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社會期望的成長|關於傷痕
最近開始進入了一個自我探索的與了解自己的過程,在昨日寫完這篇<人生難得的體驗|我被詐騙了>後,今天繼續來將我過去的成長經歷做分享。
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從家裡與校園的社會化教育中,逐漸懂得如何看人臉色與如何做出對發想要的東西問對方想要講的問題,卻也逐漸失去找尋自己方向的能力。
家庭
自己的家庭中排行老二,雖然凡事都由我的哥哥當先鋒去做嘗試,當然失敗的後果與懲罰也由他來承擔,然而看著他被教訓的畫面,卻也讓我自己開始做事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出錯。因為在我父親那一邊的觀念非常傳統,就是你必須成為他想要的樣子,而若是做不到或者做了他們認為無用的事情,就將面臨一陣打罵。
但慶幸的是自己有一位好母親,對我們進行較為開明的教導,包含第一次進入我奶奶從不讓我們進入的廚房做菜與第一次拿自己靠勞力換取的金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在仍是父系社會的傳統台灣價值中,這些行為也只能以輔助的方式進行,而非可以成為我們家庭互動的主流。
而這也造成自己現在仍不敢脫離現有的社會框架與社會期待,也就是有一份穩定工作與不錯薪水,若要換工作也必須先找好下一份工作才能夠說辭職,或者人不能不工作等。而當自己有真的想做的事情時,也只會默默的私下進行而非與家人共同分享討論我想要做的事情。除非在有一定成績後,自己才可能會說出吧。
校園
除了家庭的因素外,台灣學校的填鴨式教育也是我的另一塊傷痕。遙想剛進入學校時,自己總是會提出許多大哉問,像是為何1+1=2而非等於3或4、為何中文課本書寫是直式,但其他課本卻是橫式書寫等等。然而我遇到的老師卻總覺得我的問題不是問題,且最喜歡回覆我的一句話就是他們這樣做有他們的意義,你應該關注的點在XXX。
久而久之我也開始習慣了所謂社會既有框架,不再去探尋這件事為何是這樣,而是開始接受這件事本該就是這樣,像是李白的詩只能由出版社決定的注釋解析來理解,自己閱讀後的理解並不重要,當你寫了自己的解釋你也只會被叫家長,而不會被關注為何你這樣寫。而國中國小的作文更是如此,各種修辭天花亂墜,你寫的內容不一定要多有深度,但是修辭請你用好用滿,修辭的連結流暢與你的分數息息相關。
因此我學會了即使我並不知道這些知識的實際意思與原因,但我只要可以拿到一個好分數家人就會開心,也更容易可以得到同儕與老師們的喜愛與認同。但其實當自己從去年出社會後,才明白工作上是不會有標準答案的,因此你必須去了解這些東西背後的利害關係,否則將每一次都無法達到主管的要求。
今天在看了@喬安納 的創傷的智慧與療癒之路|關於傷痕後,發覺自己也可能是一位高敏人與共感人,在小時候的家庭與學校環境中,透過觀察父母與老師對於我所做行為的反應從而快速感覺到是否在他們的底線容忍範圍內。但同時當母親在為金錢煩惱時,自己也感同身受,因而在當時為了降低他身上的壓力,我放棄繼續當一名好奇寶寶,而開始按部就班的上學,透過好成績獲得獎學金減輕家中負擔。
目前的嘗試
而從去年底開始,馬特市就是我出社會後對自己的第一次嘗試,不再僅滿足一份穩定工作,每天只過著上班下班的生活,而是利用自己的閒暇之餘,透過文字抒發自己的想法。期望可以透過這一點點的改變,逐漸走出成長過程中的傷痕,到某一天可以大聲說出我是一位文字創作者。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