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第四日丨海闊天空

下花山人
·
·
IPFS
·
第四天( 6 月 6 日)什麼歌曲或俚語最能代表你的家鄉?在你的故鄉,有什麼民謠、歌曲,是該處的人才會唱的?又或者有沒有發源於這個地方的俚語,只有擁有共同背景的人,才會聽得懂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想起香港的歌,我只想到「海闊天空」。

香港的廣東歌曾經是華人圈中的集體回憶。

十多年前,當時到廈門旅行住在當地一間民宿。晚上和民宿的老闆客人在海邊聊天,當他們知道我們是從香港來,便很熱情告訴我他們對香港文化的回憶,廣東歌和電影是如何陪著他渡過童年。拿著吉他的老闊,手指動了起來,開始彈起的正是「海闊天空」,還極力要求我們一起唱,當時感受到他對香港是真有感情。唱完後,他繼續請我們一起唱「追」。

幾年後,當我經過大同往蒙古時,借住在一位大同人的家。大叔邀請我和他的朋友吃晚飯,席上互相介紹,得知我是香港人,又馬上熱情的分享他們對香港的回憶,廣東歌、電影、明星也是如廈門那次一樣,滿滿的熱情,還有一樣的情節,唱歌。一班中年男子,在餐館的包廂唱起「海闊天空」,那時香港也正發生雨傘革命。回到大叔的家,他也和我坦白,支持香港人的追求,他的家族也曾受中共逼害,那晚我們交換了家族的被害史。

而來到台灣,還是一直遇很多人,告訴我香港文化對他的影響,還有他們的喜愛。

記憶中從雨傘革命,「海闊天空」成了社運歌曲,之後的集會這首歌不再缺席。

這首歌的故事,是Beyond對香港樂壇失望,決定遠走日本發展,但在日本也飽受挫折,他們以為到了外地便能專注在音樂上,不用再參與如音樂無關的節見,可惜在日本他們同樣要出席與音樂無關的綜藝娛樂節目,令Beyond感到非常無奈,黃家駒因而把這種無奈寫成此曲。
黃家駒也是因出席綜藝娛樂節目才發生意外,「海闊天空」也成了他的遺作。

每個創作都有他自己的生命,想不到這首歌的意義,已超越了語言和音樂,成為一種了信念與力量。如今,無論香港人在哪裡,「海闊天空」還是會一直唱下去。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下花山人人生漫遊者,我自求我道。 自由工作者 - 攝影、導演、故事、文字。 https://www.instagram.com/pokwhk/ https://liker.social/@pokw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第七日|回不去了

七日書第六日|回家的氣味

七日書第五日|離家還是沒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