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無可奈何的犧牲品?談高雄中都戲院
對於中都戲院的關注,一切都要從2011年說起,當時大舞臺戲院遭到破壞,後來被邀請一同執行文化局委託的口述歷史暨老照片史料收集計畫,開啟了我在老戲院研究領域的興趣,隔年出版了《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一書。同時也因為這個案子,深入認識到蕭佛助這號重要的人物,完成了《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蕭佛助的建築物語》著作。
談起高雄早期的建築營造業,不能不提及蕭佛助,1900年出生於澎湖的他,年輕時毅然帶著一身木工技藝及微薄的盤纏,來到高雄闖蕩,爾後進入日人經營的木原組工作,除了製作傢俱,還被指派為營造工程的負責人,開始從小木工跨足到土木建築領域。
1927年蕭佛助獨立創業,自行建屋經營傢俱販售與建築營造,後來成立富田組。由於他的努力與恆心,加上對於建築的天賦,當時不少政府工程皆交由蕭佛助來施作,可見其深受日本人信任與重用。戰後他將富田組改名富華營造廠,並持續發揮影響力,直到1960年代都還是高雄營造界中建設數量最壯觀者,更有「建築專家」之美稱,是高雄澎湖移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蕭佛助是位對城市發展非常有願景的先驅,不似一般業者僅有營建房屋的商業行為,他以以娛樂設施與消費中心做為社區發展的重要觸媒,促進許多新興地帶的成長,陸續興建許多大型戲院,包含大舞臺、華僑、亞洲、西北、東南、興德、中都等戲院,結合大量的店舖住宅(販厝)的建設,快速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
目前蕭佛助除了中山一路、建國四路、七賢三路等地店舖住宅的作品外,唯一僅存的中都戲院是重要的代表案例。中都戲院所在地原為垃圾堆積場,1964年間垃圾場填土掩埋後一旁開闢中都街,當時蕭佛助為了在建立的新社區吸引人潮,規劃結合戲院與市場的複合式建築,於1966年興建完成,雖以放映二輪片為主,但票價便宜打出名號,且白天有市場,晚上有夜市,除了看電影,還可以逛街購物,逐漸帶動起地方熱絡。
從此「中都」盛名取代了原本的「牛車寮」,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該地區的代表地名。
中都戲院量體造型簡潔,三層樓高的建築主體為鋼筋混凝土造,屋頂應為鋼構郝氏桁架(Howe Truss),牆面可見水泥空心磚與紅磚材料的使用,立面飾以垂直束狀的水泥柵板,牆面覆有淺藍色的馬賽克磁磚,騎樓柱身則以綠色及白色馬賽克磁磚相間排列,使柱身具有活潑的視覺感受,是高雄市現存以現代主義風格表現的戲院建築中最佳者。而內部觀影空間使用當時戲院流行的銀幕結合舞台的形式,並設有馬蹄形的看台觀眾席。
隨著時代的變遷,樓上的戲院已於1989年停業,樓下的中都市場則有攤商繼續經營,戲院空間在這十幾年的荒廢下略顯殘破,放映設備以及值錢的金屬構件幾乎都已被不肖人士劫走。不過見證中都聚落發展的戲院對於地方而言意義重大,不僅是社區的重要地標,也乘載地方居民的生活記憶,更有良好的區位,未來若活化再利用,能扮演串連唐榮磚窯廠往南邊鐵道綠園重要文化節點,銜接起中都與三塊厝兩處聚落,可以促進地方再發展。
由於市場攤商的攤位是買賣而來,地主不僅長期不出面維護戲院建築,也不願與攤商進行協調使用權益問題,導致整體環境惡化,過去幾年建築後方陸續有剝落情形發生,樑柱也因為滲水而部分爆裂,所幸攤商自行架設防護設施,並進行多次結構補強。而媒體所述戲院屋頂狀況,僅是天花板裝潢以及屋瓦掉落,原有的鋼構屋架尚未損毀。
但這個珍貴的地方資產卻因為城中城事件效應,而面臨馬上消失的命運。約莫一個禮拜多前(10/23),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馬上祭出一紙公文,要求所有權人自行拆除,否則就由官方強制執行,而使用空間的攤商僅有一週時間處理搬遷問題,但真的有如此十萬火急?
公文內容提及三大技師公會的結論中,從其中一點內容「該建築於沒發生地震時尚無立即危險,但如有地震則有局部坍塌風險」能得知,中都戲院在處理上其實有緩衝的空間,應待地主與攤商完成協調後,才考慮是否動工拆除,而攤商可以先挪至附近安全處先行經營。更有甚者,公文所述「該建物無結構補強經濟價值」並不代表中都戲院完全無法在做補強,也不是只有拆除重建一途,整建不也是可以考量的面相嗎?
可惜在市長雷厲風行的命令下,珍貴的老建築以及無辜的攤商似乎看不到明亮的未來,呼籲這座城市的大家長與相關部門能有更妥善、細緻的處理手法,而非直接粗暴的執行,以免後續衍伸過多的爭議。目前已經有地方文史團體與相關人士進行文化資產的提報,希望在委員評估的過程中有時間妥善記錄戲院空間,更期待能朝全部建築或局部立面保存的方向來努力。
未來的歷史將會記錄下現在的一切。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