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 28] 一點點關於Seidenstraßen(絲路)的釐清
感謝女神@張蘊之 老師的提供,在先前絲路定名那篇,分享了一篇 Please Don’t Say “Maritime Silk Road” 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後,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多專業,但畢竟是研究相關主題並以此為基礎繳交碩論,在這篇文章中,我發現我的理解和作者有點不同,所以再進一步釐清一下關於「絲路」和「海上絲路」這個詞彙。
先來歸納一下這位提倡不要用「海上絲路」這一詞的作者的論點:(概略地翻譯成中文)
- 作者開宗明義認為,「絲路」這個詞是被中國政府使用,透過歷史先例連結(或說合理化)南海的擴張政策(Original: ...[“silk roads”] it’s us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in an attempt to link China’s current expansion into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supposed historical precedents.)
接者作者指出了一些絲路和海上絲路詞彙不合理之處,包含
- 用「海上絲路」這個詞的重要性似乎讓「海上絲路」的重要性低於「絲路」(作者以「炸蕃薯條」來比喻海上絲路的處境,而並用「一般薯條」來比喻絲路。對作者而言,這種加上「海上」這個詞套用在絲路之上,似乎有種將「海上絲路」特殊化且屈居於絲路之下的感覺)
- 作者提到的運載量的部分,的確,透過海運遠比路運多得多。
- 作者指出,海怎麼會有路?只有航線啊!
- 絲綢只是眾多商品中的其中一項。
關於這篇文章,其實在我還沒查清楚絲路一詞的來源時,我也認為這或許是自漢代傳承下來的詞彙。不過後來查清楚後,也瞬間明白為什麼當年課堂上,德國教授會這麼興高采烈地講絲路的部分了!因為最先使用這詞彙的是德國人呀!(關於絲路Seidenstraßen請看這篇)
回歸正題,首先,因為讀歷史經濟系的關係,加上是在德國,所以我們碩一的必修課——歷史經濟的基礎(Foundation)這門課中必須要學每個時代概略的經濟模式/狀態。
當教授講到中世紀時,除了講述歐洲的封建制體經濟外(如特許)也提及了「絲路」這個詞,並且非常概略將之分在14世紀之前(但主要是在9-13世紀,因為14世紀黑死病大爆發嚴重影響經濟發展)。而後來15-18世紀逐步開始發展海運,是以擴充原本路上絲路的意涵,成為海上絲路。
在我學習的過程裡,關於「絲路」和「海上絲路」這兩個詞的意涵是:
連通歐亞兩方的貿易網,而在個貿易網絡間,會有類似領主或是地頭蛇之類的收稅/保護費,並且設有類似商人的集散地(類似商館、商會)。而且不論路上絲路或是海上絲路,絲都僅佔眾多產品中的一小部分。
而由於時間推移,原先的路上貿易模式轉成海運模式,而原先在路上收關稅、保護費的模式也轉成在海洋各處建立了許多沿岸的貿易站,這些因為海運興起而發展的貿易站,甚至部分脫離當地最大的陸地政權享有特殊的權利,形成沿岸的經濟自由區(但當然要繳錢給路上政權)在這種情形下,通過海上建立起貿易網,「挪用」了原先路上絲路的概念,從而增加一個「海上」(Maritime)詞彙,將之作為海洋貿易網的象徵。
就我學到的和理解的,其實「絲路」一直是「貿易網」的代指,甚至是象徵,在這裡並非具有孰輕孰重的概念(i.e. 並不是用了「海上絲路」就等同於炸蕃薯條一般,特殊甚至居居於「絲路」這個詞之下,而是因為時間的關係,路上絲路這個模式漸漸轉到海洋上進行,但由於模式很像,如貿易站、關稅、跨文化的交流等等,所以才「挪用」這個詞。)
不過就如文章裡所說:海上絲路的貨運量遠比路上絲路多多了!這是絕對的!不過這裡多嘴一下,海洋貿易其實不比路上貿易安全,因為就我所讀到的,各東印度公司(i.e. 英國、荷蘭、法國等等)在當時都走向「軍事化商業模式」也就是船長船員各自是將軍與士兵的概念。這部分有一些專門研究「沈船」(shipwreck) 的主題其實就是在講述海戰後的商業損失,而且在這個主題中也有一些英雄故事(比方不棄船救人或是扭轉戰局的故事)
所以綜上所述,首先,絲路一詞其實只是「德國人發明用來代指貿易網」的詞彙,其實跟一般理解是用來擴張這點有些不一樣。
還有另一點在作者文章指出:當時的人根本不叫這些地方為絲路呀!為什麼現在要叫這條路絲路。的確,這也是我過去面對的問題。在面對這種跨時空的議題時,首先要確定就是,這些定名是不是由後人所定的。
