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定學科最重要?社會科學的英國研究所申請分享(上)
👣 若你正在探索研究所學科,希望與人聊聊、協助你梳理出個頭緒,歡迎預約線上一對一對話
去年大概是這個時間正在準備英國研究所的申請,現在也已經完成一年的學業。
我讀的是曼徹斯特大學的政治經濟學(MA Political Ec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當初因為非常想唸這門學科所以幾乎是申請上了就決定去讀,而整個申請過程中最難熬的過程並非申請文件的準備,而是要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選擇哪個學科來繼續研讀,讓我多個夜晚失眠到天亮。
我覺得要從眾多的社會科學學科裡選定一門學科很需要深度自我探索,選擇自己真心想鑽研且聚焦的議題,以及想從什麼觀點、方法來切入,希望獲得最核心的結果為何。
我也曾與留學諮詢聯繫過、但幾乎是一通電話後我就決定自己研究。
相較於商學或其他顯學,社會科學的各學校各科系沒有那麼多清楚明確的網路資訊分享,但經歷過此自我探索過程,至少對我而言確認了自己的申請動機甚至是論文主題,對於申請文件的撰寫甚至是整個留學經歷的目標也都能更清楚掌握。
我想分享我從探索研究主題、學校科系、到最後申請的經驗,先聲明這不是個適用所有想留學的人的標準申請過程,網路上有非常多很專業且實務的申請分享了,這篇分享的更著重在選定學科的探索過程,包含反覆靈魂拷問的自我問答問題,希望能給予正在探索的朋友一些啟發。
因為我當時申請過程獲得許多朋友無私幫助,我也想協助正在申請或考慮申請研究所的朋友,若你在選擇科系上不知從何下手、或是希望有人能協助你梳理想法做出決定,可以和我預約線上一對一對話。
考量時間上的限制目前先開放5個免費名額,會以考慮申請英國的社會科學研究所為優先,但若是想申請其他研究所、同樣在迷惘的過程也歡迎預約,我會評估現階段你需要的對話是不是我能夠幫上忙的。
👣研究所申請_自我探索&學科選擇 線上一對一對話 預約表單 請點此
第一階段:自問為什麼現階段想去國外唸研究所
決定出國讀書以前,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三年工作。雖然畢業前早已想著工作後三年要再出國讀書,但出國讀書本身代表著放棄已經耕耘多年的工作崗位、同時間不僅要燒光積蓄還要貸款,因此在當時的我需要更充足的動機協助我下定決定。
幾個幫助我釐清動機的自我對話問題:
為什麼要再唸研究所?我想要再學習的是什麼?
這些想要再鑽研的知識或能力是工作無法帶給你的嗎?
為什麼不選國內研究所而要去國外?
申請研究所動機的自我問答分享:建構理解體制結構之間關係的能力與觀點
當時的我工作上接觸多元的社會議題、以及各式各樣主打著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在如此繁雜的訴求中我想要建立自己一套解讀方法,也就是在一片舉著永續發展旗幟的解方裡,怎麼去理解其與資本主義或現存體制結構之間的關係,如何評估其所促進的是不平等的消弭或加劇。
我發現我想要離得遠一點、從更宏觀的角度去解構,形成自身看待這些事物背後複雜交織因素的切入角度與觀點,而這是我深陷在工作中時難以去建構的能力,也因此選擇去唸社會科學的研究所。
至於為何選擇國外研究所,則與我想要再鑽研的領域有關,留待第三階段分享。
第二階段:自問想要投入的社會議題、以及想要切入的角度(研究方向或實務投入)為何
第一階段釐清出國讀書的動機後,第二階段是探索想要再進修的範疇。
以我自身經歷為例,我想要投入的領域是經濟層面的不平等,但光是其所牽涉的議題就非常廣泛,包含財富、收入、工作機會等不平等;想要切入的角度也非常多元,亦即我想要帶著什麼樣的視角(lens)探究,例如性別、種族、階級等;以及想要獲得的最核心結果是什麼方向,了解不平等造成的成因、改變的理論方法、全球創新案例等。
每一個變數都有可能會影響最終要選擇的科系,包含大方向上想要學習的社會科學領域(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發展研究等),或是學習跨領域的方法、從鎖定議題的角度出發(貧窮、貧富差距、非正式經濟等),或是想要培養的能力(理論對話、案例討論、政策分析等);
它也會影響你是想要以探索學科內容還是學習研究方法為重,前者可以選擇 postgraduate taught programme,後者是 postgraduate research programme 可以接著申請PhD。
協助我聚焦研究領域與學科的自我對話問題:
我想要再鑽研或學習的是什麼?是什麼主題或社會議題?
