢旁,在花叢綠蔭的包圍下,眾人表情顯得沒那麼焦躁惶恐。有學者指出,畫面中央正在哺乳,頸戴十字架的婦人,圖像可能援引西洋美術的聖母子圖(即聖母哺乳(Nursing Madonna)),將菲律賓的難民婦人形象美化。※

Defendente Ferrari, Nursing Madonna, 1505-11, Tempera and oil on panel, 75x48 cm, The Uffizi.

這件作品曾在去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中展出,陳列在展場入口,頗吸引觀眾目光。可惜的是,前些月結束的國美館「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並未借展此畫。沒能將這幅曾入選臺府展並獲得特選、總督獎榮譽的大作置於臺府展歷史框架中展出。

1943年12月,石原紫山接受《臺灣美術》的訪問,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及心得。乍看之下是一位眼神兇惡、留有小鬍子的大叔,不過根據前輩畫家林玉山的回憶,紫山似乎是一位性格和藹的畫家。

日治時期來臺活動的鹿耳島畫家,因為戰爭的緣故被派往菲律賓從軍,返臺後創作了這幅畫參加展覽。在這樣曲折多元的歷史脈絡下創作的《達魯拉克的難民》,不只顯示總督府對呼應戰爭的「時局色」作品頗為青睞,或許也反映出臺灣地處島鏈中樞的特殊性吧,正因為身處多元文化在此交匯的地理位置,臺灣才得以誕生出繽紛的美術史面貌。


註釋:

※ 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台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頁26-27。


這篇改寫自去年10月五丁目在Facebook的文章,目的是作為圍爐的試寫。現階段的計畫是以一周一篇的進度,向讀者介紹臺灣美術史中的藝術作品。書寫篇幅不長,主要是以短篇形式簡單說明畫作的來歷、流傳及內容形式。
以石原紫山的作品開頭,目的是闡述臺灣美術史的多元特性,像這樣乍看是日本畫家的屏風畫作品,為何會被收藏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呢?又為何有像是油畫的肌理表現,以及歐洲基督宗教繪畫的母題?藉由【閒畫家常】,希望能向各位讀者揭示,臺灣美術歷史發展的多元面貌。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cthelion1993/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品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下的歷史研究,而當代讀者的閱讀及傳播也參與了美術史的形塑。五丁目期待透過不同形式的短篇筆記,提供關心文化、喜好藝術的各位一個富知識性的生活提案。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展覽分享】跨.1624:世界島臺灣

【物中所見的臺灣神社】#0 遺落在失落樂園的臺灣神社石燈籠真身

書展與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