什麼意思呢?比方「絲路」這個詞(概念)是在1870s 年才出現,但當時15-18世紀的人絕對不會將之稱為絲路沒錯。這點也在我寫報告時出現,當我們說15世紀是重商主義的時候,當時的人並不會覺得他們重商,他們只是在那樣的環境下過生活,然後越趨往那種生活樣態,但因為後人研究過去的時代,所以最後歸結出一些特點,然後將之命名為重商主義(方便研究吧...)。
此外,在這裡也需提提,其實「絲路」乍看之下,是個隱含擴張意涵的詞,但真的不是。
「絲路」並非一個中國政治性的用詞,甚至是一個有些「歐洲中心論」(Eurocentrism) 的詞彙。其實不論是進行定名的von Richthofen,還是15-17世紀在歐亞來回的歐洲人,都是認為:通過某條路可以獲取什麼故以此命名這條路。所以絲路的概念其實是:「通過這條路可以獲取到某種物品」這樣的概念,而不是因為過往朝貢貿易那種「我的東西可以往哪送」的概念。比方當初荷蘭就將南海劃分出許多「香料之路」,因為透過這些香料之路,荷蘭人可以獲取他們想要的資源。(至於為什麼選絲這項產品,只能問問von Richthofen了)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提倡寫 “Monsoon Marketplace” 這的確很好,但是其實這個詞彙也有一點點籠統。舉例來說,對歐洲開往亞洲的船,通常會在11-12月(冬季,有時也會慢至隔年1月)左右出發,沿著非洲西岸達好望角後,就會依靠部分依靠季風,部分洋流地勁到印度洋,然後開往香料之地,如麻六甲、蘇門答臘等。另外也有一條航線是到達好望角後,直接繞南半球順著洋流殺到澳洲在往北到巴達維亞(這條航線也是荷蘭人發現的,當初17世紀的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對於發現這條「快速航道」他們超嗨,也超自豪。)
此外,其實台灣區的貿易也不一定會依靠季風,雖然依靠季風對他們而言最有利,但是如何在不利的氣候環境下駕駛,也都有被他們記載下來。
這裡又不禁想廢話了,就是關於臺灣區域的航路。
由於最初荷蘭人到達東南亞時期時已經有點晚了,許多重要的貿易點,或是與當地王國打交道都已經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占了先機,因此其實在1610左右開始,荷蘭東印度公司主要是在跟西葡火拼,然後盡可能地想辦法拿到麻六甲、爪哇還有蘇門答臘一帶的劇點(勾心鬥角兼暴力不斷也真的有夠精彩)。
荷蘭人會到台灣,是折衷之計,因為拿不下澳門(輸給葡萄牙)也沒辦法待在澎湖(沈有容諭退紅毛番),所以才輾轉到台灣。當時台灣還沒開發,雖然有大肚王朝,可是在荷蘭人的眼中,他們最初到臺時,是哀嘆自己時運不濟,既沒辦法獲取良港(i.e. 當初登岸是在台南大員[安平區],那裡都是沙洲)還要面對有獵人頭習慣的平埔族。不過隨著時間發展,他們終於漸漸發掘出台灣本土的價值,並且建立了一個以巴達維亞為「亞洲區總部」然後連結台灣和日本的航線模式,並透過這條線獲取了龐大利益。而由於這條航線各停靠點因為距離近,所以有時候是不靠季風的,而是靠動能或是靠洋流,尤其是台灣往日本段。
所以關於這篇文章,Please Don’t Say “Maritime Silk Road” 我覺得其實他剖析得不錯,但是可能如許多人(包括過去的我)一樣,直接就認為絲路是亞洲的觀點,甚至是一個具有中國擴張政治意涵的詞彙,可仔細探究後就會發現其實不是,這是德國人的觀點。
因此我想說的是:「絲路」一詞,是因為 von Richthofen 這位德國地理學家的原因,才用此詞代替了「貿易網」這個詞,但核心觀念其實是非常大歐洲 (Eurocentric) 的,在西方人眼中,他們這樣定名,就是認為「在這條路可以獲取絲等物品」而非過去所認為的朝貢貿易思惟,認為「這裡所產的絲很好所以賣到西方」這樣。或許在明代當時,中國人的確認為歐洲人不怎麼樣,很不文明沒技術也沒禮貌,但其實透過文獻就可以知道歐洲人的學習力超強(之後有機會會分享一下這部分。這也是為什麼他們這麼注重智慧財產權吧,因為知識真的是力量,不過這是後話)他們透過不斷快速學習精進自我才最後才有能力聚積大量世界各地的資源,並在後來各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殖民地,更加鞏固他們的財富和日後發展的能量。(這裡用詞稍有不精準,但只是想說歐洲的自然條件相對亞洲和美洲是相當不利的,不過先這樣吧...)
最後一點是,作者提出也許我們可以使用 “Monsoon Marketplace” 這個詞,我非常喜歡,也覺得它更中立點、減少誤會(比如最大宗的貨物應該是香料)但是若這個詞能加上“ocean current” 這個詞或許會更完整一些(i.e. “Monsoon-ocean-current marketplac
e”)。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