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Talk筆記:沒有天生的壞脾氣

ClareHuang
·
·
IPFS
·

(此文寫於2019年5月23日,原載於本人 Medium 網誌

前陣子聽了 Dr. Barrett 在 TED 上的演講《You aren’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Your brain creates it》(《你並非受情緒擺佈。情緒是你大腦創造的》),覺得那簡直是對暴躁一族的福音 — — Dr. Barrett提到,已有數百篇關於大腦的研究一致指出,情緒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學習」得來的,即是你也可以透過「學習」去改變你對某些特定事情的情緒反應。

Dr. Barrett 在 TED 上的演講《You aren’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our brain creates it》

那情緒到底是什麼呢?Dr. Barrett指出,冷靜、激動、 興奮、舒服、辛苦等等,是來自你生理狀況的「感受」(feelings) 而非「情緒」(emotions)。這些「感受」是與生俱來的。嬰兒一出生就已經會因肚餓、生病而感到不舒服。而「情緒」,如開心、憂傷、焦慮、憤怒等等,其實是大腦面對當下的情況所作的「猜測」(predictions)。例如病人在醫院等待驗身報告時憂心,或者考試曾不及格的學生有考試焦慮,都是大腦根據過往經驗,「猜測」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所造成的。

Dr. Barrett 笑言,那些科技巨頭 (e.g. Google, Facebook) 大灑資金去建立情緒偵測系統,實際上是問錯問題了,因為生理反應(感受)並沒有內在固有的情緒意義。看見一個人在哭泣,不知來龍去脈的話,你根本難以分辦那人是因為感動還是因為傷心、痛苦而哭泣;光是偵測到一個人心跳加速,你哪知道這是焦慮抑或期待的反應?兩種情緒,都會讓身體嚴陣以待,進入戒備狀態。

不同的情緒可以有同樣的表徵,不同的表徵也未必源於不同的情緒。Dr. Barrett 在演講開端舉了個例:2013 年波士頓馬拉松的放炸彈的 Dzhokhar Tsarnaev 被陪審團判死刑(而非終生監禁),因為他們見犯人面無表情,覺得他亳無悔意,但其實面無表情亦可是泰然接受自己被擒審判的表現(她說這是車臣的文化),並不一定是亳無悔意,只是陪審團把自己的情緒反應投射在犯人身上,於是得出了如此的結論。

知道這些心理研究結果後,我們可以如何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呢?Dr. Barrett 提議,當我們感到難受的時候,例如週一起床感到異常悲慘時,與其焦慮地數算著當天要完成的事,不妨冷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否睡不夠、太累、身體不適(感覺)才感到悲慘?若是這樣,我並非因為生活一團糟而感到悲慘,我純粹是身體不舒服而已。

當然,Dr. Barrett 也說,並非所有情緒反應都可以歸因於身體狀況。她只是指出一個洞悉情緒源頭的事例,教我們如何不讓負面情緒擴大。更多時候,是我們習慣了以既有角度去看同一類事情,才會使大腦愈來愈「擅長」對那些事情作出負面猜測,產生不良的情緒(例如暴躁)。

想起來,我也有好些透過轉念控制情緒的經驗,例如之前曾提過在美國被接線生嫌說話帶口音的事件;還有一次,我跟朋友到大型體育館看球賽,進場被檢查行裝時,保安硬要我們把一些物品丟掉,才允許我們進場。然而進場後,我們發現那些物品其實是可以帶入場的。我禁不住想,保安是否見我們都是外地人,故意刁難?憤怒之際,朋友冷笑了一聲:「這種人就是要透過對別人施展權力,才能得到優越感吧。」當我的注意力由自身(身為外地人)轉移到對方身上,想像他平時如何過日子,要是真的如我朋友所說,那他還滿可憐的 — — 對現況背後的故事作出另一種「猜測」時,怒火頓時消退。

又有一次,另一個朋友向我訴說,她在網上結識的不少交往對象,總是頻繁地約會她一段時間後,就忽然「神隱」(失蹤)。她對於這些 players 歡樂過後就「閃人」(離開)的行徑感到憤怒。我問她:「你享受和那些人在一起的時間嗎?」她說,當然啊,不然怎麼會為他們忽然離去感到驚訝又憤怒?「那… … 似乎佔了便宜的,是你吧?😅 要是他們也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時間,應該交往下去才是,怎麼會『神隱』呢?」她愣了一下,忽然忍俊不禁:「原來那麼勉強他們嗎?我都沒察覺到呢。忽然覺得他們很慘,哈哈哈。」

(給會聽廣東話的朋友:追女不遂囤積過量負面情緒的轉念材料,推介熊仔頭【我在香港當兵的日子】(上)(下)。睇到最後,真係華麗轉念啊!!)

這種在負面情緒浮現時「轉念」的功夫,要怎樣煉成,我依然在摸索中。但我想,其中一個必要條件是:你「有貨」(有足夠材料)設想不同的情景,才能瞬間轉念吧?要是終日困在回音室 (echo chamber) 裡,只跟思路相近、對於同一事件會作出跟你同一反應的人交流,哪能得到轉念的新構思?我想,平時多關心周圍的朋友,多了解別人的經歷與難處;聽到有爭議性的事情時,習慣先了解全貌、延後批判,拓展大腦「猜測」的可能性,控制情緒也就變得較易了。

註:筆者知道此文的建議只適用一般的情緒起伏。長期處於低谷的情緒病患者,不是這樣想一想就能轉念,得尋求專業協助。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ClareHuang現居美國的香港人 | Data Scientist | Climate Scientist | Musician | Writer | 想為曾經存在過的留下一點痕跡。
  • Author
  • More

對於讚賞公民2.0的疑慮

我的第一次:室內攀岩

電影【秒速五厘米】觀後感