我想要切入的角度為何?涉及什麼學科或方法論?
學習以後,我想要獲得最核心的結果為何?我有什麼理念或現實上的訴求?
自我問答的初步想法分享:從經濟不平等,聚焦到資源分配的權力關係
我大學讀的科系是經濟學,因為本身對於這個學科的認同度不高,所以沒有想再繼續進修,但在不平等的領域裡我特別關注的是經濟層面,尤其是權力關係之於資源分配的影響,因這是我認為影響經濟不平等很關鍵的原因,同時有機會透過賦權(empowerment)來改變的現況,
這也回答了我想獲得的最核心結果,我認為已經有非常多前輩投入於瞭解經濟不平等的成因,而我也不是對於學術研究非常痴迷的人,除了能夠學習解構不平等,我更希望可以探索如何改變現有體制、同時間是依靠社會(草根)的力量,個體或社區如何在經濟體系裡獲得更多權力來提升對於經濟的掌控程度、進而促進經濟層面的平等。
無法聚焦怎麼辦?透過資料蒐集與訪談來擴大視野
當時的我已經理解到,「經濟民主」這個概念能說明我想要研究領域(這邊先不仔細介紹,之後會再獨立一篇分享!)
但這樣的概念,仍很廣泛且跨領域,我需要聚焦出一門社會科學的學科,這同時也是前面第二階段問題的第二題「我想要切入的方法為何」。
我在最後選擇政治經濟學以前,做了以下的努力:
聚焦後的主題,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名詞與其關聯的名詞來解釋?若覺得自己還不夠聚焦,可以找書、文章、甚至文獻來讀,幫助你先打開眼界。
從聚焦後的主題,找到做相關研究的學者,了解他們的學術背景,若有在大學任教是隸屬於哪個科系或學院,或是找智庫等研究單位、觀察其研究人員的教育背景
除了找資料以外,也可以直接找相關學者或從業者聊聊,協助解答疑惑。若身邊沒有合適的人選,可請親朋好友幫忙牽線或是從 LinkedIn 或其他平台聯繫相關背景的人
這三者我覺得是相輔相成、同時間反覆嘗試的過程。
很多知識是你不先了解某個可觸及的知識以前不會知道的,所以在聚焦以前,探索能幫助你擴大視野。
透過擴大視野與聚焦思索的反覆過程,歸納出的假設「政治經濟學」
當時我從《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裡了解各種實踐經濟民主的方法後,上網找了裡面提到的智庫,發現大多數都是經濟學或是政治經濟學的背景;也透過朋友引薦與在做經濟不平等相關的社會學教授聊聊,瞭解從社會學切入的可能性;另外,在提升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條件上涉及發展研究,我讀了一位網友分享在荷蘭讀發展研究的文章後,也主動透過 LinkedIn 約碰面聊聊。
在蒐集資料與訪談以後,我又能再得到新的線索幫助我探索,而後得到一個假設:「政治經濟學」。
因為分享的內容很多,最後一個階段「探索學校與科系,為假設做進一步的驗證」請參考下篇《選定學科最重要?社會科學的英國研究所申請分享(下)》
📩 歡迎按讚或留言或私訊分享你的想法(聯絡管道在自我介紹)~
若在探索學科上希望能與人聊聊,歡迎找我對話~
研究所申請_自我探索&學科選擇 線上一對一對話 預約表單 請點此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