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以及我們對於未知的反應

Nick
·
·
IPFS
·
该图片由<a href="https://pixabay.com/zh/users/andreas160578-2383079/?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amp;utm_medium=referral&amp;utm_campaign=image&amp;utm_content=2138962">andreas160578</a>在<a href="https://pixabay.com/zh/?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amp;utm_medium=referral&amp;utm_campaign=image&amp;utm_content=2138962">Pixabay</a>上发布

今天早上,聽見昨日剛回中國的同事回報她入境的歷程,以及抱怨她如何被安排在集中管理的賓館隔離。雖然知道這大概是必經之路,但還是不免心裡一驚。

想了想,被隔離本身並不讓人恐懼。對我來說,目前的工作跟生活型態就算是被關在家裡20天,恐怕也不太會有特別的不舒服。

令人不舒服的,恐怕是要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以及一個不熟悉的系統下被隔離吧。

想到要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有家歸不得的感覺,就算一直嘴硬的我,也都覺得有點不安。這個不安的成份,有對喪失原有生活架構routine的反應,也有很多對於未知本身的不舒服。

未知

說實話,未知有什麼好令人不安的呢?

生活中原本也不曾缺乏過未知,如果極端點說,我們其實從來就沒有辦法預測未來。所有已知的,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然而,身為人類,我們的確具有想要尋求確定感跟控制感的天性。對於未知,與其說真的害怕結果,還不如說是討厭不確定跟無法控制的感覺。

也許總是要可以抓住些什麼,我們才會覺得稍微安心點吧。

關於模糊跟不確定性的忍受能力,在心理諮商跟教練的實務中,一直是個會被治療師們跟教練們觀察的能力。原因在於,不確定是生命的常態,如果我們缺乏對於模糊不清的忍受能力,很容易就會在焦慮底下做出很多不一定是對生活最好的決定。

该图片由<a href="https://pixabay.com/zh/users/rottonara-596655/?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amp;utm_medium=referral&amp;utm_campaign=image&amp;utm_content=4379171">rottonara</a>在<a href="https://pixabay.com/zh/?utm_source=link-attribution&amp;utm_medium=referral&amp;utm_campaign=image&amp;utm_content=4379171">Pixabay</a>上发布

有些事情可以被確定,有些事情不可以。試圖控制無法控制的事情,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抉擇,或者把這種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蔓延到生活的其他面向。例如,因為不能確定自己能不能贏得比賽,所以乾脆退賽;或者,因為太焦慮未來可能的失敗,因此反而沒有辦法好好地在當下做好該做的準備,最後真的迎來了想像中的失敗。

面對未知的認知歷程

然而,人性就是如此。我們面臨不確定性時,會有一套固定的認知反應。

社會心理學家Arie Kruglanski把這個反應稱為認知閉合的需求(the need of cognitive closure)。簡單來說,我們會對於未知的不舒服而進入以下的認知歷程:
獲取:盡全力地去搜尋可能的資訊。如果一旦發現不可能透過搜尋資訊來獲得確定感,那麼我們就會開始;  
凝固:刻意地不去思考,傾向用有限制的資訊或是直覺來做出判斷。可惜的是,所謂的直覺通常容易落入簡單的認知架構,例如:非黑即白、災難化、代表性思考、可及性思考...等等
除了運用簡單的認知架構來降低認知上的不舒服,我們也會在這樣的認知狀態下,做出一些能夠最大程度降低不舒服的行為。例如:
迴避:逃避在不確定高的情況下行動,或者;
主動選擇壞的結果:直接選擇一個雖然能夠降低不確定性,但是其實較不滿意的結果,例如前面說的,直接退出比賽/辭職/結束關係。

接納帶來更多行動的彈性

不安的感受以及閉鎖的認知歷程,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有問題的一直都不是我們身為人的正常反應,而是我們反應的程度及有效性。

在面對未知,最大的矛盾恐怕是,我們必須要面對不確定的事實,但是也不要讓自己完全被不確定的感受所佔據。

接納現實的不可確定性,接納我們能處理資訊的有限性,也接納自己面對不確定跟未知會產生的種種感受跟反應。在接納之後,我們才會有更大的心理彈性能夠避免因為恐懼而帶來的認知閉鎖,也才能夠避免因為恐懼而做出對生活沒有幫助的行動,或者,避免自己因為恐懼而不行動。

關於接納,很多時候我們在談的是一種態度。當然,我們可以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接納,不過,經過研究,接納是可以有步驟的:

1. 找尋讓你願意接納的理由:
願意接納不舒服的感受跟狀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有什麼對你來說重要的人事物,能夠足以讓你願意去做這一件不容易的事?你願意為了這些重要的人事物,接納到什麼程度?

2. 把注意力放在當下:
身處在不確定性中,注意此刻感受到什麼?從身體的五感開始,注意自己現在可以感受到的身體感受。如果願意,也可以注意到內心正在產生的各種活動。但是必須注意時時刻刻地回來檢查一下自己身體的感受,否則很容易會完全進入心思的世界。

3. 不需要主動「接納」它,只需要確認它的存在: 
試著用一個報導者的角度來忠實地描述此刻的身體感受及內心活動,盡量用「特質」而非用「評價」的語言來描述,也先不要去想該怎麼做。例如:「我正注意到,此刻我的肩膀感覺有點緊繃的感受」而不是「我感覺壓力很大」;「我正注意到,此刻我的內心正在產生一些排斥這種緊繃的感覺」而不是「這種壓力大的感覺很討厭」。

4. 行動化:
在完整的報導完之後,如果可以,直覺地寫下三個在短期內(例如今天)你可以先採取的行動方向,不管是實際的作為,或者是只是給自己的一個提醒。

---

如果對於認知閉合有進一步興趣,可以參考這裡
如果對於接納有進一步興趣,可以參考這裡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