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耕|馬特市迎的三體問題,Billboard 讓我一盔究竟
最近看完了 Netflix 上的《三體》影集,我很喜歡。我知道有些地方做了魔改(原著黨會氣到直跳腳的那種),但我沒看過書,無從比較起,純粹的喜歡。
三體,又稱作三體問題(Three-body problem),指的是在引力作用下,三個或更多天體之間的運行問題;三體系統因爲引力作用的複雜性,導致天體運動難以預測,可能引發各種不穩定行為,如軌道交錯和星球逃逸等。
■ 馬特市的三體問題
而馬特市(Matters)這顆星球,現在終於也迎來了三體:項目方、創作者與廣告主。
天體力學的三體,是 bad news,無解。
創作者經濟力學的三體,是 good news,最適解。
廣告主投下資金,尋求曝光效益;這筆資金支持了項目方的永續經營,以及創作者的鼓勵驅動;生態系欣欣向榮,才有底氣吸引更多的廣告主進來投放。形成良性循環,大家都明白的。
■ 你把讀者放哪裡了?
你可能會說,怎麼沒把「讀者」給放進去?
因為多數創作者(在站上發過文)也是讀者,兩者有很大一部分重疊;我不知道「純讀者」(只讀文,不發文)有多少?更何況,還要加上一個條件式,願意課金的「純讀者」有多少?
過去,馬特市的「圍爐」計畫,背後的敘事是:願意課金的「純讀者」夠多,足以支撐起創作者的體量,可惜沒有發展起來,所以我會說這樣的馬特市,只有兩體,沒有三體。
現在,馬特市的「Billboard」計畫有了新的天體(廣告主)介入。
當中的平方募資法(Quadrtic Funding, QF)機制很讚,每個人花一點小錢,「十人各捐 1 元」比「一人捐 10 元」推動資金池(由廣告主提供)分配的力度更為強勁;QF 偏好從資金池撥給「多數人願意支持的文章」多一些,頗有 Gitcoin Grants 的神韻在。
誠如 @阿布拉赫 看到是 CATHAPLAY 的廣告,心中暗想「妥了」。我也認為並衷心企盼,馬特市未來的廣告主可以一個接著一個,妥妥地,撐起這「第三個天體」的體量。
■ 我的 Billboard 經驗
第一次和 Billboard 交互,錢包裡必須有一些 ETH-OP(位在 Optimism 區塊鏈上的以太幣) 才行,感謝馬特市的貼心,為獲得配捐的近 70 名創作者空投了少量 ETH-OP 作為汽費。
萬幸,我在提領(claim)USDT 分潤的時候有截圖,提領完畢後貌似就無法回看以下頁面?我還得復盤呢!希望能有個後台,讓我們可以隨時查詢歷史紀錄。
由於還只是第一期(3 月 22 日 12:30 ~ 4 月 5 日 12:30),樣本數不多,無法歸結出具有啟發性的洞見,我就把有獲得配捐的 4 篇文章落在這兒了(這段期間我寫了 9 篇文章),哈哈!
不負責任的自我感覺是「Web2 和 Web3 的文章都是有讀者青睞的」,打破了「這番 USDT 打賞操作只獨厚 Web3 文章」的刻板印象。
恭喜馬特市迎來三體!Billboard 讓我一「盔」究竟。
🌱 免費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Meta|X|Liker Social|Matters|Medium|vocus 】
合作聯繫:penfarming.writer@gmail.com
🌱 我的教學文與邀請連結
註冊幣安|幣安開戶+實名認證教學。
註冊 Presearch |一舉三得的 search to earn 使用心得。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